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說到貓咪,你可能會想到“獨立”這個詞,而狗狗,則是“依戀”。


貓咪總顯得優雅而從容,天生貴族。他們似乎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自己身上,卻鮮少有與主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強烈願望——顯得有那麼些“自戀”。


和人類不同,貓咪的這些表現是“自戀”嗎?自戀又是什麼呢?狗狗是不是也“自戀”呢?


今天,我們就打算說一說,貓狗的“自戀”。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自戀”是什麼?


“自戀”是一種藉著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感覺。


在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的觀點中,自戀應是孩童的專屬。幼兒愛自己的身體,把自己當做生活和世界的中心,樂於接受人們給予自己無盡的愛。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海因茨·科胡特認為:


我們整個社會是允許適度自戀的,只有個體過度自戀並超出了社會對自戀許可的範圍才是不成熟的。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成熟的自戀與不成熟的自戀


弗洛伊德認為,“自戀”是自己對於自我投注力比多(即libido,驅動力)興奮的狀態。


他將本來應該投注於外界的心理力量,投注到自己身上,這樣就無法和他人建立有效和融洽的親密關係,而且還會經常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感覺自己是理想化的自我。


而成熟的自戀,在展示自己的自戀時,能做到有所節制。


擁有成熟自戀的人,對他人的評價並不怎麼在意,更不會被激怒甚至產生報復性的行為。


成熟的自戀是建立在有充分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上的,既愛自己,接納自己,同時也能認識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接納他人和關心他人。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貓咪看著獨立,卻又總是關心著主人的注意力


那麼貓咪的獨立與自戀又是怎樣的呢?


其實貓咪表面上看起來獨立,戒備心很高,但一旦貓咪發現你容易親近,就會付出感情。


貓咪對人類的感情,不只是表現在用身體蹭你或是主動靠近,還會表現在一些特別令人動容的細節。


比如,貓咪喜歡偷看主人洗澡,這其實是貓咪的同理心在發揮作用。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什麼是同理心?


同理心亦譯為“共感”、“共情”。


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


同理心,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眾所周知,貓咪不愛洗澡。貓咪在你洗澡時偷看你、守著你,實則就是覺得你洗澡的過程必定十分痛苦,害怕你因為洗澡而出什麼狀況。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貓咪為什麼總是喜歡偷看主人洗澡,當然是因為他在乎你呀


同樣,貓咪在你睡著時,總是盯著你看,或者用鼻子聞聞你,用小肉墊拍拍你,也是因為貓咪通常都是淺眠而不是沉睡,所以在貓咪眼裡,人類的睡眠簡直是“長睡不起”,因此貓咪就會想要上前查看你的生命體徵。


類似這樣可可愛愛的關心不勝枚舉。貓咪表達的方式固然有些“不同尋常”,但一旦理解了他們如此做的初衷,就能感受到貓咪們切切實實的關心與愛意。


綜上所述,貓咪不只是關注自己、接納自己,同時也能夠接納和關心他人。


貓咪的“自戀”,可以說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自戀。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那狗狗的自戀呢?


眾所周知,狗狗十分在意主人的評價,對主人有超強的佔有慾。


所以狗狗經常會表現出一種明顯的嫉妒心理,當主人在感情分配上厚此薄彼時,狗狗就會顯得悶悶不樂,冷淡主人甚至攻擊被寵愛的其他狗狗——這樣的表現,就是因為自戀的受挫。


所謂自戀的失敗:


是指無法獲得自我價值感,因此產生憤怒及焦慮,當焦慮情緒過於強烈時,狗狗的體驗則會生成消極的防禦——抑鬱。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如果失去主人的注意力,狗狗就很可能陷入抑鬱


狗狗被主人冷淡,或遭遇負面評價過多時,就會出現精神萎靡、食慾不佳、情緒不穩定等抑鬱症狀。


可見狗狗是十分在意和依賴主人的。


狗狗的自戀,更接近於弗洛伊德說的小嬰兒的狀態。狗狗無法把自己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該力量滯留在內部,便形成了自戀。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狗狗的自戀有什麼特點?


在狗狗的眼裡,自己和主人是一體的,這也使得狗狗無法承受孤獨。主人的離開,哪怕只是暫時離開,都可能會導致狗狗患上“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對於狗狗來說,分離焦慮症在他們身上的表現為:


當預料將與主人分離時,會渾身不適,出現一些症狀,或者出現一些異常行為,比如把家裡弄得又髒又亂、隨地大小便、無緣由地亂吠亂叫等等。


這些“惹麻煩”的行為,實則都是狗狗在表達對於分離的不安與恐懼。


單純的訓斥和懲戒,只能暫時幫助行為問題的消退,但卻治標不治本,甚至會讓分離焦慮的症狀愈演愈烈。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面對貓狗的自戀,我們該怎麼做?


那麼,針對貓咪和狗狗在“自戀”層面的區別,我們要如何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呢?


面對擁有成熟自戀的貓咪

貓咪不會太在意主人對他們的評價,但是也能共情,能感受到主人的感受。雖然物種不同,但情感卻是相通的。


與貓咪相處時,主人只要記得,尊重他的感受,認真回應他的感情就是了。貓咪對情感的需求,走心,不走量。


對於關係還未建立的貓咪,要努力培養他們對你的信任感,這就要求你多花一點時間和耐心與貓咪相處。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你要學著慢慢地,耐心地讓貓咪熟悉你,喜歡上你


如果貓咪一開始不願意親近或靠近任何人,也不要太過勉強,他們很有可能因為被強迫或被粗暴對待,而產生敵意或者恐懼情緒,自此對你“關上心門”。


等與貓咪建立了關係以後,你可以每天多花一點時間,與貓咪開展互動遊戲。


雖然貓咪會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而對遊戲的興趣減少,但遊戲仍然是有效取悅貓咪的方法。


遊戲可以多多設計些關於“咬”、“追捕”、“跳躍”等動作的環節,如果貓咪對此類互動遊戲不感興趣,也可以利用激光筆、羽毛球、乒乓球等來與貓咪互動,讓貓咪在遊戲中充分體會到與你相處的樂趣,增進彼此的感情。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面對害怕自戀受挫的狗狗

剛與狗狗建立關係時,要在狗狗的視線範圍內與他“交談”,採取彎腰或者蹲下的姿勢,降低與狗狗的高度差。


這樣更容易消除對狗狗產生的壓迫感,讓狗狗感覺你沒有多少威脅性,從而感受到你的友善。


如果想要進一步撫摸狗狗,可以先手心朝下對狗狗伸出手,這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動作,會讓狗狗感受到你的誠意。


接著,讓狗狗聞一下你的手,瞭解你的氣味。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與狗狗相處,第一步就是讓狗狗熟悉你的氣味


之後,再輕輕地撫摸狗狗的身體,切忌直接觸摸狗狗的頭部,頭部是狗狗的敏感部位,會在一瞬間引起狗狗的戒備。


在撫摸狗狗的時候,記得要愉快地、友善地跟狗狗交流,雖然狗狗聽不懂人類語言,但是可以通過你的語氣以及面部表情,感知你對他的態度。

在初次熟悉之後,就可以在平日裡多多觀察狗狗的嗜好、個性等。


對於比較缺乏自信的狗狗,要多給與鼓勵和關注;對於較為自信,“自我膨脹”的狗狗,則要適當地給他“做規矩”,明確界限。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狗狗需要做規矩,作為主人,你也有教導狗狗的責任


在建立了親密關係以後,如果不得不和狗狗分離一段時間,要寄養,或者要搬新家,可以通過給狗狗提供一些有誘惑力的食物或者新奇的玩具,來緩解陌生環境帶給狗狗的緊張感,同時分散狗狗對思念主人這件事的注意力。


當然,平日裡,我們要給狗狗多一些關懷,多花時間陪陪狗狗,多與他“交流”,這樣,狗狗就能更好地瞭解你,確認你與他關係的“堅不可摧”。


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分離焦慮症和抑鬱症的發生幾率,幫助狗狗更好地建立自信,形成成熟的自戀,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


你家的貓狗也會“自戀”嗎?


雖然貓咪和狗狗在“自戀”層面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與他們建立關係時的側重點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追根究底,與寵物相處最重要的依然是高質量的陪伴,讓他們感受到你付出的感情和愛。


希望今天談的“自戀”,能讓你們瞭解到貓狗的另一面。


・・・・・


所以

你家寵物,

是怎麼對你表達愛意的呢?


文章由一犬一話特邀作者撰寫



文章 | 水母 / 心理諮詢師


References:

[1] [美]科胡特 . 精神分析治癒之道[M]. 訾非,等,譯. 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

[2] [美]科胡特 . 自體的分析: 一種系統化處理自戀人格障礙的精神分析治療[M]. 劉慧卿,等,譯. 北京: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3] 精神分析學中的自戀及其自戀性障礙[J]. 童俊. 醫學與社會. 2001(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