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題是什麼樣,該怎麼解答?

講起道理來不講道理


你這樣問太籠統了,小學奧數是一個系統,簡單的說我個人認為分三大板塊,計算,應用,圖形!細分的話又有很多很多,總而言之就是需要掌握方式方法,又需要動腦筋的比學校數學題既靈活難度又大的這一類型題目,是專門對學校數學的補充與提升!


高斯奧數王老師


所謂的奧數題就是以前盛行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題、這種題目的基礎是小學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但是不仃留在你對一章一節的聽懂學會的層面上、也就是不光是完成普通課程作業的一般學習上、而是要求小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識後、要有深層次的理解、能融會貫通所有的前後章節,而所出的奧數題是帶有一種開發數學天賦要求的、有獨創思維方式的、但是難度又不超出小學數學水平範圍的這類題目。

例如奧數題:有三個質數的和為90其中有二個質數分別加上26後仍然是質數、求這三個質數。這個題數學知識點在小學範圍內的自然數分類上、自然數可分為偶數和奇數、偶+偶=偶、奇+奇=偶、奇十偶=奇、自然數又分成質數與合數、只能被1及自身整除的數為質數、所以2是唯一的偶數質數、其它質數一定是奇數、能分解成二個或二個以上質因數相乘而組成的數為合數。100以內的質數共25個(知識點內應有所熟悉)。只有掌握了上述知識點、能融會貫通理解及應用才能解出此題。

三質數之和為90是偶數所以必含有偶質數2、因為三個奇質數之和為奇數、剩餘二個奇質數之和為88、可見這二個質數可能包含在以下幾對數中:3、85、 5、83、 7、81、 9、79、 11、77、 13、75、 15、73、 17、71、 19、69。 21、67、 23、65、 25、63、 27、61、 29、59、 31、57、 33、55、 35、53、 37、51、 39、49、 41、47、 43、45。 再沒有可拆分的了、通過觀察5、83、 17、71、 29、59、 41、47、只有這四對符合要求兩個都是質數、把這4對毎個數加上26、只有三對符合要求、也就是和都是質數:26+5=31、26+83=109;17+26=43、71+26=97;以及26+41=67、26+47=73。

所以這題最後解答有三解:這三個數為2、5、83;2、17、71;以及2、41、47;

從中可以看出小學奧數應用的知識點是小學中講的基礎內容、但是題目不那麼容易解、只有深層次的融會貫通、合理的邏輯思維才能解答、是一種開發小學生數學天賦的一種方法。


王慶元


內容很多的!(網上查找的)

一、 計算

1. 四則混合運算繁分數

⑴ 運算順序

⑵ 分數、小數混合運算技巧

一般而言:

① 加減運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數的統一以小數形式;

② 乘除運算中,統一以分數形式.

⑶帶分數與假分數的互化

⑷繁分數的化簡

2. 簡便計算

⑴湊整思想

⑵基準數思想

⑶裂項與拆分

⑷提取公因數

⑸商不變性質

⑹改變運算順序

① 運算定律的綜合運用

② 連減的性質

③ 連除的性質

④ 同級運算移項的性質

⑤ 增減括號的性質

⑥ 變式提取公因數

形如:

3. 估算

求某式的整數部分:擴縮法

4. 比較大小

① 通分

a. 通分母

b. 通分子

② 跟“中介”比

③ 利用倒數性質

若 ,則c>b>a..形如: ,則 .

5. 定義新運算

6. 特殊數列求和

運用相關公式:

①1+2+3+4…(n-1)+n+(n-1)+…4+3+2+1=n

二、 數論

1. 奇偶性問題

奇 奇=偶 奇×奇=奇

奇 偶=奇 奇×偶=偶

偶 偶=偶 偶×偶=偶

2. 位值原則

形如: =100a+10b+c

3. 數的整除特徵:

整除數 特 徵

2 末尾是0、2、4、6、8

3 各數位上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

5 末尾是0或5

9 各數位上數字的和是9的倍數

11 奇數位上數字的和與偶數位上數字的和,兩者之差是11的倍數

4和25 末兩位數是4(或25)的倍數

8和125 末三位數是8(或125)的倍數

7、11、13 末三位數與前幾位數的差是7(或11或13)的倍數

4. 整除性質

① 如果c|a、c|b,那麼c|(a b).

② 如果bc|a,那麼b|a,c|a.

③ 如果b|a,c|a,且(b,c)=1,那麼bc|a.

④ 如果c|b,b|a,那麼c|a.

⑤ a個連續自然數中必恰有一個數能被a整除.

5. 帶餘除法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數,b是整數(b≠0),那麼一定有另外兩個整數q和r,0≤r<b,使得a=b×q+r

當r=0時,我們稱a能被b整除.

當r≠0時,我們稱a不能被b整除,r為a除以b的餘數,q為a除以b的不完全商(亦簡稱為商).用帶餘數除式又可以表示為a÷b=q……r, 0≤r<b a=b×q+r

6. 唯一分解定理

任何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n都可以寫成質數的連乘積,即

n= p1 × p2 ×...×pk

7. 約數個數與約數和定理

設自然數n的質因子分解式如n= p1 × p2 ×...×pk 那麼:

n的約數個數:d(n)=(a1+1)(a2+1).(ak+1)

n的所有約數和:(1+P1+P1 +…p1 )(1+P2+P2 +…p2 )…(1+Pk+Pk +…pk )

8. 同餘定理

① 同餘定義:若兩個整數a,b被自然數m除有相同的餘數,那麼稱a,b對於模m同餘,用式子表示為a≡b(mod m)

②若兩個數a,b除以同一個數c得到的餘數相同,則a,b的差一定能被c整除.

③兩數的和除以m的餘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除以m的餘數和.

④兩數的差除以m的餘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除以m的餘數差.

⑤兩數的積除以m的餘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除以m的餘數積.

9.完全平方數性質

①平方差: A -B =(A+B)(A-B),其中我們還得注意A+B, A-B同奇偶性.

②約數:約數個數為奇數個的是完全平方數.

約數個數為3的是質數的平方.

③質因數分把數字分解,使他滿足積是平方數.

④平方和.

10.孫子定理(中國剩餘定理)

11.輾轉相除法

12.數論解題的常用方法:

枚舉、歸納、反證、構造、配對、估計

三、 幾何圖形

1. 平面圖形

⑴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N-2)×180°

⑵等積變形(位移、割補)

① 三角形內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② 平行線內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③ 公共部分的傳遞性

④ 極值原理(變與不變)

⑶三角形面積與底的正比關係

S1∶S2 =a∶b ; S1∶S2=S4∶S3 或者S1×S3=S2×S4

⑷相似三角形性質(份數、比例)

① ; S1∶S2=a2∶A2

②S1∶S3∶S2∶S4= a2∶b2∶ab∶ab ; S=(a+b)2

⑸燕尾定理

S△ABG:S△AGC=S△BGE:S△GEC=BE:EC;

S△BGA:S△BGC=S△AGF:S△GFC=AF:FC;

S△AGC:S△BCG=S△ADG:S△DGB=AD:DB;

⑹差不變原理

知5-2=3,則圓點比方點多3.

⑺隱含條件的等價代換

例如弦圖中長短邊長的關係.

⑻組合圖形的思考方法

① 化整為零

② 先補後去

③ 正反結合

2. 立體圖形

⑴規則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

⑵不規則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整體觀照法

⑶體積的等積變形

①水中浸放物體:V升水=V物

②測啤酒瓶容積:V=V空氣+V水

⑷三視圖與展開圖

最短線路與展開圖形狀問題

⑸染色問題

幾面染色的塊數與“芯”、稜長、頂點、面數的關係.

四、 典型應用題

1. 植樹問題

①開放型與封閉型

②間隔與株數的關係

2. 方陣問題

外層邊長數-2=內層邊長數

(外層邊長數-1)×4=外周長數

外層邊長數2-中空邊長數2=實面積數

3. 列車過橋問題

①車長+橋長=速度×時間

②車長甲+車長乙=速度和×相遇時間

③車長甲+車長乙=速度差×追及時間

列車與人或騎車人或另一列車上的司機的相遇及追及問題

車長=速度和×相遇時間

車長=速度差×追及時間

4. 年齡問題

差不變原理

5. 雞兔同籠

假設法的解題思想

6. 牛吃草問題

原有草量=(牛吃速度-草長速度)×時間

7. 平均數問題

8. 盈虧問題

分析差量關係

9. 和差問題

10. 和倍問題

11. 差倍問題

12. 逆推問題

還原法,從結果入手

13. 代換問題

列表消元法

等價條件代換

五、 行程問題

1. 相遇問題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時間

2. 追及問題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3. 流水行船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4. 多次相遇

線型路程: 甲乙共行全程數=相遇次數×2-1

環型路程: 甲乙共行全程數=相遇次數

其中甲共行路程=單在單個全程所行路程×共行全程數

5. 環形跑道

6. 行程問題中正反比例關係的應用

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

時間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7. 鐘面上的追及問題.

① 時針和分針成直線;

② 時針和分針成直角.

8. 結合分數、工程、和差問題的一些類型.

9. 行程問題時常運用“時光倒流”和“假定看成”的思考方法.

六、 計數問題

1. 加法原理:分類枚舉

2. 乘法原理:排列組合

3. 容斥原理:

① 總數量=A+B+C-(AB+AC+BC)+ABC

② 常用:總數量=A+B-AB

4. 抽屜原理:

至多至少問題

5. 握手問題

在圖形計數中應用廣泛

① 角、線段、三角形,

② 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

③ 正方形

七、 分數問題

1. 量率對應

2. 以不變量為“1”

3. 利潤問題

4. 濃度問題

倒三角原理

例:

5. 工程問題

① 合作問題

② 水池進出水問題

6. 按比例分配

八、 方程解題

1. 等量關係

① 相關聯量的表示法

例: 甲 + 乙 =100 甲÷乙=3

x 100-x 3x x

②解方程技巧

恆等變形

2.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

代入法、消元法

3. 不定方程的分析求解

以係數大者為試值角度

4. 不等方程的分析求解

九、 找規律

⑴週期性問題

① 年月日、星期幾問題

② 餘數的應用

⑵數列問題

① 等差數列

通項公式 an=a1+(n-1)d

求項數: n=

求和: S=

② 等比數列

求和: S=

③ 裴波那契數列

⑶策略問題

① 搶報30

② 放硬幣

⑷最值問題

① 最短線路

a.一個字符陣組的分線讀法

b.在格子路線上的最短走法數

② 最優化問題

a.統籌方法

b.烙餅問題

十、 算式謎

1. 填充型

2. 替代型

3. 填運算符號

4. 橫式變豎式

5. 結合數論知識點

十一、 數陣問題

1. 相等和值問題

2. 數列分組

⑴知行列數,求某數

⑵知某數,求行列數

3. 幻方

⑴奇階幻方問題:

楊輝法 羅伯法

⑵偶階幻方問題:

雙偶階:對稱交換法

單偶階:同心方陣法

十二、 二進制

1. 二進制計數法

① 二進制位值原則

② 二進制數與十進制數的互相轉化

③ 二進制的運算

2. 其它進制(十六進制)

十三、 一筆畫

1. 一筆畫定理:

⑴一筆畫圖形中只能有0個或兩個奇點;

⑵兩個奇點進必須從一個奇點進,另一個奇點出;

2. 哈密爾頓圈與哈密爾頓鏈

3. 多筆畫定理

筆畫數=

十四、 邏輯推理

1. 等價條件的轉換

2. 列表法

3. 對陣圖

競賽問題,涉及體育比賽常識

十五、 火柴棒問題

1. 移動火柴棒改變圖形個數

2. 移動火柴棒改變算式,使之成立

十六、 智力問題

1. 突破思維定勢

2. 某些特殊情境問題

十七、 解題方法

(結合雜題的處理)

1. 代換法

2. 消元法

3. 倒推法

4. 假設法

5. 反證法

6. 極值法

7. 設數法

8. 整體法

9. 畫圖法

10. 列表法

11. 排除法

12. 染色法

13. 構造法

14. 配對法

15. 列方程

⑴方程

⑵不定方程

⑶不等方程


老張講數學


小學奧數題類型有限,方法大致固定,有些是初中高中的知識,比如集合,概率,數列,還有是知識的延伸和提高,比如計算技巧,圖形的周長面職,邏輯推理。


濤哥學數學


一般來說,對於學習成績超棒,對已學知識不滿足,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大膽嘗試。畢竟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先把重要的眼前知識,掌握學通才是硬道理。奧數題有它的深度和廣度,解答的過程,離不開親身的:模擬試驗、假設想象、探索總結、推算規律等方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57000886fdfc5f0dd5\

風絕子


您好,小學奧數是課本深層次的探索,能打開孩子的思路,讓孩子思維更活躍。解答奧數題最主要的是有相關的知識,數形結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bd3cf06ffa940cd9d228faf9847c8c9\

常青藤TF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ac201241f224c7abeee4eb5e2e29470\

小黃老師教數學


就是高級一點的高中初中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