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迎著初春時節明媚的陽光,3月13日,記者走進紫雲自治縣松山街道新民村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基地,工人們正在忙碌著調配飼料、餵食、拾撿雞蛋、雞蛋分揀、包裝入庫、線上銷售,春暖花開下的林下生態蛋雞養殖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春暖花開下的紫雲新民村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基地內,林下養殖業正在蓬勃發展。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綠色的雞舍和山間的桃花、李子話遙相呼應。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工作人員們正在攪拌飼料。

“新民林下生態蛋雞養殖規模目前達33000羽,每天產蛋達6000多枚。”新民村林下生態養雞基地、紫雲軍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洪說,通過發展訂單式產業,將產銷進行無縫銜接,降低風險,大力發展帶動地方農戶脫貧致富。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馬正蘭將攪拌好的飼料給雞投食。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林下生態蛋雞屬於散養,白天散佈在林間,夜晚返回雞舍。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母雞返回雞窩下蛋。

“新民村林下生態養雞基地內的工作人員共有18個,其中10個為貧困戶,林下經濟產業帶動了貧困戶們就業務工,通過土地流轉、項目分紅等方式,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致富。”新民村村支書、負責產業項目的副主任班繼船說。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工作人員戴著手套正在雞窩中拾撿雞蛋。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新民林下生態蛋雞養殖規模目前達33000羽,每天產蛋達6000多枚。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工作人員將雞蛋用提籃運回基地挑揀間,進行下一步分揀。

王周蘭今年57歲,是紫雲自治縣新民村的貧困戶,她說:“我在新民林下養殖基地內上班離家近,每天的工作就是配飼料、餵食、撿雞蛋等手上的活路,並不是特別累,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收入呢。”

正在林地下給雞餵食的飼養人員馬正蘭說,“我是本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老公一起在養殖基地上班,每個月兩口子能有5000左右塊錢的收入,通過家門口就業帶動了我們穩定脫貧致富。”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工作人員們將每日收集上來的雞蛋進行挑選、分揀、分級打包。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王周蘭正在挑選色澤均勻、品質優良的雞蛋,進行打包。

紫雲新民村:不負春光抓生產,林下生態蛋雞養殖忙


王周蘭正在對挑揀好的雞蛋進行打包裝箱,等待下一步的銷售,運送到上海、貴陽等地市民的餐桌上。

據瞭解,壯大林下經濟是紫雲縣委、縣政府助力脫貧攻堅“三提升兩壯大”政策中的重要舉措,2019年,紫雲自治縣松山街道新民村依託良好的林地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發展起了林下生態蛋雞養殖,發展壯大林下養殖經濟,通過就業、土地流轉、項目分紅等途徑,助力了貧困戶增收,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胡家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