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昨天寫了這篇 ▶️

寒假感悟兩三條,今天再補充一條,如果你有拖延症,每個假期都是一次治療機會,重新認識自我,亦是整理生活。


通過在家辦公,大家應該醒悟過來了,自由職業並不是一件想象中那麼美好的事情,一是管不住自己,二是效率非常低。


我徹底地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到現在差不多兩年半時間,來分享幾點我的經驗。


一開始非常痛苦,因為我是天秤座,做事很愛拖,又有一點愛鑽牛角尖的完美主義,這兩者疊加就會搞砸很多事情。


看了很多關於時間管理的書,但是去實踐是另一回事。立了flag又倒下,反反覆覆,我最終覺得時間是管理不了的,我只能管理自己。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前幾天看了李笑來的書,他提到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注意力>時間>金錢。


厲害的人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進入“心流”狀態。


這種特質一部分是天賦,一部分也可以靠刻意訓練獲得。


在這裡分享幾個我摸索之後覺得好用的APP,希望復工之後的你們可以用得上。


時間管理類


1. Forest


“番茄工作法”是以25分鐘為一個時間模塊保持專注來完成任務的方法。


現代人的專注很簡單,就約等於不碰手機。


所以關於番茄工作法的app有很多,Forest是我最新發現的,它在基礎功能上加入了種樹的輔助功能。如果你25分鐘成功,就可以種一棵樹。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效果還不錯,可以持續激勵到我,現在我已經有一片小樹林啦!(是不是種樹種菜是人類的本能)


即使有很多微信提示彈出來,我也不會碰手機,一開始是想種樹,後來就會習慣這種沉浸狀態。


Forest雖然是付費軟件,但是如果12元可以提高生產力,約等於沒花錢了。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那個沒有葉子的小樹杈就是番茄法失敗的結果,我本來以為失敗了就失敗了唄,竟然還會留下一個這?更不想半途而富了。


其實我還買過一個實體的timer,每次扭一下到25分鐘的時候就會響起警報。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這個系列一共有八款,是我一次逛書店的時候發現的。


顏值都很高,可以放在廚房裡當小擺件,也可以用烤箱或者煮湯的時候拿來定時。


缺點就是它會有一種上了發條的聲音,太過安靜的環境下會讓人聽著有點煩,所以我旁邊有人的時候,他們都拒絕我用這個東西。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 淘寶可搜舍裡廚房計時器


2. Pendo


日程管理類的app我也嘗試過很多,要麼是功能不全,要麼是操作界面不友好。


下載pendo的時候,我並不是太喜歡,因為它的logo很萌,我以為會是可愛字體花花符號的界面,但其實很簡潔。


如圖所示,底部四個按鈕,代表四個核心模塊。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1. 日記:我主要用來記錄一些腦子裡閃現的碎片想法,和簡單的故事。


2. 筆記:用於快速記錄工作中的關鍵點


3. 待辦:如上圖,可以按每日/每月/每季度來寫,也可以按照閱讀記錄/購物清單/觀影指南來寫


4. 日程:我用在了旅遊出行上


文檔管理類


3. 石墨文檔


這個月才開始用石墨筆記,因為我和同事遠程開會要協同完成一份文檔。


在這個場景下,我覺得是石墨筆記相比其他同類型app最大的優勢。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比如,你要100個人填一張表,在不涉及保密信息的情況下,用石墨筆記生成在線鏈接發給100個人同時錄入,比你收回100張獨立表格再彙總要快很多。


比如,我和同事共同完成一份文件,有五個部分,我可以一邊寫一邊看前面的人寫了什麼,也可以大家一起討論我正在輸入的內容並及時修改。


支持多人同時編輯,手機端和網頁端可以同步,可以跨平臺跨系統操作。


4. Ulysses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不需要協同編輯的寫作情況下,我用的一直是Ulysses,也被稱為最好的markdown寫作輸入軟件。


界面賞心悅目,無關的元素都被隱去,可以讓人沉浸在寫作的順暢體驗中,輸出的感受讓人感到舒暢,而且基本上寫完就代表編輯完成了。


高級感就是看起來很貴,作為app,它也確實很貴,適用於撰稿人或者從事文字創作類工作的人。


Ulysses相當於一個很好的工作臺,對於依仗靈感吃飯的人來說,可以幫助快速進入寫作狀態。但如果你不是需要大量的文字輸入的工作,用基本的辦公軟件已經完全足夠。


5. Zine


每次發圖片類型的推送,大家都會問是什麼軟件做的呀。


對於手機端的圖文排版,如果文字比較少,只限於標題和圖片註釋的話,我會用黃油相機;如果文字內容比較多,我會用Zine。


同類型的還有手機自帶的備忘錄和錘子便籤,但是我觀察過,幾乎90%的各類型的博主發圖文混排內容都是用的Zine,客觀上說明它確實還不錯。


優點是字體和背景可選項很多,也很好看,導出格式基本可以滿足所有需求。


缺點就是非會員的圖片上傳容量有限。


打開我的Zine,導出一個去年此時寫的文檔


拯救拖延症,我用了10個提高效率的APP (上)


寫到這裡靈機一動,可以偷個懶,分成上下篇,另外五個明天再發嘻嘻


如果你有什麼寶藏app也可以在評論裡告訴我喔


或者你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可以在評論中留下或者加我微信


最後,日常囉嗦,記得戴好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