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眼看春耕,我家正愁,這疫情耽誤的家裡一兩個月沒有收入了,想掙錢乾著急使不上勁兒啊,這回生活和孩子學費有著落了,太謝謝你們,我家有難你們就來,比親人還親……”接過興安盟檢察分院“大治理司法救助長效機制對接精準扶貧鄉村經濟振興”的第一筆收益金,老陳的家人激動得反覆唸叨著“及時雨,及時雨啊”。


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實地調研

走訪合作社

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3月的北方乍暖還寒,春耕在即卻遇疫情當前,興安盟檢察機關的幹警們想到,去年司法救助雙向延伸大治理中那些因案致貧的家庭剛剛走出陰影,又要面臨這前所未有的危機,心中不覺惦念。為此,幹警們立即聯繫大治理聯繫單位——科右中旗新佳木政府、科右中旗扶貧辦及司法救助金所對接的鄉村經濟振興產業合作社,將司法救助金所產生的第一筆長效收益及時送到了因案致貧的家庭手中。


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多年前的一場車禍讓村子裡原本富裕的老陳一家跌落成“建檔立卡戶”,經過興安盟檢察分院雙向延伸大治理機制對接脫貧攻堅一系列精細化救助,老陳一家從脫貧工作中的“老大難”成為了率先達到脫貧標準的“排頭兵”。但檢察干警知道,老陳這樣因案致貧的家庭得到相關政策的扶持後,更需要一份持續性的保障,如何讓有限的司法救助金產生永續的持續性效能,成了大家心中的一份“執念”。最終,經過與扶貧部門的對接和洽談後,興安盟檢察機關確立了司法救助對接脫貧攻堅的精細化救助體系,在保證本金不流失的前提下,將這些因案致貧家庭收到的司法救助金中的一部分投入到當地鄉村振興合作社項目中,並於每年3月春耕、9月秋收等重要時節返利,產生持續性效能。老陳一家此時收到的正是此效能中產生的第一筆分紅(上半年)2400元。


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同樣,沐浴這場司法救助對接脫貧攻堅“及時雨”的還有包老夫婦一家。包老夫婦的兒子包某在多年前因交通肇事案去世,包某的妻子也因此改嫁,家中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由年邁多病的包老夫婦艱難撫養。曾經因案子多年未偵破,飽受老來喪子之痛的包老夫婦不但沒有得到任何賠償,勞動能力日漸消退的他們更面臨著不知還能撫養孩子多久的擔憂。如今,經過司法救助雙向延伸大治理一系列精細化救助後,包老夫婦一家人的臉上又有了久違的笑容。得知幹警此次前來是為送去年司法救助金投入合作社項目的“盈利”分紅時,這位蒙古族老額吉的情緒有些激動,用蒙古語不斷說著“感謝你們,感謝長生天的保佑,孩子們的學費有著落了……太謝謝了。”細心的檢察干警發現,包老夫婦家曾經冰冷的炕頭如今正燒得火熱,老人家的孫子孫女腰桿筆直地坐在炕頭寫著作業,看著這一幕,幹警們心底多了一份放心。

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溫情丨檢察機關的這場“及時雨” 解了因案致貧家庭的燃眉之急


“想百姓不曾想,念百姓心之念”,正是這份細心的關懷,讓疫情當前、春耕在即的貧困家庭避開了疫情期返貧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