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是與人交往最寶貴的品質

前言:一路走來,一些小事可能決定我們前進的道路,看似偶然,其實必然。

2010年,這是我博士畢業後加入上海XXX研究所的第二年,繁瑣的辦事流程、複雜的人際關係、低效的工作效率正在慢慢腐蝕我最初的夢想和熱情。加之遙遙無期的購房壓力,我萌生了離開上海的想法。

成都是我的目標城市,畢竟從小在四川長大。權衡了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等幾個學校後,最終選擇了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這個學校工作收入高(中國民航局直屬)、消費低(地處廣漢)、美女多(好多空姐)。

在動身去成都的前一天,無意中接觸到了上海某民營企業總經理王總。他了解我的情況後,極力挽留我去他公司(HCDH)幫忙。說實在的,雖然,今天的HCDH雖然已經是行業內知名的上市公司,但當時的HCDH辦公室有點像菜市場,跟我在研究所的辦公環境就是天壤之別,我根本就看不上。但後來王總的一個建議打動了我——建議我可以承擔HCDH的一些工作,但人可以不必出現在HCDH,工資按月計,想幹幾個月就幹幾個月。

我當時琢磨,反正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那邊遲去幾個月沒有關係,先能掙幾個月錢是幾個月錢,而且研究所這邊的工資還可以繼續發放。於是,我就以研究所辦理離職手續需要時間為由,向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申請延遲到校。先是申請一個月,後來申請三個月,後來半年、一年… …

一年後,我想得有個最終決定,得給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有個確切的說法啦。其實那時我心裡還是舉棋不定。於是我特意飛了一次四川,找到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學院Z院長(之前一直跟他聯繫的),將我一年來的真實情況、期間的糾結、當前的猶豫都非常坦誠地跟他做了交流。心裡也做好了被他批評的準備。

但有些出乎意料的是,Z院長表示非常理解我的糾結和做法,半點沒有責備我。反而給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議:(1)建議我留在上海,並客觀地幫我分析留在上海比在四川好的N個理由;(2)今後如果還想回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任教,只要在他的任期內,他都會隨時歡迎。

後來,我一直留在了上海,直到今天,也一直跟Z院長保持著很好的私人關係。

——後記——

(1)這件事情決定了我的職業走向,甚至決定了自己是過安逸的一生,還是拼搏的一生;

(2)我在一年後向Z院長解釋一年來的情況時,是有點負荊請罪的意思——畢竟我是不守信啦。但沒有想到對方的包容、理解和支持。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我的真誠。所以,在以後的各種關係處理中,我都把“真誠”放在首位,我想她能彌補我在其他方面的不足;

(3)學習和工作中,遇到過好多Z院長這樣不求回報、真誠助我的好人;所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我也儘量踐行不求回報地幫助別人,成為別人眼中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