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曾侯乙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但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發掘的曾侯乙墓卻讓世界震驚。這座下葬年代為公元前432年,距發掘時已2410年的古墓不僅出土了現在被譽為稀世珍寶,迄今為止發現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還出土了青銅器、車馬兵器、樂器、金玉器、漆器、竹簡等上萬件珍貴文物,在震驚世界的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歷史。今天,讓我們走進位於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墓展廳,領略這位戰國時期諸侯王的藝術造詣。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湖北省博物館是中國著名的省級博物館之一,而館藏最有名的文物,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套舉世罕見的青銅編鐘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曾侯乙墓位於主樓的入口處,是大部分人第一個參觀的展廳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曾侯乙墓出土時的模型,可以看到墓裡面擺滿了各種禮樂器,由於大量禮樂器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為他親自督造,說明他是一位具有多方面的才華和較高藝術鑑賞力的墓主人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這是墓主人曾侯乙的內棺,彩繪有門窗及守衛的神獸武士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這幅表格顯示的是這位諸侯王的陪葬人員,全部為女性,年紀大的26歲左右,小的才13歲左右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墓裡面最多的應該就是青銅器了,2000多年前的青銅器不僅保存完好,而且數量巨大,工藝精湛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這個叫做“銅尊盤”,酒器,有“曾侯乙作持用終”七字銘文,這也是確定墓主人的主要依據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極盡奢華而繁瑣的花紋也象徵著周朝禮制的繁複和嚴格,同時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制造青銅器的精湛工藝和對藝術的追求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銅聯禁大壺,也是酒器,國寶級文物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銅鑑缶,酒器,也是國寶級文物,缶內盛酒, 鑑 與缶之間的空隙盛冰,冰凍可保持酒的清醇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巨大的銅尊,相對來講還比較樸素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有大鼎、小鼎,還有勺子,除了日常使用,青銅器也是祭祀場合的主角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青銅器在戰國早期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除了形式各異,令人膛目結舌的青銅器,墓裡面還有眾多珍寶,這是彩漆木雕梅花鹿,頭上插的可是真的鹿角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而這件彩漆木雕鴛鴦盒既是一件可作實用的器具,更是一件精巧的藝術品,出自西室陪葬棺,應是其中一位陪葬女的心愛之物,可以想象,2400多年前,年輕的女孩得知自己將被殉葬時,唯一的要求就是帶上自己心愛的鴛鴦盒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還有那些2000多年前的玉璧,這些玉璧與“完璧歸趙”那塊著名的“和氏璧”所處的時期差不多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除了青銅器、漆器、玉器等,還上不了金器,這是喝酒用的金盃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這是吃飯用的金盞和鏤空金漏匕,也是國寶級文物,中國已出土先秦金器中最重的一件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作為一方諸侯王,當然少不了兵馬器,陪伴曾侯乙沉睡2000多年的還有大量的青銅兵器,這批戰馬已經只剩下鞍勒等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當然除了軍事和禮制,曾侯乙可能更是一個音樂愛好者,這是彩漆瑟,有個成語叫做“琴瑟和好”,也就是指的這個瑟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曾侯乙編磬,又是國寶級的文物,磬架是由青銅製的龍首、鶴身怪獸等構成,而磬塊由石灰石或大理石磨製而成,共32具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看完這麼多國寶級的文物,現在我們不能不來看看這件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這套編鐘也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時,編鐘出土時,所有在場的人都被這座精美絕倫的青銅鑄器驚呆了:歷經二千四百多年,重達2567公斤的65個大小編鐘整整齊齊地掛在木質鍾架上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從外觀上來看,這絕對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從音域上講,戰國的青銅編鐘不遜於現代鋼琴,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八度,只比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作為一件精美藝術品,曾侯乙編鐘精湛而繁美的紋飾讓人流連忘返

戰國曾侯乙墓的稀世國寶

除了外觀,更重要的是這件2000多年前的樂器居然還能演奏,發出猶如天籟般的聲音

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重新向世人發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絕響;1984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週年,省博物館演奏人員被特批隨編鐘進京,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為各國駐華大使演奏了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創作曲目《楚殤》以及《歡樂頌》等中外名曲。 1997年,著名音樂人譚盾為慶祝香港迴歸創作大型交響樂《天·地·人》時,由國家特批再次敲響了編鐘。曾侯乙編鐘還作為中國文化使者,涉足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佔世界人口約十分之一的人通過各種方式領略了編鐘的神采,甚至還衍生出一個詞叫做“編鐘外交”。

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56號,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免費領票參觀,但節假日領票肯定要排隊,不過只衝著這件國寶就非常值得一去了,更何況裡面還有更多稀世珍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