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選擇,尊重孩子的選擇

讓文化成為生活方式,

自利利他,完善人格。


讓孩子學會選擇,尊重孩子的選擇

現在的家庭教育,應當毅然淘汰一些傳統觀念中的糟粕,比如“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家長打孩子是對孩子的摧殘,絕對不是愛。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就是父母。如果父母不包容他,不給他一個愛的環境,他生命的花朵就會輕易凋謝。前段時間,有個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自殺了,臨死前,他寫了一封信,控訴自己的父母,引起了社會上很多人對虐童問題的關注。


大家想想看,如果一個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愛,他還懂得愛別人嗎?他還能相信別人嗎?更可怕的是,一些在棍棒下長大的孩子,有了家庭之後,很可能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家庭暴力是非常糟糕的。

一定要明白,雖然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但人們往往控制不了自己。比如,誰都知道抽菸不好,家長也知道,但煙癮一上來,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孩子也是這樣。雖然他也想聽話,但他控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老想打遊戲機,老想出去玩,不願意學習。這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只有在孩子實在不像話時,才會教訓一下,讓他記住這個教訓。一般情況下,我不打孩子。我覺得,

一個孩子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獨立的個體,只要沒犯大是大非的原則性錯誤,就應該尊重他。

我對兒子很寬鬆,他讀小學時,老師每天都會佈置很多作業,一個字要寫幾十遍,寫到很晚。兒子就說:“爸爸,這些字我都記住了,不想再寫了。”我說好的,第二天就給老師打電話,叫老師別給我兒子佈置家庭作業。他上初中時也是這樣,老師佈置過量作業時,我就會給老師打電話,幫他減負。他讀高中時,晚自習很混亂,浪費大量時間,他不想去晚自習,想在家裡靜靜地看書,我也同意了。於是,他用節省下來的時間,讀了大量好書。

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很重視讀書。我覺得,孩子可以不上晚自習,可以不做作業,甚至可以不上大學,但他一定要認真讀書,而且要讀好書。這是最基本的。只要他把時間用來自學,用來讀好書,我就贊成他不做那些愚蠢的作業。另外,我還要求他做個對社會有用的好人。能做到這兩點,我就認為孩子成才了,成功了,不管他將來能不能當官,能不能掙錢,都沒關係。

根據我幾十年的觀察,課堂教育、學校教育只是灌輸知識,它固然很重要,但對孩子的成才起不了關鍵作用。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還有就是,如何讓孩子能鍥而不捨地追求理想和人生目標?不過,這種堅韌,仍然是人格上的東西。

一定要明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同於放縱孩子,你要用自己的行為讓他明白,他必須讀書,必須珍惜時間,必須學會選擇。如果你自己很糟糕,卻想用暴力讓孩子變得非常完美,就肯定不能如願。

我兒子很早就談戀愛了。有一天,我無意中看到他寫給女朋友的信:“親愛的,我將來會帶你去日本富士山看櫻花。”於是我對他大加讚賞,我說:“有志氣!你不但要養家餬口,還要帶她去國外,希望你說到做到。”我請他帶女朋友來我家,我請她吃飯。我還告訴兒子,你可以談戀愛,但你一定要為那個女孩負責,你既然談了,就一定要擔當。後來,我兒子娶的,就是那個他早戀的女朋友。我們都是從青春期過來的,大家都明白,孩子在青春期想找女朋友,喜歡交朋友,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因此苛責他,更不要逼著他按你的選擇生活。

關鍵是讓他明白,他是個成年人,有選擇的權利,但他必須為自己的一切選擇和行為負責。

我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發現,父母對我很寬鬆、很寬容,總是鼓勵我,從不打罵我,也從不否定我,因此,我才養成了自由、自信的個性,想像力豐富,豪放不羈。小時候別人誇我,父親不太懂,但他總是非常憨厚地望著我笑。不要小看這個笑,它是我小時候最大的鼓勵。所以我一直很自信,即便在還沒成功、遭遇挫折時,我仍然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後來,我就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的兒子。我相信,天才是誇出來的,對孩子的引導、教育,應該以鼓勵為主。

我的兒子現在很自信,有時近乎狂妄。在他狂妄時,我也會潑點冷水,告訴他,僅有狂妄是遠遠不夠的,要有真功夫。

兒子沒考上重點,我不幫他走後門,這可能會讓他失去一些所謂的機遇,但我要讓他明白,一個人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靠自己,一定不能有僥倖、投機的心理。在這個基礎上,我尊重他的所有選擇。

兒子說不考大學,想當作家,我也同意了。我告訴他,要是他一直非常認真地讀書、寫作,做正當的事情,一直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我會全力支持他。巴爾扎克的父親當年對兒子進行經濟上的封鎖,導致他創作得非常艱苦,最後早逝。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我就對兒子說:“只要你認真學習,基本的生活保障沒有問題。但如果有一天,你想當混混,我就不再供你食宿。到時,你就得自己到社會上去闖,去養活你的老婆孩子。”我還告訴他,一定要記住,你是你自己的,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要承擔所有的後果與風險。

我發現,我接觸的一些很優秀的成功人士,小時候學習都不算特別好,好多精英也沒有上過多少學。那些成績拔尖的人,可能在許多方面都有某種缺陷,後來或許過得反而不好。在一些名牌大學裡,孩子自殺、變壞的新聞,也是屢見不鮮。所以我認為,一個人的能力很重要,但人格更重要。

如果一個人沒有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靈,知識就會成為讓他變得更壞的工具。

在這個世界上,有責任感的清潔工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腐敗的高級官員卻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我的成才觀和文學觀、人生觀一樣,都是看孩子的存在能否讓社會更好一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的存在就有了價值。其他東西,是孩子自己的選擇,我尊重他的選擇。

選自《慧心》



雪漠作品,愛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