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到人,你就不会“好好说话”了?

见不到人,你就不会“好好说话”了?


你是不是经常在职场中遇到过这样的困境:“没有当面见到人,好多问题都说不清楚。”本期【职场知乎】,我们的话题将聚焦在高效沟通上。


在远程办公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未来,如何进行切实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也成为了一个必须关注的技能。我们邀请多位复旦管院的同学和校友,请他们分享了一些远程办公时的状态,以及他们保持高效沟通的秘诀。其中很多经验,不止在远程办公期间可以应用,在很多职场情景下都很有借鉴意义


见不到人,你就不会“好好说话”了?

01

@Lynn

复旦大学MBA项目

远程办公期间我们多数时候依赖的是企业微信,的确替代了以前的一些功能,如:已读未读通知、安排会议等。但这段时间体会最大的是文字沟通都有丢失率,如果遇到问题,建议还是电话沟通,可能一个5分钟的电话就能解决对话框里需要掰扯30分钟的事情。


02

@Ivana

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

因为我们公司一直有远程办公/灵活工时的传统,所以同事们基本都适应在家办公。

  • 硬性条件上:公司电脑配备了
    vpn接入,IP电话,共享server,内部ERP软件,保证了工作效率和沟通顺畅。
  • 软性条件上:管理层都有放权、信任、职责和担当的信念,让远程办公这种工作方式在这个特殊时期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业务的影响。我个人觉得值得推崇。


03

@胡继刚

复旦大学MBA项目

远程办公主要的汇报方式和重要性是:因为文字表述比较模糊,一定要把要事情讲清楚。以5W1H原则举例:What(需要做什么),When(什么时候做),Where(在哪里做),Who(参与者有谁),Why(为什么要做),How(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把这些都说清楚了,并明确对方也听清楚你的用意和标准后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04

@冯展

复旦大学-香港大学IMBA项目

以前就已经习惯了建各种微信工作群,按照项目分,跟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群里交流。如果文字解决不了,就直接语音开会,还挺方便的。

这几天我和客户或朋友微信语音时,经常能听到两种背景音:一个是娃的哭叫声,一个是猫或狗狗的叫声,充满了生活情趣。虽然特殊时期大家都很包容,不过我在进行电话会议时还是会努力给电话另一端的伙伴一个清净的环境,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复工延期让大家对日期和时间的敏感性都变弱了,经常被问得哑口无言的一个问题是:今天星期几?上班以后不注意的话会有后遗症,比如电话开会迟到。所以提醒各位同学

定好闹钟,提前准备,确保准点

见不到人,你就不会“好好说话”了?

05

@小郑杰西卡

复旦管院校友

很多小伙伴提出,比在家上班更难的,是远程开会!因为看不到彼此,电话或者视频会议时,特别让人头疼。和全球工作伙伴开了10年电话会议,我总结了这3点经验

  • 开会前:提前邀约与会者,提供会议接入号码,准备详细的会议日程表。
  • 开会时:提早连入会场,提前准备资料,保持专注,多多发言。如果你是会议主持人,要把控全场节奏,防止跑题或拖延。
  • 开会后:一份会议记录必不可少!


06

@Angel

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

因为无法见面,所以远程办公对大家在进行工作讨论时的表达要求更高了。一定要表达清楚、准确、凝练,同时会缩短每次议题的时间

,让会议集中高效,同时每场会议讨论后一定要与参会人员确认是否理解、是否有问题,以保证信息沟通的充分及确定。


07

@吴金海

复旦大学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项目

  • 工具:这段远程办公期间我主要选择的工具是微信语音,组个群大家轮流发言很方便。
  • 开会:和部门团队成员开会提前把会议主题和内容记在本子上,快速讨论和形成结论,不占用团队太多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以免打扰同事和家人相处时间。
  • 汇报:主动汇报还是很有必要的,记得要挑重要的事情有条理地汇报,这样领导可以及时知道大家的工作状态和进度。


08

@蕴涵轩

复旦大学MBA项目

远程办公会是一个未来趋势,经过这段时间发现,因为开会不便之后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会议,或者可以在一些不用全程参加的会议中“一心二用”,工作效率其实有所提高。这一点在未来的工作开展中其实也可以有所参照。


09

@Cherry Yan

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

分享一下我的在家办公四大宝:teams软件、打印机、舒服的座椅和expresso咖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