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確不是讀書的材料時,你是失望地放棄,還是包容地接受?

牧心伴你成長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也是一名寶媽。歡迎和我交流親子教育話題。

望子成龍的心理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有,作為一名寶媽,我曾思考過,如果我的孩子不管怎麼努力就是成績差,我會怎麼辦?能接受嗎?

目前我思考的結果是能夠接受。

出於這麼幾點原因:

第一:孩子不是讀書的材料不代表他不聰明。

我給不少孩子做過韋氏兒童智力測驗,這是一個很權威的測驗。發現,其實聰不聰明和學習成績並沒有直接關係。有的孩子測出來結果非常好,但他在學業上表現一般。所以不是讀書的材料不代表他不聰明,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我們要放棄一個聰明的孩子呢?


第二: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優點和弱勢。作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

有的孩子擅長讀書,有的孩子擅長手工,有的孩子擅長觀察,有的孩子擅長機械。成績不好不代表一無是處。如果孩子確實不是讀書的材料,家長千萬不能放棄。成績不好,孩子心裡也不好受,家長的嫌棄會讓孩子遭受2次打擊。


第三:學習有很多種方式,讀書只是其中的一種。

當我們決定撫養孩子,就要對他負責。給他提供學習機會,讓他學習各種技能是父母的職責之一。而學習的方式有很多,讀書只是其中的一種。不能因為一種方式行不通就徹底否定孩子。

當我們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放棄。這種選擇本身也是對孩子言傳身教的一種教育。

為人父母是一門學問,頑童家庭教育和你一路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