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給孩子報興趣班或者補習班,什麼最重要?

MinRinDa-


大家覺得給孩子報興趣班或者補習班,什麼最重要?

我覺得是: “孩子願意在這個班裡學下去”,最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舉自己和朋友的幾個例子吧。

★對於興趣班

1.我曾經給女兒報過鋼琴班、陶藝班、畫畫班、武術班。

而女兒對鋼琴班和武術班是非常牴觸的,在幼兒園鋼琴班上課的時候,她甚至鑽進桌底下死活不肯出來。

而武術班是她小學裡面設置的興趣課程,當時報是想讓她多一點鍛鍊的時間,強身健體。但是在第二學期報的時候,老師讓她自己去選擇,她就沒有再選擇武術班。

後來我想了一下鋼琴班還有武術班都是我們作為家長要求她報的,但是他對兩個班都沒有任何的興趣,而且也不願意繼續學下去。

我們跟她溝通過,發現她很牴觸。她那種牴觸的情緒,如果我們繼續讓她學下去的話,即便她坐在教室裡,她的心都不在這門興趣上。當然是收效勝微的。這就變得好像就是我們家長的一廂情願了。

她不開心不願意學,而我們又憋心,何苦呢?

但是畫畫班和陶藝班就不同了,她非常的有興趣,而且願意堅持下去。從5歲直到現在小學6年級從來沒有間斷過,而且還獲得了不少權威的獎項。她說她要成為畫家,要成為藝術家。

2.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女兒小的時候就希望她有一項興趣愛好,並學有所成。但她當時不知道女兒的興趣和特長在哪,所以也給女兒報過幾個班。

他私底下跟我說,女兒上舞蹈班的時候,那隻手像稻草人一樣,要力度沒力度,要柔軟沒柔軟。女兒都在應付著學。在畫畫班的時候,她真看不出女兒畫的是什麼,孩子也表現得毫無興趣。

後來她帶著女兒去試上了3節鋼琴大班課,老師便提議她女兒去上1對2或3。老師說他的孩子很有天分,而他的女兒一上鋼琴課就像著了魔,非常的願意去學。

至今她女兒也一直在上課學習,而且還入選青少年管絃樂隊。到香港,日本,澳門等地演出。

★對於補習班

我女兒報過某機構的英語補習班。第一個學期之後,在沒有跟她溝通的情況下,給她又續了下個學期。

誰知道下個學期開課的那一天,她死活不肯進教室,當時令我非常的尷尬。

我一再跟他溝通,他都不願意再去了。我就把補習班的費用退了。

後來,我覺得不應該放棄英語的課外學習,便幫助她報了一個線上的課程。誰知道她非常的有興趣,而且還很認真學,也願意繼續學下去。

這個線上的課程,根據她的水平和年齡段,都有一直在學。

所以說,學習有很多渠道,適合她的,願意學下去的,才是最好的。





言心專欄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算自己總結出的經驗,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堅持!就興趣班而言,一定“勢力”眼;孩子小的時候她並不知道她會什麼,但父母應該考慮長遠點。

我孩子的興趣班當時我就沒考慮長遠,只想著孩子有個興趣愛好;選擇了民舞和古箏。我當時考慮的是,民舞練身體,我和孩子她爸爸都不算高,希望她能長高點,知道民舞不容易堅持,想的是,她如果不願意練就停;因為民舞可能半年不練下腰這些就沒辦法下了;還有一點,民舞藝校對孩子身材要求是非常高的,走上這條路,你就要努力去保持身材;我不想孩子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就沒把這項作為堅持對象。希望是古箏一直堅持下去,能對升學有幫助,我們當時考慮成績如果差了麼十多二十來分,可以走特長生路線進好學校;但現實是,現在大多的好學校古箏都不算特長 高中、大學都不算;考藝術類是可以的。建議你的規劃去查看當地學校的具體情況;具我瞭解到的,民舞是哪個學校都算特長,因為這個真的要幼兒學,然後要吃苦,我家開始練下腰的時候脊椎關節部位都是青紫的,在教室老師踩胯的時候好多小朋友都哭了,是真心痛。鋼琴,拉丁,架子鼓,古箏,街舞在我們這個地方都不算特長,也許每年都在變,儘量選擇不變的去學吧

當然,肯定也有不同意見說,孩子喜歡最重要,這個確實重要,後期能否堅持看孩子的喜歡成度;所以我建議孩子的興趣班,要早,只要合適的年齡了,就去學;太小的孩子他可以什麼都喜歡,也可以什麼都不喜歡,大人引導很重要;或者孩子在某方面真的天賦導於常人;還有一個情況,不是孩子不堅持,而是家長堅持不下去。加油吧上興趣孩子,家長!😊

再說補習班,查缺補漏是有必要的;語數外,這三科是必須跟上的,不行的就應該找原因修正;其他課目,在高中的時候,看你是選擇文科還是理科;目前的高考,其他是選擇的,怎麼樣去選擇呢,大多都困惑;也具我瞭解或者理解,其他選什麼,要看孩子想去什麼學樣;或許以前我們都是等分數出來,再考慮學校,但目前最好是反推,找到你想要去的學校,大數據會告訴你這個學校,什麼科目容易上,什麼科目考的人多;每個學校情況不一樣,不是容易考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最容易考的,那勢必參與的人就多,除非你保證這科是你最強項;難的科目也不一定就考不上,因為難,所以參與的人就少;或者你重點努力,你只要保證在中間,沒準就成了😜目前一到高中,家長就可以和孩子商量想去的學校,去了解學校的情況,如果自己不好了解,現在做規劃機構可以幫到你的。反推下你的人生,收穫也許不一樣的

每個階段,須求不一樣;瞭解孩子,瞭解須求吧!

希望可以幫到你。我這是大白話,可能邏輯差點,但應該能看懂[害羞]


刺蝟榴蓮99


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興趣班一定要報的,而且要從小掊養,我的孩子我就有此打算,我自己就是那種什麼興趣愛好都沒有的人,生活單調有泛味,我不希望孩子也這樣,我覺得人需要有個愛好,我就想給孩報個繪畫班,這不僅是個愛好,也是自身充滿自信,至於補習班,我認為可有可無,那些孩子不想學的,也有可能自身沒有天賦,就那數學來說吧,有些孩子儘管再怎麼努力,他就是不行,我從這裡過來的,我深有體會,自己吃過的苦頭,就不要讓孩子在吃一次了,人生已經夠苦了,何必逼著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不擅長的嘛,錢花了不說,還自找痛苦,還不如讓孩子學他喜歡的,讓他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做到極致。


局外人西子


堅持最重要,要想在一個領域裡有所成就,大家都知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

我家寶寶六歲了,學習英語馬上就三年了,現在閱讀水平應該不差於美國同年級的孩子,要說他開始有多大興趣,是不可能的,三歲多的他,在上課的時候蹦蹦跳跳,學習對於他就說玩耍

後來他英語越來越好, 隨時隨地講英語,然後很多人都會給他鼓勵,得到了這樣正向的鼓勵,他獲得了更多的興趣,於是就成了良性循環

給孩子報興趣班,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講,一定是覺得有趣且對他未來發展有幫助的,現在的興趣班,也不在像以前,充滿了趣味,我覺得經濟允許,應該很多孩子都願意去報

所以,最重要的是選擇堅持下去,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王者


彬彬有禮一家人


記得幾年前給孩子報興趣班,我和你現在的疑慮是一樣的,談談我的一點點感受吧,希望有所幫助!

首先,認真觀察孩子的興趣點,看看孩子是好動型還是安靜型(這是本人的分類法,勿笑),然後對症下藥。

其次,一定一定記住,多和孩子交流溝通。當代的孩子們大都是易變型的,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甚至早上還喜歡打球,下午就想畫畫,總之,興趣點會隨時發生變化,家長切勿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要像治理一個國家一樣,統籌規劃,不可偏激,更不可感情用事。舉個實例吧:有個朋友,帶著孩子聽了一場音樂會,被舞臺上小朋友精彩的鋼琴演奏深深吸引,全場讚歎不已,孩子也無意間說了句我想學鋼琴,就這樣,不到一週時間,也沒有諮詢一下學鋼琴的具體細節,就給孩子報名鋼琴班,而且急匆匆花了不少銀子購買了一部鋼琴,這下可好,每天聽到樓上樓下抱怨一片,關鍵在於一個月後,孩子堅決不去鋼琴班了,說什麼都不想再繼續學習了,朋友倆口子,有苦難言,哭笑不得。這就是感情用事的苦果吧!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千萬不可人云亦云,也不可草率決定,不可把家長的愛好強加於孩子身上,也不能存在功利主義思想,為了孩子,家長煞費苦心,卻落個孩子痛苦,家長更痛苦,就於事無補了。

好了,有好的想法歡迎廣大朋友繼續交流研討!


人在做,天在看


以我的經驗來看,報興趣班孩子的喜好和堅持最重要,孩子的興趣點在不在,他喜不喜歡決定了他要學什麼;而報班以後能不能堅持這個就需要孩子和家長共同努力了,很多時候家長會因為孩子的一句累了困了就給孩子請假,因此也造成孩子會經常以此為藉口不去上課,長此以往,家長和孩子都不會再堅持,學習沒有進步,也會影響孩子的繼續學習的興趣。


木易1129


我認為,首先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是,而且他們的空間更大。所以報班可以,慎重選擇。

選什麼呢?要從小就觀察孩子在哪一個領域更出眾,孩子本身的特質適合學習什麼。比如說要學習某一類樂器,有些孩子天生手指短,而且對聲音不敏感。就沒有必要去浪費時間,可以選擇其他的。不要自己小時候想學什麼就強加在孩子身上。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孩子累壞,不見應有的效果。打擊了孩子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興趣不是一時興起,需要長期堅持。做出選擇,中間肯定會經歷一段疲憊期,要和孩子一起走過。不要打擊孩子,更不能放棄孩子,要鼓勵他,信任他,直到他走出這段時間。

正確對待興趣。既然是興趣,就不是所有時間都搭上,分清興趣和專業。證可以考,比賽可以參加,但是前提是孩子是自願的。不要讓興趣成為孩子的負擔。

現在的孩子無形中已經有很大壓力,興趣是他們學習工作之餘的放鬆,不要讓它成為壓力和負擔。






你長大我變老


給孩子報補習班或者興趣班,我覺得首先要看孩子的興趣,要徵得孩子的同意之後再報班。不能在沒有跟孩子商量好的情況下就擅自報班,這樣孩子只有執行而沒有參與感,他就會有反感。還有就是看這個機構的資質和任課老師的授課方法,是不是自己孩子能接受的?所以試聽一兩節課還是必須的。這些就是我給孩子報補習班所考慮的,不知道其他家長的想法是哪些呢?


fzhcy


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自己明白我為什麼要進行學習,我應該怎麼樣進行學習?目前很多家長都將孩子的學習功利化,家長的攀比心理表現為別人的孩子都已經報了好多樣子的補習班,而我的孩子也不能落下,所以他們不斷的去給孩子增加一些練習補習,但是他們卻從來不真心的與孩子面對面的進行交流,問問孩子是否真正的需要?這些問問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興趣?孩子的培養,應該讓他自己明白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根據孩子的興趣來進行培養,順著孩子的心走,才是一個成功的家長,應該做的事情,並不是一味的給孩子增加負擔,讓孩子討厭學習,厭惡學習,而是應該讓孩子意識到我學習能讓我感到快樂,這才是家長應該做的第一件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