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擁有了右腿,色達小夥想和同伴們一起挖蟲草

重新擁有了右腿,色達小夥想和同伴們一起挖蟲草

丁真益珠 四川在線記者 遊飛

“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重新擁有了右腿。”3月18日,高原上仍是白雪皚皚,氣候寒冷,但色達縣年龍鄉其哈瑪村的康波在自家院子裡高興地做著肢體康復訓練,身體甚至微微冒了點 汗。

今年33歲的康波7歲時不慎從馬背上摔下,摔傷了右腿,村裡距縣城120餘公里,因交通不便未能及時就醫,導致康波整條腿高位截肢,從此便只能與柺杖為伴,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長年的身體殘疾,不僅給自己生活造成不便,也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看著自己的同伴早已成家立業,而自己僅靠政府發放的低保和殘疾人補助金維持生計,隨著時間推移,家中年邁的 父母逐漸體弱多病,常年在家的康波也變得有些沉默寡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更要解決貧困殘疾人這個特殊弱勢群體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

今年1月18日,康波在年龍鄉鄉長澤仁阿珂、駐村幹部切江太的陪同下,在四川八一康復中心進行了右腿假肢安裝手術,住院治療了一週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陪同康波的工作人員不僅為 不懂漢語的康波當好翻譯員,每天還耐心地陪著他做康復訓練。手術完成後,色達縣殘聯解決了19000餘元的全部手術費,而康波只花費了1800元的生活費。

重新拥有了右腿,色达小伙想和同伴们一起挖虫草

“當聽說安裝上‘假肢’就可以讓我擁有右腿時,這便成了我多年的夢想。可由於家庭貧窮,無法籌集到醫療費,這個願望一直沒能實現,現在好了,在政府的幫助下,願望終於實現了 。”走進康波家中,已經能夠獨立行走的康波激動地介紹政府幫修的新房。在這80平方米磚混結構的新房裡,康波的家人們正在其樂融融地看電視。

“現在村上路通了,電通了,水井也打到了家門口,生活與往年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康波滿懷憧憬地說,“現在我盼望著五六月能和同伴們一起去挖蟲草,做點蟲草生意。”

近年來,色達縣以就業幫扶為抓手,以康復服務為依託,兜底保障為基礎,量體裁衣,精準施策,走出一條“強化服務意識,依託政策幫扶,精準康復服務”的助殘脫貧致富之路。“在 脫貧奔康的道路上,不落下每位殘疾人,讓他們重樹生活信心、點燃生活希望,共同過上小康生活,是我們的使命和職責。”色達縣殘聯主席吳錦華說。

如今,像康波這樣政府買單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的殘疾人,還有甲學鄉的二加其村村民所盆、翁達鎮更達村的俄燈、泥朵鎮普約村的花卓……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過上了 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據統計,2016年以來,色達縣累計為193名殘疾人發放生活費補貼40.36萬元;為1210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97.75萬元;落實項目資金9萬元,開展殘疾人實用技術 培訓3期151人次;為1870名殘疾人發放居家靈活就業補助資金46.2萬元;為180名殘疾人扶持發展生產補助資金18萬元;實施32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兌現補助資金19.2萬元。

圖片由丁真益珠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