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心理學考研難嘛?

用戶3708573291


現在許多的大學生都會選擇先考研後就業,那麼問題來了,我可以跨專業考研嗎?學生們碰到的最多的困惑就是要跨專業選什麼專業?跨專業心理學考研難嗎?

都說萬事開頭難,一個人能不能做成一件事情,就看他的態度以及興趣怎麼樣。有些人一聽到跨專業考研這個標籤詞時就退縮了,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所以說跨專業考研能不能開始,興趣很重要!

在跨專業考研的時候,往往都會遇到很多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瞭解,總結的困難點:

第一:學科專業基礎“差”

跨專業考研本就決定了你必須要比那些本專業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那麼如果你不是本專業的學生,在該學科上面你就天然的缺少了一個條件:“學科專業的專項學習。”

本專業的學生擁有的資源、師資比你更多,更強。這些避免不了的問題就形成了一種盲區。缺少專業知識的儲備是跨專業考研的“攔路虎”。那麼,怎麼才能“完美打虎”,克服這個問題呢?

對於專業知識的缺乏,你需要更大的決心去學習,去利用課外的時間學習!怎麼學習?

a:早確立跨專業考研方向,從大二開始籌備,課餘時間學習積累專業基礎知識。

b:充分利用時間,除自己學習自己專業的時間外都要安排好!防止擠壓公共課的學習時間,機會喪失!

c:線上學習資源好好利用好,去中國大學慕課網學習各名校的心理課,找一個心理學的線上或本學校該專業的學生一起探討、學習,獲取好的學習方法。

第二:學科思維轉變難

對於跨專業考研,你要有自主的去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一種適合本專業領域的思維方式。

跨專業考研,跨的不僅是知識,還是學科的轉變,更是思維方式的極大轉變!我們知道文科又稱人文社會科學,理科又指自然科學、應用科學以及數理邏輯的統稱,與文科相對立。

都說從理科轉變到文科難度不大,但是從文科轉變到理科,這就不是一回事了。因為理科比較注重邏輯思維的練習,這是理科生長期做題訓練而來的邏輯思維,所以如果要做到文科到理科的熟練轉換,你就應該有這個自主意識!

那麼,如何從日常做到思維轉變?

a:首先定位自己要跨的專業思維方式,分析自己個性特點,在平時注意思維的鍛鍊。比如:利用場景測試,自問自答自己遇到這個場景從心理學的角度應該怎麼考慮和解決!

b:與心理學的老師、學生交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天天和上進思維的團隊一起工作,學習,久而久之,思維自然會融入到這個領域上去。

c:借鑑學長、學姐的跨專業考研技巧,思維怎麼轉變?在交流中學習!

第三:心理壓力大

跨專業考研本來就難度較大,容易會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不支持的情況。自然心理壓力會比本專業的人大。所以,當你決定要跨專業考研時,必須做好失敗的準備,只有不害怕結果,相信自己,不要注意別人眼光,努力即可。即使到最後失敗了,也擁有了一個無悔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