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薪過萬的私企跳槽到月薪減半的民辦高校老師,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程少臣1


你好,這裡是傳奇物理課堂,我是傳奇老師。一名在編中學物理教師。我的身邊許多這樣的例子。我來說一下他們的情況。

在我身邊有很多同事都是年輕的時候在私立學校上班,也有不少人在企業裡工作過。通過跟他們聊天我瞭解到,他們的情況大多是年齡大了,有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顧,私立學校和企業任務重,壓力大,身體狀況不好或者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和孩子。所以考編進入事業單位,一方面工作體面,工作量小,有充足的的時間照顧家庭。

我的一個同事,家裡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還有需要照顧的老人。前年從私立學校辭職考編來我們學校,現在他的重心都放在孩子和家庭上。在學校上課,對於他來說壓力不大。再有十幾年就到了退休的年齡,對職稱也不追求了。而且前幾年在私立學校上班又不少積蓄,已經買房買車。可以看出他基本是錢掙得差不多了,進入事業單位等退休養老的。

像問題中說的,從月薪過萬的私企跳槽到月薪減半的民辦高校當老師。我想他的想法應該和我的同事是類似的。高校老師,教學任務不重,高校環境好,待遇也不錯。而且原來在私企上班,有一定的積蓄。找個高校當老師是個不錯的養老的歸宿。但是不得不說。從私企辭職能進入高校當老師,這個人肯定不簡單!

每一個人都有 享受美好生活的權利,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讓我們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傳奇物理課堂


寧願降薪也要從私企跳槽到民辦高校的原因分析

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應該包括四個方面。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希望能有所幫助:

無論是私企還是體制內的事業單位,我都幹過,而且時間還不短。大學剛畢業,我做過兩年的事業單位(參公),後來辭職去了私企,幹銷售、帶團隊做業務,收入還不錯。應該說,題主提到的這些經歷我都經歷過了。而且我現在也有這樣的想法,從現在的私企管理崗位跳槽去民辦高校去做個老師。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


1、私企收入高,但是壓力大、節奏快。

尤其是做業務的,需要頂各種業務指標,壓力山大。每天早上起來,不是被夢想叫醒的,而是被指標逼醒的。而民辦高校,據我的瞭解,壓力相對小一些,只需要完成一定的授課任務,如果想進一步提高職稱的話,那也可以發發文章、申請一下課題。不過如果安於教學的話,在普通的民辦高校不搞科研,那問題也不大。對於有了一定年紀,放緩一下快節奏的生活,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2、私企的晉升空間會碰到天花板。

職場當中的晉升也是金字塔結構,剛剛步入職場時,可能是在金字塔底部;慢慢通過自己的打拼,可以爬到金字塔的腰部;如果再往上走,會遇到很多影響因素(比如業務能力、人際關係、公司經營策略變革等等)。事實上,晉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換個平臺,只要工資收入自己能夠接受,那也是另外一種活法。更何況,工資多少是多呢。衡量成功的也比一定是金錢。


3、民辦高校教師時間相對自由。

我猜測題主提到的老師是指上講臺授課的教師序列,而不是教務行政人員(教務行政人員收入不高,而且沒有時間自由)。授課老師只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每週完成一定的課時量,其他時間可以自己安排,可以騰出手來做自己的事情(疫情期間,這些老師都在忙著錄製網課,可能事情會稍微多一些,因為錄製網課還是比較消耗時間的)。此外,如果說照顧小孩子,就會有比較多的時間。


4、從企業到高校,可以發揮出這個人的實踐優勢,真正是“雙師型”教師。

我們國家的高校,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絕大多數老師都是畢業走出校門就站上了講臺,理論知識的儲備相對充足,而行業實踐和社會閱歷則比較欠缺。尤其是定位於教學型或者應用型的民辦高校,這些學校更多的是定位於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需要切切實實地教會學生如何工作、如何實現從校園向社會的轉變。這就更需要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雙師型”老師了。我們把自己的企業實踐經驗,發揮到高校課堂當中,這反而是一定的優勢。被重視了,發展機會自然也就有了。畢竟馬斯洛也說了,人的需求還是分層次的。


總之,工作壓力、發展空間、個人時間、優勢分析,這四個方面應該是題主提問想要知道的內容。


盡野先生


每個人的職業選擇,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是變化的。小時候我覺得當個經理多好,有錢有人尊敬,有權利,有地位,很瀟灑,很有魅力。

長大後,覺得做領導好累,要懂人性,要會哭,要會用人,不僅要正直,還要會捧領導,會安撫下屬。

於是我也不再想去做領導,樂得在基層逍遙。

私企不如高校穩定。一個行業很快就會經歷紅利到夕陽產業,企業的生命週期也越來越短,高校的生命力要強一些。

月薪過萬的私企,工作壓力很大,節奏也快,身體和家庭都無法照顧到,曾經我的領導說,凌晨三四點的景色也很美,讓我們天天晚上加班到那個點去看夜景?我寧願睡到自然醒。

年紀越大,就越發現身體會抗議,家庭也會因為你一心鋪在工作上貢獻了996,還不夠,休息時間也被工作打擾,整個人狀態都很差。

來不及思考自己要去哪,渾渾噩噩的。

在高校就不一樣,時間更充裕,社會地位高。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人生,享受生活。

奮鬥到一定程度,不缺錢,缺的是精神食糧啊!如果一直在私企,忙的無法突破成長瓶頸,即使高工資,也不一定能延續到退休。但在高校,輕鬆愉快地就能熬到退休。

如果是我,我也寧願慢下來,少賺點錢,來換自由和更多的時間關注自己和家人。


職場小葵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好多事情沒有經歷過真的很難理解。

私企月薪過萬,民辦高校月薪減半,你只看到了私企和民辦,過萬的月薪和減半的工資,除了這些我們外人確實也無法看到更多。

經濟學裡說要看到那些看不到的東西。任何選擇面前都是自身利益的衡量,每個人都不是傻子。

首先,有一種是對職業對體現自身價值的追求,這些人認為職業規劃高於眼前的月薪,當一個老師受人尊重並且能夠提升自己的素養以及知識面。就比如我,原來是做的客服組長,月薪也可以達到一萬以上,但是與自己的專業相違背,而且感覺學不到什麼東西,於是放棄那份職業,去找專業對口的技術層面的工作。另外一種是認為老師是鐵飯碗,雖然在私企可以月薪過萬,但是不會特別長久,當老師的話一生受到的待遇以及福利會比在私企多很多,而且當老師受人尊重,換做是我的話,也會這麼選擇。就我個人而言,畢業之後也是想當一名老師的,但是由於教師資格證沒有考上,所以暫時先放棄了這個想法。但是後面還是會繼續去考教師資格證的,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碌碌無為,等自己年紀大一點了,可能會想去當一名人民教師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職場秀才


原因🈶很多,比如:

1.換跑道,從一個私企白領螺絲釘,換到知識付費賽道做個網紅。

2.換行業,從沒有錢景的行業,轉到成人教育和K12行業。

3.保命,原崗位面對沙雕甲方,加班加到尿血,現在需要換個能活久一點的活。

4.成家養娃,以前錢重要,現在家人更重要。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



車圈李嘉樂


跳槽者的初衷是改變現狀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好的福利待遇或者是迫切的實際需求。題主所言月薪過萬私企跳槽月薪減半的民辦高校教師可見求職者不會是對薪金福利的訴求。可能的原因大概是這幾個情況:1.單純的工作行業選擇。現在所處的行業對自身的發展限制乃至失望,迫切需要換個環境調整狀態,高校教師可能是個過渡選擇。2.單純的對教書育人或者科研工作的嚮往。有的求職者通過多次的工作原則方能尋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工作,在經濟影響不大的情況下選擇可實現自身抱負的行業。3.個人以及家庭原因的影響。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每個求職者不能迴避的一個現實問題,對於從工作強度特別高的行業跳槽可能家庭是個主要因素。尤其是女性從業者,家庭、子女教育、贍養老人都可能是跳槽的誘因。



歐斯之吻


這個問題也是大家普遍會遇到的,無論您在職業發展規劃上有沒有想過,存在即是合理。那麼我幫大家分析一下這種事情的合理性。

從旁人的角度來看,收入即代表了一個人的成功;但是從一個職場人的角度來看,工作代表著無窮無盡的壓力,來源於同事關係的,來源於公司戰略的,來源於領導考核的。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呢,為什麼以高等的月薪聘用你呢,因為公司的本質是將資源彙集起來以滿足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只要有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公司就能躺贏,人才麼只不過是一種可以用資金置換的資源而已。

那麼一個職場人對於公司來說,本質上就是可有可無的,而且隨著您的年齡增長,公司評估您的技能為公司帶來的性價比,遠遠不如年輕人,那麼您找到適合工作的機會在私企的環境中,會越來越差。那麼一個可行的職業發展規劃就出現了,那就是去民辦高校當老師,那麼您的年齡就不會成為您的負擔,甚至是成為了您的閃光點。

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從月薪過萬的私企,跳槽到月薪減半的民辦高校當老師了。

祝您事業有成,步步高昇!


錢王


大家好,我是職場問答達人九品職麻官,針對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從月薪過萬的私企,跳槽到月薪減半的民辦高校當老師,這種選擇其實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每個人參加工作的理由,不一定只是為了工資。

那麼我們很多人參加工作的理由,除了工資收入以外,其實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人們在滿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以外,還有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那麼從私企到民辦高校當老師,假如我自己在面對這種選擇的時候,可能也會選擇去民辦高校當老師,因為在我看來,去高校當老師,雖然工資收入較以往低了很多,但是工作成就感會更強,尤其是被尊重的需求會得到極大滿足,而且當老師這個職業,也可以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很好的實現自我,那麼為什麼不選擇當老師呢?

另外,除了工資待遇以外,很多人選擇工作,還會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工作時間問題,那麼大家都知道,當老師每年有寒暑假固定兩個假期,而且基本都是帶薪放假,加上固定年休假和探親假,這些都是一般私企沒法比的,要知道很多私企裡面平時請假都很難,而且加班加點是常態。

總之,從私企跳槽到民辦高校當老師,我覺得這些人的想法絕對是理性的,並非是一時衝動不夠成熟的想法,畢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誰說工資低就出不了狀元呢?


九品職麻官


好多事情沒有經歷過真的很難理解。

私企月薪過萬,民辦高校月薪減半,你只看到了私企和民辦,過萬的月薪和減半的工資,除了這些我們外人確實也無法看到更多。

經濟學裡說要看到那些看不到的東西。任何選擇面前都是自身利益的衡量,每個人都不是傻子。

月薪過萬的私企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每天工作時間十多個小時,工作壓力大,沒有任何自由的空間,月薪減半的民企看著拿到的薪水少了,但是壓力沒有那麼大了,工作之外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對於老師來說自由的時間可以代代課或者當家教都能帶來額外收入,沒準當民辦老師的總體收入比在私企月薪過萬要多的多。

這個時代即使是國企央企也不能保證不被裁員,有自己的一份副業才更有安全感,對於老師來說,當家教做補習班是最好的副業,所以我覺得你說的這種人應該是也是這麼想的。


安新小子


你好,我是軟軟,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有一種是對職業對體現自身價值的追求,這些人認為職業規劃高於眼前的月薪,當一個老師受人尊重並且能夠提升自己的素養以及知識面。就比如我,原來是做的客服組長,月薪也可以達到一萬以上,但是與自己的專業相違背,而且感覺學不到什麼東西,於是放棄那份職業,去找專業對口的技術層面的工作。另外一種是認為老師是鐵飯碗,雖然在私企可以月薪過萬,但是不會特別長久,當老師的話一生受到的待遇以及福利會比在私企多很多,而且當老師受人尊重,換做是我的話,也會這麼選擇。就我個人而言,畢業之後也是想當一名老師的,但是由於教師資格證沒有考上,所以暫時先放棄了這個想法。但是後面還是會繼續去考教師資格證的,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碌碌無為,等自己年紀大一點了,可能會想去當一名人民教師。以上還有下方的視頻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能夠認可!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46915ccf7d343379d64ec198fcfd3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