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生入園,有的家長在外遲遲不走,有的家長則是送完小孩當即離開,你怎麼看?

煙臺Pang子


老師一般都會建議家長儘量不要在教室逗留。逗留時間越長對小孩子的情緒過渡越不利。只需要告訴孩子晚上幾點來接他,然後說到做到。每天都是溫柔地堅持,孩子也會接受上幼兒園,注意力慢慢會從焦慮的情緒上轉移到幼兒園其他好玩的東西上。所以,家長一定要調節好自己的焦慮心情。我還見過把孩子送進幼兒園自己抹眼淚的媽媽,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還是要儘量克服。


兔媽聊天室


我是兩個孩子寶媽,說說我大寶入園的情況吧。

送大寶入園的時候是三月份,沒有提前報名直接過去然後交錢領書包、園服、被子之類的。因為園服跟被子沒有了,園長媽媽還得從另一個園區調過來,當時我自己在上班早上送過去辦理完手續我就直接走了連頭也沒回,現在想想我當時怎麼那麼狠心啊。大寶第一天沒有哭鬧,還哄別的小朋友不要哭。第二天開始哭了,哭了一個星期但是我每天都是送到老師手上頭也不回的就走了,下午的時候我就趕在第一個接。有些家長在心疼孩子在那裡看孩子被老師直接趕走的。

關於幼兒園入園小朋友跟家長都有分離焦慮症是很正常的,只要家長狠得下心來孩子很快就會適應的了。為什麼一定要狠心走呢?

1.孩子從小沒有離開過家裡沒有離開過父母,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我們要給他時間適應,讓他知道這是他接下來吃飯、睡覺、玩耍的地方了。如果我們家長在那裡逗留那麼孩子在面對陌生環境就會要求父母帶他離開,這樣反覆的孩子就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適應新環境。

2.孩子哭家長心疼不離開,那麼很容易就會被孩子抓住這個救命稻草,他會每天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上演哭戰大戲讓你妥協,達到不上幼兒園的目的。

3.家長逗留時間越長,心裡越捨不得跟孩子分離,覺得委屈的孩子就把孩子又帶回來了,這樣孩子啥時候才可以放手,像別的孩子一樣上幼兒園啊。朋友女兒這幾天去體驗每天都是抱著朋友大腿不讓走,朋友每次都陪她好久,想偷偷跑,她就一直守著媽媽。所以幾天了,孩子越來越抗拒幼兒園,連晚上做夢都喊不去。

孩子入園以後,家長如果狠心離開了,孩子很快就會停止哭鬧了。我們要相信孩子相信老師,陪孩子勇敢的走出這一步。

我是全職寶媽小包,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學習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





全職寶媽小包


我就是那種,孩子入園,在外遲遲不走的家長。

孩子在上小班之前,已經上了一個興趣班。上興趣班的時候,極度不適應。我跟他說,媽媽就在教室門口等你,守著你。不會有危險的。後來他適應得不錯。

上了幼兒園,剛開始挺好,上了幾天也是不適應。我同樣告訴他,我會在外面看著他,不會走。小班出來活動的時候,有的孩子看到家長,會哭。家長越在哭得越厲害。我家孩子完全是相反的。他看到我在外面,就會放心。幼兒園老師也讓家長快些離開。但是我從來沒有離開,保證孩子能看到我。

但是也不是一直讓孩子看到。他狀態好的時候,我會故意躲一下。等他找我的時候,我先觀察。如果他沒看到我,卻又沒什麼大的反應,我就不會出來。如果他一直找不到我而焦急,我就會出來,讓他看到一下。他就會知道,雖然有時候找不到媽媽,但是媽媽肯定沒有走,只是他沒看到。

每次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我會問他,“還需要媽媽看著嗎?”。他說需要。我就繼續看著。後面他就說,不需要了。我就告訴他,那我不留在幼兒園了,等放學我再來接你。

我不贊同送了孩子,扭頭就走。我們家的情況是,我和孩子已經約定好了,我們之間一定是說到做到。我說不會離開,肯定不離開。這樣孩子有安全感。

後面孩子適應得很好了。但是我還是偷偷在外面看了一會。因為我家孩子,小時候被同齡孩子打過,之後就一直有陰影。我在外面,看他每天都在幹什麼。敢不敢和同學交流玩耍。被搶玩具,他的表現是什麼。

他每天去上幼兒園,該吃飯就吃飯,該上廁所就上廁所。該幹什麼事就幹什麼事。但總是離同學遠遠的。有同學過來,他就躲很遠。公共的玩具,他都不敢碰。

看到這種狀態,我就會經常帶他去遊樂園,帶他去興趣班,經常去孩子扎堆的地方,接觸更多的孩子,幫他一起找朋友。幫他學會和朋友溝通。

後來這種狀況就好多了。我才離開。

如果我對孩子在園表現一點都不瞭解,我會不放心。所以我不離開。

瞭解之後,我就不會再在門口看著了。


奧利奧媽媽碎碎念2


這種現象很正常,有時候不是孩子依賴父母,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我兒子的幼兒園新生是8月26 號入園,一進學校,就聽的小朋友哭的撕心裂肺,很多家長送玩孩子眼眶都紅紅的。看著也確實心酸。

學校門口等了不少家長,不知道她們在等什麼,但是就想在門口等一會,這種心情不是所有人都能等的。

有些孩子獨立性強,喜歡上學,家長自然也能放心,送完就走了。有些孩子依賴性強,家長就會於心不忍 ...

現在好多新生的家長特別是寶媽都是不工作的,也不著急回去。上午幼兒園有時候有課外活動,就想留下來遠遠的看看。

對於需要上班的家長耽誤不得,自然送了就走。

自己有孩子,自己經歷過自然能明白父母的心理。孩子需要時間適應,家長同樣需要。


懶懶推文


我覺得上幼兒園小朋友上幼兒園會哭都是在家太粘家人在家人寵愛下養成的,我兒子三歲上幼兒園去到那就自己跑去玩了玩得開心的很我什麼時候走了都不知道等第二天送他去的時候他見其他小朋友拉著自己媽媽哭他也不給我走也哭我就跟他說媽媽會像昨天一樣放學就接你回家,你先進去跟哥哥姐姐玩玩具像昨天一樣,就叫他進去他就進去了。我兒子從會聽話會走路我就他幫我幹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常帶他去玩跟人聊天,有時候還放任一下讓他自己去玩,我去幹農活讓他自己在家看電視,我偶爾回來看一下他給他水喝。可能是我的放任讓他變得獨立了吧。


鄉村六姐學農耕


如果是幼兒園新生入學的話,老師的建議就是送完孩子馬上離開。

孩子剛去都有一個分離的焦慮,如果家長一直不走的話,孩子一直會在這種分離的焦慮裡不願意出來,反而家長離開之後,孩子才能和其他小朋友愉快的去玩耍。

家長在那裡逗留的時間越長,孩子分離焦慮的時間就會越久。如果家長高興的和孩子說再見,孩子也會覺得幼兒園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如果家長一直不捨得讓孩子去面對幼兒園的成長的話,孩子就真的很難成長了。

幼兒園的孩子剛去,對於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都是很陌生的,哭是在所難免的現象,但是有些家長會出現和幼兒園老師搶孩子的情況,這種情況對於孩子適應是很沒有好處的。

我家孩子剛去幼兒園的時候也是會哭鬧,不願意去。然後家長一定要堅決的送孩子去,一週左右的時間,孩子就會慢慢的適應。但是如果家長一直不放手的話,孩子適應上一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孩子的成長就是逐漸遠離家長的過程,所以這個過程中家長學會放手,學會讓孩子去面對他應該面對的一些東西,微笑著告訴他,我遇到什麼困難家長都會在她的身邊就足夠了。

剛剛去幼兒園的時候,建議家長可以,接的時候早一點去,爭取前幾天把孩子接走,這樣跟孩子有一個約定,孩子也會知道自己週一到週五要去上幼兒園,週六日是可以在家的。養成規律的他們就會很適應。



親子成長手冊


幼兒園新生入園有的家長遲遲不走,有的家長送完孩子就走,你怎麼看?

這個我感覺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

一、對於遲遲不走的家長,遲遲不走,是有原因的啊。原因如下。

1.孩子第一天入園,和孩子離別時,孩子就哭的稀里嘩啦,自己也受不了,所以就很擔心孩子。

2.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不適應,擔心孩子中午自己吃飯時,因為吃的慢而不飽,害怕孩子餓肚子。

3.家長擔心孩子上課不聽話,被老師罰站,擔心孩子哭鬧。

4.家長擔心孩子上課想上廁所不會說,因為尿褲子而哭。

5.家長擔心孩子被其它孩子欺負。

6.家長為什麼擔心這樣啊?因為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太過寵愛孩子,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己獨立吃飯,獨立上廁所,膽子大,合群等好習慣。

7.家長自己也離不開孩子,沒有在心裡做好和孩子分離的準備,有分離焦慮症。

二. 對於那些送完孩子直接離開的家長,他們是什麼心態呢?

1.這樣家長有一部分內心強大,想著孩子遲早要分離,孩子上幼兒園,交給老師,自己放心。

2.還有一部分家長看過很多育兒知識,在家裡都訓練過孩子獨立吃飯,上廁所,孩子也膽子大,愛說話,合群,所以家長自己也放心。我覺得我送小枕頭去幼兒園的話,我就屬於這種家長。

3.還有一部分家長送孩子來幼兒園前已經和孩子說過很多關於幼兒園的事情,孩子很喜歡去幼兒園,也不哭鬧,家長也放心。

4.家長做好了送孩子去幼兒園的心裡準備。可以適應和孩子分離。

5.還有極少數家長和老師認識,把孩子交給熟人,自己放心。

我就能想到這麼多,大家還有補充的嗎?





小枕頭媽媽


上班快遲到了不走不行,哈哈。



小年輕工作生活兩手抓

剛剛開始去幼兒園肯定會不適應的,但是這就是成長。像交朋友,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去適應新環境這個是父母沒辦法替代他去做的。相信經歷過這個時期,小朋友會變得勇敢,會玩的開心。



像我們兩個小年輕的話又要工作又要生活,大多數是趕場式,時間鏈接的緊緊湊湊。早上急急忙忙的送去學校,上班的時間又快到了,沒有時間去想太多。著急去公司打卡。哈哈。

老師是專業的,多信任,多包涵

現在的幼兒園都是有攝像頭的,老師是不是得會發視頻讓家長了解小朋友的狀態。所以是十分放心的。在教育方面老師也是專業的,所以不需要擔心。到時間接送就好。



引導式趣談幼兒園生活

去學校了把他當成小大人對待。晚上的時候基本都在家,可以先聊聊媽媽工作上有趣的事情引出話題。再問下小區沒有的玩具。引導性的聊下開心的,和不喜歡的。讓他主動分享他的見聞。


平平仄仄又


每年的新生入園有的家長在外邊不肯走,有的送下就走。

孩子入園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幾乎每個剛入園的孩子都會哭鬧的,有的家長送小孩後站在窗戶外不肯走,因為家長也會有焦慮情緒。

入園前家長就會考慮,在家裡小孩子上廁所都是父母幫助,進學校不會怎麼辦?會不會受到小朋友的欺負?如果渴了怎麼辦等?這些需要幼兒園老師告訴家長,幼兒園做了那些事情,怎麼應對問題,只要打消家長疑慮就可以了。

告訴家長在班級門口依依不捨,走走回頭看看,這樣只會讓孩子哭的更傷心。


福康安育兒


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立的好習慣。

我愛人是幼教老師,常聽她講她們班上的事。有的家長,把孩子放在教室裡,老是放不下孩子。一會瞄瞄孩子哭了沒有,一會又擔心孩子渴了沒有。或者擔心別的小朋友,欺負自己的小孩該怎麼辦。就這樣一上午出來進去好多回,這下可好她的小孩哭鬧不止,始終靜不下心來。

反觀那些把孩子放下家長就離開的,小孩可懂事啦,能迅速進入狀態,適應環境,跟上群體節奏。

孩子從小就得培養自理能力。如果始終庇護在父母的羽翼下,漸漸會喪失獨立自處的能力。難道你能當他(她)一輩子的柺杖?為了孩子將來能適應社會,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闖吧!不要讓孩子們成了溫室裡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