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了快一個月,休息了幾天,鍛鍊怎麼感覺很疲憊,該怎麼辦?

不忘初心只因有你1


問題一:針對你目前的情況來說,過於精細

第一天中,胸部計劃用了三次飛鳥;

並且用飛鳥與臥推來進行了交替訓練;

第二天中,以肱三頭肌為主的臂屈伸用了3組,以肱二頭肌為主的彎舉又用了3組;

而在大肌群背部的訓練計劃中,動作反倒不多,並且複合動作只有二個;

第三天中,腿、肩、腹;

涉及的特別全面,甚至還包括了小腿;

真正的腿部訓練還沒有肩部和小腹的訓練動作多;

你的計劃給人的感覺是:你恨不得把所有的你覺得好用的動作、或者從別處看來的好用的動作全都用到自己的計劃中。

問題二:複合動作相對過少、肌群訓練漫無目的

雖然在你的計劃中仍然有基礎的臥推、划船、深蹲,但是出現頻率更高的是飛鳥、單臂;


正是因為你把所有的大、小肌群都訓練到了,以及動作的組數都過於繁瑣,所以並不確定你到底在以哪部分肌群為主,什麼都想練到,反而難以出來效果。

問題三:量、太、多

每一個部位都有3-4個動作,每個動作都做到了力竭、肌肉分化很精細,這些關鍵點分開看一點不合理的地方也沒有,但是綜合起來看、並且結合你自身的情況來看,問題就很明顯:訓練過量。

鍛鍊前,先理性看待自己的身體情況

健身的分化訓練是常規訓練方法的一種,但是你把小肌群看得比大肌群還要重要,出現的頻率過高。

剛接觸一個月,對於很多新人來講,就連基礎的肌肉發力都很難感受到,特別是背部和胸部的肌肉發力感,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肌肉長年沒有受到過訓練,自然掌握不好它在各動作中的發力情史;

並且你在身體還沒有任何訓練痕跡的情況下,不需要這麼多小肌群的訓練,甚至不需要加入小肌群的訓練。

改善

  • 1、揀重點——目前你的重點就是大肌群,胸/背/腿/肩以及少量的核心訓練,其它的二頭、三頭、小腿、腹肌不用這麼早著急練。

因為小肌群你訓練頻率再高,由於它是涉及到的肌群很少,訓練效果不會太好;但是大肌群就不一樣了,像背部和腿部這樣的大肌群,在訓練中又會利用到多少小肌群,這對於全身的效果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 2、複合動作為主——比如飛鳥這樣的動作相對更有孤立性,相比較臥推的話肯定沒有後者涉及到的關節多,背部和腿部都同理;單關節運動當然也要有,但是不要佔大比重或者一半一半的比重,在一個部位的訓練中,1-2個就足夠了,在前期是這樣,中期你再逐步加。


要點:最困難的動作要最先練(熱身組除外)
  • 3、關於腹部——其實初期腹肌訓練並不建議,因為你在其它複合動作中會訓練到這一部分,但是考慮到腹部訓練可以加強核心力量,並且佔用的訓練時間較少、恢復較快,所以可以適量加一些。

但是不需要像其它部位那樣,腹部訓練的比重很小,在當天的訓練計劃之後,多增加2-3個腹部動作就可以了,如果肌肉耐力受限,可以減量。

畢竟你還沒有把肩練寬、也沒有把背練厚、臀部也沒有翹起來,這麼執著於腹部效果也不會很好。

  • 4、控制量、不連休——也就是你把當天的訓練量把控得合理一些,不要過量、不要讓肌肉過於疲勞,因為在肌力弱、訓練少的情況下,肌肉恢復需要更加長的時間,這很影響接下來的鍛鍊,你可以減到一天1-2個部位,每個部位3組動作。

因為你目前募集肌纖維能力有限,要給身體時間才行,不是你主觀意念能控制得了的;

最重要的一點,最好不要用超級組,也儘量不要用兩個動作交替著進行的方式,這對於刺激肌纖維是很好的方式,但是目前或許不太適合你。

  • 5、休息、飲食——肌肉在休息和飲食中才會得以恢復、生長,所以除了合理的鍛鍊後,充足的休息是必須的,但是不要連著進行休息,你可以隔一天訓練一次,也可以練2休一,但是不是連休。

最後,飲食對肌肉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這也是恢復耐力的重要點,蛋白質、碳水都要足夠的攝入,不過碳水要以中GI值為主,因為少碳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過量的碳水或者高碳又容易導致發胖。增肌比減脂要複雜困難許多,剛接觸的基礎一定要打牢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