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拒繪本閱讀?你可能做錯了這些事……

孩子抗拒繪本閱讀?你可能做錯了這些事……


最近很多媽媽問,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繪本?我總結了一些心得,供大家參考:


一、如何挑選繪本?


1、 故事性強、你自己喜歡


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一直能夠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在這條大原則之下,故事有趣就是最重要的。


在孩子能夠自主挑選繪本之前,家長不妨先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挑選繪本,尤其可以找那種“畫風你很喜歡,故事能讓你笑出來”的。


只有當你真心喜歡一個故事,才能享受朗讀它的過程,才能真正做到“繪聲繪色”,才能夠敏銳的察覺插畫師頗有心思的細節設計,然後帶著“探寶”般的好奇,將它分享給孩子。


而你“專注又饒有興味”的態度,必定能夠對孩子形成最好的“感召”和“吸引”。


2、 沒有說教意味


不得不說,很多繪本,為了迎合父母們在教育上的功利心態、焦慮情緒,會強行把一些“大道理”加進故事,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提醒孩子“你不能犯某種錯誤”


比如我看過一個繪本故事,大意是:


小熊剛學會削鉛筆,總是把鉛筆芯留的過長,書寫中常常折斷,於是小熊反覆削鉛筆。


媽媽發現了,就批評小熊“浪費”。最後故事的中心思想就是:浪費東西不對。


可是但凡能換位思考的家長就會明白:小熊並不知道筆芯容易斷,是因為留的過長啊!斷了,不再次削,又能怎麼辦呢?


孩子抗拒繪本閱讀?你可能做錯了這些事……


小孩子的生活經驗,不足以讓他獨立解決問題,這正是需要家長幫助的時候。


熊媽媽完全察覺不到小熊的無助,不去實事求是的解決“容易斷”的問題,只做道德批判,是何其愚蠢和自戀?


這類充滿對錯批判,以說教大道理為目的的繪本,我建議一律摒棄。


3、 不迷信推薦年齡


很多繪本封面上,都有推薦閱讀的年齡段。但這個東西,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參考值,你甚至可以忽略。


什麼叫適合孩子聽?孩子能聽得進,就算適合。


比如《卡梅拉》這套繪本,建議年齡好像從3~10歲,但實際上,我家滿滿2歲時,就很喜歡。


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讀書這件事,一開始往往是一知半解的,但只要有興趣、反覆多聽,再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能夠得到越來越多的信息,懂的越來越透徹。


很多人感慨,一本《紅樓夢》,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能讀出不同的體會。其實孩子讀繪本也是如此。


家長心態不要太功利。


二、如何讀繪本?


1、 過分的儀式感沒有必要


有些家長喜歡每晚睡前給孩子讀故事。當然,如果孩子沒意見,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家長特別要警惕一種“打卡心態”,不要經常跟孩子強調,閱讀是一件必須“堅持”的事。


孩子抗拒繪本閱讀?你可能做錯了這些事……


“堅持”這個詞,容易讓人聯想起“困難”、“不得不做的勉強”,帶有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


事實上,閱讀能夠成為孩子的習慣,往往並不是靠什麼毅力來支撐的,而是因為閱讀本身的樂趣,對孩子形成了強烈吸引。


閱讀應該經常進行,但也不必刻板到“每日必做”的地步。


其他諸如:一次只讀幾個故事,或者一次必須讀完幾個故事之類的“規定”也都要不得。


總之,一切有損“輕鬆愉悅閱讀氛圍”的規定,全無必要。


2、 不要用任何方式為難孩子


有些家長,急功近利的想要孩子早點認字、提前適應小學語文試題,或者覺得自己辛苦讀一遍,孩子必須有“肉眼可見”的收穫,於是總喜歡要求孩子複述自己讀過的句子,讀到中途要求孩子回答之前的信息重點,或者讀完後要求孩子記住幾個字……


總之,把閱讀搞成了“小學語文課”。但這些做法,往往容易打斷孩子的自然思路,也影響閱讀體驗,有損孩子的興趣。


家長可以類比著想想,自己追劇的時候,中途頻繁進廣告是什麼感受?


孩子抗拒繪本閱讀?你可能做錯了這些事……


3、 不要急於把自己的閱讀心得灌輸給孩子


一個故事讀完,你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可能很不一樣,多多交流探討是很好的,但家長千萬別帶著優越感,下意識的去說服孩子,要求孩子認同自己。


即使孩子的想法有明顯的荒謬之處,也不妨將它當作一種“可愛”來欣賞,不急於戳破,鼓勵孩子多思考、多表達。


4、 對於孩子的發問,你並不是必須知道答案


有的孩子在讀完故事後,會自然提問,如果這些問題,涉及你不知道的知識點,別懶,拿出手機查一查,給孩子一個“使用工具獲取信息”的榜樣。


如果是孩子奇思妙想,根本無解的問題,答不上來也可以坦然承認:媽媽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呢?


還可以鼓勵孩子順著自己的念頭繼續聯想。


三、這些常見問題如何應對?


1、孩子要求反覆讀同一個故事


很多家長問:有的故事,孩子熟的都快背下來了,還要聽,是不是無理取鬧?


或者,孩子太喜歡聽故事,一次讓我講許多本,實在受不了,怎麼辦?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孩子喜歡反覆聽熟悉的故事:


正是因為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孩子在聽的時候,能夠獲得一種“盡在我掌握之中”的主控感,這種感覺能夠很好的促進孩子健康自戀的發展。


所以家長在能夠堅持的情況下,還是要儘可能滿足孩子,乖乖做個“人肉故事機”,讓讀什麼讀什麼,讓讀幾遍讀幾遍。


孩子抗拒繪本閱讀?你可能做錯了這些事……


如果家長很疲倦,嗓子受不了,可以換其他家長來“接力讀”;


或者,也可以拒絕孩子,只是不要把孩子的要求定義為“無理取鬧、過錯”,不因此批評孩子。


2、撕書、咬書、亂翻書、不聽講解


這些情況常發生在年齡小的孩子身上,但請相信,撕、咬、亂翻都是孩子的“學習方式”。


撕咬書的孩子,可以先給他們提供“布書”或者不容易撕壞的書,但不要阻止他們撕、咬的行為。


亂翻的孩子,可能是在探索“書的裝訂結構”、感受色彩衝擊、找尋圖片樂趣……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獲得豐富的體驗,體驗就是“收穫”。


此時家長可以靜靜陪在一旁,觀察著孩子的情況,當他們停下來注視什麼的時候,家長再給出“描述”,比如“這是一朵黃色的花”。


早期的閱讀,都可以這樣“順從孩子注意力”的方式進行,按孩子需求提供講解,等孩子能夠較長時間的關注一頁的畫面,再嘗試著給孩子讀書面上的文字。


3、錯過閱讀培養黃金期如何補救?


如果此前你恰好沒有做到這些,甚至已經破壞了孩子對繪本的興趣,該怎麼補救呢?也很簡單,但需要你付出多一點耐心。


你可以每天抽一定時間,當著孩子的面,自己閱讀兒童繪本,同時不要強求孩子參與,徹底放下“培養孩子”的功利心,真誠的去閱讀和享受故事,持續一段時間,孩子一定會被你“吸引”。


孩子抗拒繪本閱讀?你可能做錯了這些事……


其實,不僅僅是讀繪本,陪伴孩子做任何事,家長都應該做到真誠投入、樂在其中。


如此,孩子感受到的,才是有質量的陪伴,才會以放鬆、愉悅的心態去享受學習的過程,也會真正在某一領域獲得自主探索的勇氣和動力,激發自己的潛能。


同時,良好的親子關係,也必然能夠順利構築。


最後,有一句話想與家長們共勉:


你希望孩子做到的事,不要口頭要求,自己先去做到;


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不要口頭說教,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