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傳承走新路

皮影——傳承走新路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州皮影戲是我省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有2000多年的歷史。然而,正是因為它的古老,在人們的印象中,它演繹的內容以歷史或民間傳說為主,演出劇目單一,離現代生活很遠。這使得皮影戲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大。

當今時代,什麼是“非遺”的正確演繹方式?華州皮影戲的創新,無疑為“非遺”的傳承和發展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一方面,它通過表演題材和內容的創新,將時尚藝術元素注入作品中,吸引更多人觀看;另一方面,充滿新意的表演形式,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帶動更多有創意、有想法的年輕人加入對這門古老藝術的傳承中。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作為文化大省,我省有豐厚的民間文化資源。如果因循守舊,只將藝術作為掛在牆上、藏在館裡的“寶貝”,那麼,民間藝術就不會煥發出長久的生命力。在新時代民間藝術的發展中,我們需要不斷推陳出新,需要加入更多時尚元素,需要融入現代人的生活。

幕後的燈影裡,柔情的碗碗腔唱盡人生滄桑;透亮的白幕上,跳動的精靈釋放五彩夢想。而今,穿越人生、穿越古今的華州皮影向我們走來,希望我省的民間藝術工作者隨著皮影人物的“太空步”一起舞動,用新的舞姿、新的形象,舞出陝西民間藝術發展的新天地。李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