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到底有多強?

勇敢的泰迪熊


06年意大利很均衡,沒有一個位置有明顯的強或者弱,前鋒,中場,後衛,守門員,7場球,對加納和捷克 踢出了意大利足球的特點,對德國,和法國那場決賽,踢出了意大利足球的習慣,但是奪冠確實有一定的運氣成分,法國隊,齊達內,亨利,維埃拉,三員大將接連下場,也是給了意大利人一定的機會,但是,可能很多人忘了一幕,就是盧卡託尼期間有一個好球被吹了,如果那個球進了,或許也就沒有了齊達內與馬特拉齊的故事,個人感覺,06年意大利奪冠確實有實力,但運氣和‘花絮’也是給他們奪冠增加了成分


摯愛娜君憶


2006世界盃非常經典。德國人高效的賽會組織,確保參賽球隊的最高水平發揮,其中又以意大利隊的發揮最為極致。

要說那支意大利最強,卻也未必。

當屆世界盃,奪冠頭號熱門還是巴西,他們擁有恐怖的4R組合,大羅、小羅、卡卡和阿德里亞諾一字排開。其他球隊,如德國、英格蘭、法國、西班牙,就和意大利差不多,各有各的問題,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第二梯隊。

足球比賽,歷來奉行“得防守者得天下”,尤其是世界盃這樣的大型盃賽,防守穩固、減少犯錯是奪冠的基石。巴西隊壞就壞在這裡,當時的巴西隊中後場已經開始老化,卡福、卡洛斯已經開始顯現老態,最終就是卡洛斯的一個疏忽,巴西被法國淘汰出局。

反觀意大利隊,正好彌補了巴西隊的缺陷。布馮、卡納瓦羅、內斯塔都正值個人巔峰,即便內斯塔受傷,頂替者馬特拉齊也在世界Top10水平之列,這條防線中軸非常穩固。

邊後衛上,贊布羅塔應是當時攻防最為均衡的球員,且左右都可勝任。中前場,皮爾洛、托蒂是金球獎候選級別選手,託尼、卡莫拉和加圖索,也都是意甲豪門鐵打主力。

這支意大利還有幾個位置存在疑慮,分別是左後衛、中前衛以及中鋒,這三個位置又恰好迎來天才橫空出世。

左後衛位置,格羅索一鳴驚人,完美填補意大利邊路推進空缺;中前衛上,雖然沒有大師級人物,也有佩羅塔、德羅西幾個實力球員輪番上陣;至於鋒線上,雖然皮耶羅、因扎吉、吉拉迪諾等人都不在最佳狀態,但是那年意大利卻有最強的盧卡-託尼。

那支意大利,未必是星光最璀璨的球隊,但的確是攻守最為均衡的球隊。


足球大玩家


06年世界盃,我剛好大學畢業,我是看著意大利一路兵不血刃的拿到冠軍。

我們看看當時奪冠的整容:

門將:布馮

後衛:格羅索 馬特拉齊 卡納瓦羅 贊布羅塔

中場:卡莫拉內西 加圖索 皮爾洛 佩羅塔

前腰:托蒂

前鋒:託尼

這一屆的意大利賽前並不被人看好,阿根廷,德國,西班牙,巴西,英格蘭跟被人看好。由於意大利“電話門”事件對國內足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意大利足球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意大利的奪冠,給處在低谷的意大利足球來了一針強心劑。

這屆意大利到底有多強,我認為是強在了後防線

門將:布馮

世界最佳門將,沒有之一。足壇常青樹,06年世界盃正值巔峰,鎮守的球門7場比賽僅失兩球,一個是隊友扎卡爾多的烏龍球,一個是齊祖的勺子點球。


後衛:格羅索 馬特拉齊 卡納瓦羅 贊布羅塔

這條後防線猶如神一般的存在,作為隊長的卡納瓦羅防守滴水不漏,防得各隊的世界級前鋒丟了自己的射門靴,隨後獲得那屆世界盃的銀球獎;

馬特拉齊那就是一個爭議的存在,決賽送點球后又頭球建功扳平比分,最大的爭議就是挑釁齊祖使其被紅牌罰下。


格羅索,贊布羅塔能上能下,防守積極,多次救險。

不可否認的是意大利的中場也非常強大,加圖索,皮爾洛,托蒂,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世界級中場。


而前鋒則是剛奪得意甲金靴的託尼。

其實足球作為一個團隊競技項目,強於06屆的02屆意大利折戟4強,團隊精神,教練的臨產指揮,球員的求勝欲,運氣都是缺一不可的。


那一抹紫那一縷紅


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多強?聽我給你慢慢道來:可以這麼說世界盃開始之前基本沒有人認為意大利可以奪冠。那時候的奪冠大熱門非巴西莫屬,巴西在世界盃開打之前一星期就公佈了首發陣容,1到11號人員全部確定,星光熠熠。反觀意大利,02世界盃十六強,04歐洲盃小組賽淘汰,而06年又爆發了電話門醜聞,意大利雪上加霜,而意大利奪冠經過真的是精彩至極!並且成就了三個後衛的傳奇。

1卡納瓦羅,卡納瓦羅在06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表現,他和布馮造就了06年的最強防線,卡納瓦羅也因為優異的表現拿到了金球獎,後衛能拿到這個獎項比中國隊進世界盃還難。相比於卡納瓦羅另外兩個後衛的故事就很富有故事的精彩了。

2 格羅索,格羅索可以說是06年一炮而紅,格羅索典型的大器晚成,世界盃之前20天剛剛加盟國米,之前從來沒在豪門踢過,並且還踢過意丙。06年十六強之戰,意大利對陣澳大利亞,雙方激戰到補時階段,意大利拿澳大利亞毫無辦法,就在此時,邊後衛格羅索一路奔襲在禁區內被絆倒,托蒂罰中,意大利驚險晉級。四強戰,意大利對陣德國,雙方打到加時賽還是00 第110分鐘又是格羅索在德國禁區人縫之中劃出一道美妙的弧線,意大利最終驚險晉級。決賽點球大戰格羅索第五個主罰,一槌定音,意大利捧起獎盃!格羅索在世界盃之後也加入了偉大後衛的行列!

3 馬特拉齊 馬特拉齊的故事更加精彩,他是在小組賽第三場對陣捷克的比賽中因為內斯塔受傷才有機會上場,。當時意大利小組賽前兩輪拿到四分,最後一輪對陣04年歐洲盃四強捷克,沒人敢說穩贏。並且內斯塔受傷被迫換人,然而替補上場的馬特拉齊卻為意大利打開了勝利之門。意大利也3球拿下了捷克。世界盃決賽,法國實力明顯高於意大利。馬特拉齊開場不久就送點,齊達內勺子點球戲耍布馮,然而不久馬特拉齊利用角球為意大利扳平了比分。但是法國實力更高一籌,如果不是布馮高接抵擋,也許冠軍早就失去懸念了。後來馬特拉齊激怒齊達內,齊祖失去理智,在自己最後一場正式比賽中頭頂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齊達內遺憾與冠軍擦肩而過。而馬特拉齊和齊達內無疑是決賽的主角。

足球就是這樣,並不是實力最強的能拿到冠軍,06年的意大利並不是公認最強隊卻最終捧杯,離不開球員超常發揮和運氣。



景陽之康


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隊奪冠含金量,非常高。而那支意大利隊,亦給世人留下了三個深刻印象。其一,是由卡納瓦羅、布馮領銜的意大利隊鋼鐵防線堅不可摧,成為藍衣軍團最終奪取世界盃冠軍的最大依仗。其二,是意大利隊在那屆世界盃賽事中,彰顯了堅韌頑強的戰鬥意志。其三,則是裡皮整合球隊與調配戰術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說說那屆世界盃賽的大背景。意大利足壇剛剛經歷“電話門”,意大利足球當時處於最低谷。而世界盃開賽前,意大利隊亦並不被外界看好,其奪冠熱度遠遠低於巴西隊、法國隊、阿根廷隊、東道主德國隊等等。

而在小組賽期間,意大利隊的發揮也僅僅算是中規中矩,尤其是1-1平美國隊後,意大利隊與受罰停賽德羅西一度遭受到國內媒體的質疑與詬病。緊接著,意大利隊雖在小組賽末輪戰勝捷克隊,但內斯塔重傷。可以說,意大利隊雖順利從小組出線,但其仍舊不被外界看好。

但恰恰此時,裡皮重新調配了陣容,格羅索與馬特拉濟“上位”。接下來的淘汰賽,意大利隊憑藉鋼鐵防線與犀利的反擊,1-0淘汰澳大利亞隊,3-0淘汰烏克蘭隊,順利闖入世界盃四強。當時,全世界已經見識了意大利隊鋼鐵防線與堅韌頑強。

半決賽中,意大利隊遭遇東道主德國隊。當時一役,意大利隊防線的表現無懈可擊,格羅索亦再度立功,幫助意大利隊闖入決賽。世界盃決賽的劇情,人們再熟悉不過。齊達內頭頂馬特拉濟染紅遭逐,意大利隊通過點球大戰捧杯。那屆世界盃,意大利隊7場比賽僅僅丟掉2球(扎卡爾多的烏龍與齊達內的點球),彰顯了史詩級的防守能力。同時,意大利隊的反擊與定位球,亦給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因扎吉晃倒切赫,皮埃羅反擊中閃擊東道主德國隊,馬特拉濟決賽中攻入關鍵頭球等等。可以說,06年世界盃,是意大利足球傳統的勝利,是卡納瓦羅、布馮與皮爾洛的勝利,是銀狐裡皮的勝利。


菱鏡頭


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隊的含金量很高。但比賽奪冠還是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2006年那支意大利隊,給人留下了深刻記憶。布馮,卡納瓦羅、領銜的意大利隊鋼鐵防線堅不可摧。還有就是面對電話門所帶來的影響,客服了種種問題表現出了堅韌頑強的戰鬥意志。

我們來看一下那屆意大利隊的奪冠陣容。

門將:布馮

後衛:格羅索 內斯塔 卡納瓦羅 贊布羅塔

中場:卡莫拉內西 加圖索 皮爾洛 佩羅塔

前腰:托蒂

前鋒:託尼

從這套陣容我們不難看出意大利隊三線實力均衡,都有坐鎮大將。而且方式在比賽中發揮很穩定,尤其是後防的那條鋼鐵防線,更是成為對手的噩夢。

之所以說有一定的運氣成分,是因為意大利隊在小組賽出線後,先後面對的是澳大利亞和烏克蘭這兩隻不算強勁的對手。直到半決賽面對東道主德國才是真正的硬仗。而比賽中格羅索的出色表現把意大利送進了決賽。在決賽中的表現相信大家記憶猶新,齊達內頭頂馬特拉濟,被紅牌罰下,間接導致了法國的崩盤,意大利順利奪冠。

所以總的來說,那屆意大利隊實力強大,發揮出色,意志頑強,雖然奪冠有運氣成分,但運氣本身就是實力的一部分。





完美競技


說起2006年世界盃上奪冠的意大利,大多數人的印象會停留在三個名字上:裡皮、卡納瓦羅和齊達內。裡皮時任意大利隊主帥,卡納瓦羅則是那支意大利的後防中堅,齊達內頭頂馬特拉齊對比賽走勢產生了重要影響。


那時的意大利足球正經歷著電話門帶來的負面影響,整個意大利足壇都陷入了輿論的漩渦。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賽前,並沒有多少人看好他們,這也給了他們足夠的空間。
然而,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裡皮率隊低調出徵,他們真正做到了上下一心,“救贖”或許是對這支意大利男足的最好評價。以布馮和卡納瓦羅為代表的後防線真正做到了滴水不漏,而他們的反擊和進攻也打的有聲有色,這支隊伍中我們依然能叫得出名字的依然有很多,而且他們當時都處在巔峰期,這樣的一支意大利是可怕的。


這支意大利給人留下的另外一個印象是堅韌。面對意大利足球的醜聞他們選擇默默前行,用球場上的表現來實現救贖;在球隊陷入困境、在點球大戰中他們用堅韌實現了自我超越,個人認為他們是顏值、實力和意志品質這幾點結合的最好的一支意大利。

再來重溫一下,2006年意大利的23人大名單,每一個都是我們關於足球的回憶:

守門員:布馮、佩魯濟、阿梅利亞

後衛:奧多、扎卡多、馬特拉齊、巴扎裡、內斯塔、卡納瓦羅、贊布羅塔、格羅索

中場:卡莫拉內西、加圖索、皮爾洛、佩羅塔、德羅西、巴羅內

前鋒:托蒂、託尼、吉拉迪諾、因扎吉、皮耶羅、亞昆塔


卡彭卡的綠茵時間


2006年,在這個意大利被“電話門”的陰霾所掩蓋的夏天,意大利人正在焦慮而又興奮的等待著德國的召喚。

過去四年似乎難以回首,2002年以一種屈辱的方式遭受淘汰,2004年小組賽就遭遇出局,所幸的是,意大利手下這批70年代的戰士們已逐步跨入巔峰,裡皮也終於手握意大利國家隊的教鞭,他們不僅要給過去四年一個交代,也急於在“電話門事件”之後告訴全世界:意大利足球不會就此沉淪!

意大利在小組賽被分到E組,對手分別是加納、美國以及捷克隊,陣容上相較於2002年產生了不小的變化,除了保留70年代中期出生的9名核心球員,也湧入了扎卡爾多、巴爾扎利、德羅西、吉拉迪諾等80年代新生代球員,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選用了當時巴勒莫三傑之一的格羅索。

彼時格羅索雖然在巴勒莫打上了主力,但幾年前還在征戰業餘聯賽,據裡皮後來回憶,他當時的首選仍是馬爾蒂尼,不過老馬已經宣佈退出國家隊,所以婉拒了這一邀約,除此以外,裡皮也對媒體講述了一個故事:“他曾拜訪意大利當地有名的占卜師,占卜師告訴他一定要帶上格羅索。”當然,這麼扯的故事多半是裡皮一個玩笑,總而言之,後來發生的故事成就了裡皮、也成就了格羅索本人。

首戰加納,引出了我們故事的第一名主角,也是意大利在本次世界盃的第一個經典畫面,皮爾洛接托蒂開出的戰術角球后直接在禁區外遠射破門,皮球神奇的穿過禁區內足足十幾名球員打入死角,隨後加納後衛回傳失誤,亞昆塔再入一球奠定勝局。

其實當時27歲的皮爾洛還沒有被尊稱為大師,而正是本屆世界盃,當皮爾洛和加圖索的組合初登世界盃賽場,再加上托蒂在前場犧牲了自己更多的控球權交給皮爾洛發起策動,皮爾洛完美展現了自己作為組織核心串聯全隊的作用,長髮飄飄、動作優雅,國內媒體精準的捕捉到了皮爾洛的特質,開始給予他中場大師的稱號。

第二場對戰美國,又是皮爾洛、又是定位球,吉拉迪諾倒地將球頂進,首次進行了他的小提琴演奏表演,不過僅僅5分鐘後,彼時剛剛宣佈加入米蘭的扎卡爾多在禁區內無人干擾的情況下打入一粒烏龍,這粒烏龍也是意大利在本屆世界盃總共兩粒失球的第一粒,隨後,德羅西因肘擊紅牌下場。

第二場1-1戰平美國的比賽對意大利來說是災難性的一場比賽,除了積分被加納迫近、德羅西賽後被禁賽足足四場以外,從2004年開始,直至14年後的現在包括未來,意大利開始逐漸顯現出鋒無力的狀態,他們因為在陣地戰中無法打開局面和沒有一個優秀的終結點,總是在小組賽階段表現掙扎,反倒是進入淘汰賽以後,面對強隊,能進入自己所熟悉的防守反擊節奏,從而在反擊中形成威脅。而這一場平局,也讓當時無數的意迷回憶起兩年前的歐洲盃,併為此緊張不已。

末戰捷克,在這一場重要的比賽,裡皮做出了兩項在後來產生重大意義的調整,由於扎卡爾多在上一場比賽的糟糕表現,裡皮決定讓贊布羅塔打右後衛,左路派上了格羅索,而本場比賽的第18分鐘,內斯塔又一次在大賽中遺憾受傷,卡納瓦羅身邊的搭檔也因此換成了馬特拉齊。

這兩項調整在隨後的兩場比賽充分的體現了意大利在後衛位置上恐怖的板凳深度,先是馬特拉齊上場僅僅八分鐘就頭球攻破對手大門,淘汰賽對戰澳大利亞,格羅索在補時階段造點,幫助托蒂罰入一粒價值千金的點球。也正是在這個時刻,黃健翔不僅給意大利左後衛賦予了一個在中國流傳千古的意義,也打開了足球解說的新時代併成功斷送了自己的央視職業生涯。當然,這一嗓子喚醒了這場沉悶的比賽、喚醒了打瞌睡的熬夜球迷、更以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喚醒了意大利。

小組賽與捷克的比賽中,還產生了一個意大利和米蘭球迷永遠不會忘懷的鏡頭,33歲的因扎吉晃的切赫滿地找牙,打進空門的同時,為意大利的小組賽征程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當然,這一場比賽還有另外一個意義,這是捷克傳奇球星內德維德的告別之戰。

與澳大利亞苦苦鏖戰至加時的比賽,就彷彿打通了意大利的任督二脈,在與舍甫琴科領銜的烏克蘭進行八分之一決賽時,意大利取得三球完勝,贊布羅塔的遠射固然精彩,梅開二度的託尼、一個從低級別聯賽一路殺至意甲的年度歐洲金靴獎獲得者,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回報了裡皮的信任,他也用這場比賽告訴世人:高中鋒也能有靈巧的盤帶!

沒錯,接下來意大利麵對的就是老對手德國了,說到那次交鋒,基本上也算是兩隊在近十年發展的一個節點,即使說回這一場比賽,比賽的激烈程度也並不像比分反映的那般輕鬆,雙方一直鏖戰至加時賽,意大利才逐漸佔據場上的主動,第116分鐘,皮爾洛一腳威脅不大的遠射嘗試被守門員擋出,比賽看似馬上就要進入殘酷的點球大戰,而意大利抓住了這個角球的機會,格羅索接皮爾洛妙傳後不停球直接射門,我至今難以忘記進球的那一刻,格羅索沒有興奮至狂喜、也沒有樂極而生悲,他只是無法抑制的搖晃著頭在球場狂奔,那是一種恐怕連自己也無法相信的瘋狂與美妙。

坐鎮主場的德國不願意接受失敗,他們大舉壓上進攻,卻在一次傳球中被卡納瓦羅上搶成功,意大利形成了一次3打3的反擊機會,由替補上場的皮耶羅殺死比賽。至此,參加過2002年世界盃的兩名前鋒因扎吉與皮耶羅,都以替補和老將的身份收穫了進球。

2006年這支德國隊,同樣充滿了眾多故事色彩,他們是青年軍,主教練克林斯曼則是前冠軍功勳,在克林斯曼帶領的第一屆世界盃賽事,他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卻錯失了總冠軍,這一切的經歷都像是1986年貝肯鮑爾第一次帶領德國隊登上世界盃舞臺的重現,我們似乎可以預見到,4年後的世界盃將成為克林斯曼的主舞臺,然而克林斯曼終究不是貝肯鮑爾,本屆賽事結束後,克林斯曼選擇了辭職,將教鞭交給了助理教練及好友勒夫的手上,8年後,勒夫不辱使命,再一次重塑了德國足球的輝煌。

1998年世界盃冠軍、奪冠大熱門法國,他們淘汰了夢幻四重奏的巴西,由齊達內點球殺死了葡萄牙,一切順風順水,只要擊敗這個曾經在2000年歐洲盃決賽被踩在自己腳下的對手,他們就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謝幕演出了,而且這是齊達內的世界盃舞臺告別戰。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雙方都沒有辜負對手,這一場世界盃決賽,不管過去了多長時間,都有太多可以去回味與銘記的地方。

決賽在德國首都柏林打響,誰也沒有預料到故事的節奏會如此之快,開場僅僅五分鐘,馬特拉齊在禁區內絆倒馬盧達,被主裁判罰了點球,齊達內再一次站在了點球點,面對曾經的隊友,本屆賽事發揮有如天神下凡的布馮,他竟然罰出了一粒勺子點球,皮球淘氣的打到橫樑內側,隨後彈進球門線內。

法國人的喜悅沒有持續多久,第19分鐘,皮爾洛開出的角球由馬特拉齊頭球攻入法國隊的大門,足球場上發生的事情就是這麼神奇,僅僅十幾分鍾,馬特拉齊就從意大利的罪人成為了功臣,配上他進球后單手指天,嘴中唸唸有詞的慶祝動作,他向上帝完成了自己的救贖。

此後,比賽的節奏忽然慢了下來,雙方進入拉鋸戰,託尼的頭球擊中橫樑,下半場又一次頭球入網被判越位,而法國隊這邊,馬盧達和亨利頻頻帶球殺向禁區,對意大利的防線造成殺傷,在常規比賽結束前,裡皮用完了所有換人名額,由德羅西換下表現不佳的托蒂、皮耶羅換下卡莫拉內西。

加時賽,法國隊加強了進攻,一度在場上形成圍攻之勢,齊達內差一點再次拯救法國,他近在咫尺的頭球被布馮以匪夷所思的反應單掌托出,隨後,面對馬特拉齊的拉扯與言語上不斷的挑釁,齊達內失控了,他狠狠地將馬特拉齊頂翻在地,留下的,只是與大力神杯擦肩而過的悲壯,如果還有什麼,就是不知所措的隊友與法國隊球迷了。

齊達內的下場徹底改變了比賽的局勢,法國人已經足夠努力,他們頑強的將比賽拖延至點球大戰。

點球大戰的殘酷在這次對決中表露無遺,無論你身處現場亦或是坐在電視機前,你都能從球員與教練嚴峻的表情中,不自覺的連大氣都不敢呼出,只是呆呆的注視著點球點和球門,因為點球,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在意大利由皮爾洛和馬特拉齊罰進點球、法國由維爾託德打進第一粒點球后,特雷澤蓋登場,這位在加時賽替補登場、曾經在2000年終結意大利夢想的男人,面對隊友布馮,將點球罰丟了。此後雙方將所有點球罰進,5:3,意大利奪得了大力神杯。

為什麼時隔12年,關於意大利那份藍色的記憶依然歷歷在目,銘刻於我們每一位球迷的心裡?是因為那屆世界盃的意大利,真的充滿著太多的神奇因素,讓我們不得不感覺這就是一場美妙的童話故事。

我們不妨重新回顧一下發生在意大利身上的重要事件和數據,世界盃開始前不久,意大利爆發“電話門”事件,警察衝到訓練基地找相關球員問話,一度導致外界看衰意大利的世界盃前景。從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在意大利奪冠後,很多球員在慶祝時散發出的是一種釋然的情緒。

托蒂遭遇重傷,匆忙迴歸國家隊,對他的狀態造成了影響,我們也可以從本屆賽事托蒂的表現波動中看出這一點。

在本屆世界盃一共七場比賽,意大利一共只失兩球,分別是扎卡爾多的烏龍和齊達內的點球。

託尼、因扎吉、吉拉迪諾、亞昆塔、皮耶羅,意大利帶出的五名前鋒全部取得了進球。

贊布羅塔、格羅索、馬特拉齊、扎卡爾多,一共有四名後衛打入進球。

德羅西、馬特拉齊分別在本屆賽事完成了救贖,德羅西是禁賽四場後,決賽替補出場,最後在點球大戰罰入點球。

布馮贏得最佳門將、卡納瓦羅獲世界盃銀球、皮爾洛獲世界盃銅球。

以及本屆賽事,意大利的大多數進球都來自於定位球。

12年後,意大利60年來第一次缺席了世界盃,很多像我一樣的意迷會說:“沒有意大利的世界盃就不是完整的世界盃”,還好,還好我們擁有2006年,這一個被影像記載,並且被我們大多數人永遠保存的藍色記憶。

意大利出征2006年大名單:

門將:1布馮(尤文圖斯) 12佩魯奇(拉齊奧) 14阿梅利亞(利沃諾)

後衛:22奧多(拉齊奧) 2扎卡爾多(巴勒莫) 23馬特拉齊(國際米蘭) 6巴爾扎利(利沃諾) 13內斯塔(AC米蘭) 5卡納瓦羅(尤文圖斯) 19贊布羅塔(尤文圖斯) 3格羅索(巴勒莫)

中場:16卡莫拉內西(尤文圖斯) 8加圖索(AC米蘭) 21皮爾洛(AC米蘭) 20佩羅塔(羅馬) 4德羅西(羅馬) 17號巴羅內(巴勒莫)

前鋒:10托蒂(羅馬) 9託尼(佛羅倫薩) 11吉拉迪諾(AC米蘭) 18因扎吉(AC米蘭) 7皮耶羅(尤文圖斯) 15亞昆塔(烏迪內斯)




Suplex


2006年德國世界盃,是內德維德、歐文、舍甫琴科、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菲戈和齊達內,七大金球獎得主的世界盃絕唱。最終意大利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憑藉堅強的防守和強大的凝聚力,一路過關斬將,並在決賽中通過點球大戰5:3擊敗法國,奪得隊史第四座冠軍獎盃,法國球星齊達內在加時賽頭撞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

2006年世界盃,困擾在電話門醜聞陰影下的藍衣軍團,在銀狐裡皮帶領下空前團結,對冠軍渴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小組賽意大利2:0勝加納,1:1平美國和2:0勝捷克,二勝一平積7分小組第一昂首出線,淘汰賽又先後1:0勝澳大利亞,3:0勝烏克蘭,並在半決賽2:0擊敗強大的德國,與齊達內領軍的法國隊會師決賽。決賽中雙方120分鐘戰成1:1平,意大利點球大戰5:3擊敗法國奪得冠軍。2006年世界盃奪冠,裡皮的執教生涯達到又一個巔峰,榮獲年度世界最佳教練稱號。

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人才濟濟。由布馮和卡納瓦羅領銜的後防線,堪稱世界第一防線,皮爾洛和加圖索領軍中場,攻守均衡,托蒂和託尼進攻組合,威力十足。而裡皮精心打造的4411陣型,更是將意大利防守反擊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7場比賽意大利共打進12球只丟2球,有5場比賽零封對手,而且每場比賽都有進球,全部12粒進球分別由8人完成,進球點多進攻手段豐富。

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球員卡納瓦羅和皮爾洛,分獲賽事銀球和銅球獎,門將布馮獲金手套獎,共有布馮、卡納瓦羅、贊布羅塔、皮爾洛、加圖索、托蒂和託尼7人入選最佳陣容。2006年世界盃,意大利也許不是最強,但他們用強大的防守和凝聚力,實現了一次完美的勝利。2006年世界盃,一代巨星謝幕,梅西、C羅和羅本等新生代巨星崛起,是一屆承上啟下的經典世界盃。


土家菜根


那是頂峰的意大利,那也是電話門爆發時期的意大利國家隊,簡單地說,那是一支所有人都低估了的球隊。大家都認為受到電話門的影響不會有好的成績,但足球的魅力就在於此,越不被人看好,越有可能出好結果,當然,外圍操縱的原因也是必須考慮的。

06年的世界盃,意大利在預選賽中,發揮不穩定,在客場被斯洛文尼亞擊敗,和挪威、蘇格蘭打成平局。不過意大利最終還是取得了小組頭名,領先第二的挪威5分。球隊的關鍵人物托蒂終於趕在世界盃之前復出。在小組賽中首場比賽2比0擊敗加納,讓人感到意大利攻勢足球的美妙,但是隨後狼狽地被美國逼平。德羅西還因為肘擊麥克布萊德被停賽四場。不過憑藉馬特拉奇和英扎吉的進球2比0將捷克斬落馬下,使得意大利成功出線。1/8總決賽中,偉大的意大利左後衛格羅索站了出來,他在禁區內被澳大利亞後衛尼爾放倒創造點球,替補上場的托蒂一蹴而就打進制勝一球,意大利涉險過關。而後贊布羅塔為意大利先拔頭籌,歐洲金靴託尼則獨中兩元,意大利平穩晉級四強!半決賽裡在加時賽階段裡皮換上前鋒皮耶羅和亞昆塔。最終左後衛格羅索再次靈光閃現打入一球,皮耶羅隨即打入第二球。意大利再次涉險過關。

終於到了決賽!意大利最終通過點球大戰6比4擊敗法國。第110分鐘,齊達內用頭部撞擊馬特拉奇,後者應聲倒下,主裁判將法國隊長紅牌罰下。點球階段,意大利的五位點球手全部成功,法國的特雷澤蓋射失了關鍵的點球,左後衛格羅索打入制勝點球!

那一屆的意大利是真的強,論個人,有皮耶羅,托蒂;論搶點,有吉拉迪諾,因扎吉;站樁還有大託尼,還有一位技術全面,補誰都行的亞昆塔。這樣逆天的鋒線陣容,既有球星壓陣又無短板,足以可見那一屆的意大利是有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