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政策力度,計算業績預期

研報 | 通過政策力度,計算業績預期

通過政策力度,計算業績預期

比利時首相在17日舉行記者會宣佈,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從當地時間18日12時起,比利時全國範圍內將實施"fengcheng",結束時間暫定為4月5日。印證了我們之前講到的:國外也會逐步重視,後續的影響也會加快發酵。目前全球的經濟形勢也會被yiqing影響逐步走壞,受此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外盤最近走的也很難看,巴菲特老爺子也說出了"活久見"。未來的經濟增長預期還是疲弱的。在這種情況下,刺激經濟的政策也會不斷推出,目前國內就以基建和新基建為主。

近期的新基建政策在不斷推出,也有很多的行業正在不斷的發掘出來,並且我們可以看到近期在市場的表現,新基建的相關板塊還是相對逆勢的。今天我們選出了其中一個板塊中的龍頭股——國電南瑞。

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國網公司旗下的電網建設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產品線涵蓋發、輸、變、配、用、調度、通信等各領域,從特高壓、超高壓、高壓到中低壓,從特大型交直流一體化輸電網到微型配電網的採集監測、調度控制、繼電保護等全系列電力二次技術、產品和服務,

具備了全面支撐智能電網和電力物聯網建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和引領電力自動化技術發展方向的能力。

特高壓輸電相比傳統輸電,具有輸出電壓高、輸送容量大、傳輸距離遠、輸電損耗低等特點。特高壓電網通常指的是1000kV交流或±800kV直流電網。特高壓交流輸電主要應用於近距離大容量輸電和更高一級電壓等級的網架。而特高壓直流輸電主要應用於送受關係明確的遠距離大容量輸電以及部分大區、省網之間的互聯。十多年來我國特高壓建設經歷跨越式發展。已建成"九交十四直"共23項特高壓工程,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目前,我國在建的特高壓工程7項,特高壓直流項目4項,交流項目3項。

在今年2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發佈了《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的文件,明確了全面推進電網高質量發展,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目標,總的來看,《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提及的特高壓項目除了蒙西~晉中項目外,均為2018年9月《通知》中提及的項目。2020年,我國要求核准特高壓項目7個,要求建成4個,要求完成預期里程建設的有2個,共13個,其中直流項目5個,交流項目8個,預計總投資約1700億元。

在本月12日,國家電網公司又發佈了《2020年特高壓及重點電網項目前期工作計劃》,明確了加速5交5直特高壓工程相關工作,其中3項特高壓直流項目為此次計劃新增,涉及投資額約840億元,同時時,明確了13項提升特高壓通道效率效益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計劃,涉及投資額157億元。這3項特高壓直流項目和13項配套重點工程是新增項目,和之前的《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並無涉及,新增內容對應投資額近千億元,這些項目的推進超市場預期也表明了未來行業的發展,簡單計算後,這些項目上馬後,可帶動的社會投資業有2000億左右,行業的發展值得期待。

國電南瑞作為電網建設全產業鏈的龍頭,公司在特高壓直流方面的主要產品是換流閥和控制保護系統。換流閥方面,公司市佔率超過40%,排名第一;許繼電氣市佔率超過30%,排名第二。控制保護系統方面,公司市佔率超過50%,排名第一;許繼電氣市佔率約47%,排名第二。

通過業績預期計算,2020年國網重點工作任務中未招標的兩個特高壓直流項目合計投資額約為577億元,公司在換流閥和控制保護系統方面的市佔率維持在40%和50%,則公司有望獲得23.08億元的換流閥業務和5.77億元的控制保護系統業務,業務收入有望在未來2-3年分批確認。此外,

假設《2020年特高壓及重點電網項目前期工作計劃》中新增的3個特高壓直流項目總投資840億元,公司有望獲得33.6億元換流閥業務和8.4億元控制保護系統業務,若這三個項目持續推進,則公司有望在2021-2023年將其分批確認為收入,未來業績存在高速增長預期。

我們認為國電南瑞作為特高壓直流換流閥和控制保護系統龍頭企業,將受益於特高壓建設的加速推進。同時,電力物聯網的建設有利於促進新能源消納,加快實現能源轉型目標,以及提高電網安全經濟運行。國家電網的信息化招標內容包括信息化硬件、信息化軟件、調度類硬件和調度類軟件,作為電力物聯網建設重要企業,公司業務均有涉及,其中調度類硬件市佔率最高,約為50%。長期來看,電力物聯網發展趨勢不改,公司相關業務增長潛力大。

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的歸母淨利潤為43.24億元、51.53億元、59.13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94元、1.11元、1.28元;對應市盈率分別為22.34倍、18.75倍、16.35倍。其對應合理估值的股價應為26--28元附近。

未來影響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在於:特高壓項目推進不及預期以及電網工程進度不及預期,影響公司未來營收的確認。若電網投資不及預期,也會帶來公司營收增速

不急預期的風險。同時倘若行業競爭加劇,出現價格戰,對公司毛利率也會產生打擊。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及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如有操作、風險自擔!

關注濤哥,為你解讀遊資不為人知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