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創作時,只要掌握自然書寫的法則,你就是當代的”王羲之“

書法的核心法則是“歸於自然,不刻意做作”,遠勝一切人為技巧

文|夏紹毅

導言:許多人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往往犯了“刻意做作”的毛病,最後流於江湖書法。其實書法最核心的法則就是“歸於自然,不刻意做作”,遠勝一切技巧。本文就此問題作一簡單探討,歡迎大家多多指教。

關鍵詞:書法;核心法則;自然;刻意做作;

在書法創作時,只要掌握自然書寫的法則,你就是當代的”王羲之“

孫過庭《書譜》局部

孫過庭在《書譜》中說道:“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豈知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理乖其實,原夫所致,安有體哉!”意思是說,開心時就會大笑,哀傷時就會嘆息。情感的激動與平靜,必然通過語言表露,可以抒發出與《詩經》、《楚辭》同樣的旨趣。如陽光明媚時會覺得心懷舒暢,陰雲慘暗時就感到情緒鬱悶。這些都是源於大自然的時序變化所致。那種違心作法,既背離書家的意願,也與實情不相符合。從書法原本來說,哪有什麼書體!

在書法創作時,只要掌握自然書寫的法則,你就是當代的”王羲之“

孫過庭《書譜》局部

從以上可看出,孫過庭對書法本質特點的論述可謂一針見血,也就是說書法的終極目的就是要 “達其情性,形成哀樂” 。自然書寫恰好就是 “達其情性,形成哀樂”的最好表露,沒有絲毫的勉強。

二、王羲之的書法就是自然書寫的典範。

在書法創作時,只要掌握自然書寫的法則,你就是當代的”王羲之“

王羲之《黃庭經》高清版局部

孫過庭在《書譜》中說:“止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太師箴》、《蘭亭集序》、《告誓文》,斯並代俗所傳,真行絕致者也。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大意是說,王羲之流傳下來的諸帖都是書法學習最佳範本,而且每一種字帖在學習時都有不同的感受。其實,這段內容詳細闡述王羲之自然書寫的作品就是這樣的,從而給後世學者帶來許多有益的啟示和感悟。諸如:寫《黃庭經》時精神愉悅,若入虛境;寫《太師箴》時感念激盪,世情曲折;寫《蘭亭》時胸懷奔放,情趣飄然。

在書法創作時,只要掌握自然書寫的法則,你就是當代的”王羲之“

`王羲之_蘭亭序局部

三、結語。

反觀當代某些刻意製作出來的書法,如所謂的“吼書” 、“射墨”等等,已經完全違背自然書寫的核心法則。他們是為了博取觀眾的眼球刻意為之,必然為人所不齒。書法是要歸於自然,不可相逆而為之。如果只是為了寫而寫,絕對寫不出好的東西來,後世學習書法的人士要有清晰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