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當市長工資低,他辭職收破爛,幹出80億資產後,買800萬件文物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儘管選拔公務員的條件苛刻、荊棘密佈,但大部分人依舊對這個“鐵飯碗”望眼欲穿和翹首企足。在大部分中國家長眼中,一旦子女成為公務員,便如同一步登天,從此躋身於上流社會,更不用提成為區長、甚至市長了。

在大部分世人看來,這簡直攀登上了人生巔峰,完成青雲之志了。然而,卻有這樣一位“奇人”,他嫌棄市長工資低,居然就此辭職撿破爛,散盡了整整八十億家財只為收藏800萬件文物。

嫌當市長工資低,他辭職收破爛,幹出80億資產後,買800萬件文物

貧窮少年立志改變命運


出生於1957這個特殊的年代,由於父親樊忠義被批鬥,樊建川從幼時起便開始一邊收集垃圾廢品補貼家用,一邊收集一切有關於父親有關的資料和書籍,希望能夠幫助父親平反和重獲自由。在不知不覺中,收藏這個癖好便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收集這個習慣成為了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75年,高中畢業的樊建川成為了一名知青,然而,知青那微薄的薪水遠遠不夠支撐樊建川的生活。迫於生計,樊建川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偉大的一個決定——成為一名光榮而偉大的軍人。

嫌當市長工資低,他辭職收破爛,幹出80億資產後,買800萬件文物

然而,想成為一名軍人也不是易如反掌,十個人中有一個人能被選中便是再實之根必傷了,更何況樊建川因為從小酷愛閱讀,導致眼睛早早近視,眾人皆知,軍人的視力必須明察秋毫。這無疑使得樊建川在第一輪選拔中便敗下陣來。

然而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不死心,樊建川鐵杵成針的精神是亙古不變的。這邊的軍營不行,他便跑到另一個軍營,做起了“毛遂自薦”的工作,他向招兵者表示“自己多才多藝,願意從文藝兵做起。”這才順利進入的軍隊,可謂經歷了整整九九八十一難

在進入軍隊後,樊建川並沒有就此鬆懈下來。他開始勤學苦練,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身為一個近視眼,他的槍法練習得爐火純青,百發百中。甚至被評為了“學雷鋒標兵”。1977年高考重新開放,樊建川從小酷愛讀書,再加上父親的影響,便想去下場一試。

嫌當市長工資低,他辭職收破爛,幹出80億資產後,買800萬件文物

然而,他的戰友卻嘲笑他痴心妄想,畢竟那時的高考比起如今更加殘酷,考生條件更為苛刻,毫無疑問被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樊建川不為他人左右,開始獨自一人備考。第二年,他考上了西安政治學院。

在畢業之後,樊建川成為了一名校醫。在他人眼中這是一份

屈指可數的好工作,多少人擠破腦袋也得不到。但是樊建川內心不安分的種子又一次瘋狂生長了起來,他做出了一個令他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加入宜賓地委政策研究室。

樊建川是典型那種“要麼不幹,要麼最好”的人。在宜賓地委工作的那些年,他可以說是盡心盡力,他可以叫出宜賓所有村子的名字,宜賓每一寸土地都留下過他的足跡,撰寫了不少宜賓的報告,為民請命,甚至被刊登在國家的報刊上。

他這些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驚動了宜賓的市長。聽聞了這位年輕人的英雄事蹟,市長當場任命樊建川為自己的秘書。僅僅過了一年,樊建川又一躍而上,成為了宜賓新一任的市長。

辭職撿破爛,散盡家財,收藏文物


此時此刻的樊建川在世人看來可以說是身處雲端了。錢權皆有,人生巔峰也不過如此了。誰知,樊建川當晚便向自己的上司提出了辭職“

我其實對當官沒什麼興趣,我的興趣是搞收藏,市長工資太低了,不夠我搞收藏。”說完,樊建川便毫不拖泥帶水,乾脆利落地辭職走人。全然不顧哭笑不得的上司。

隨後,樊建川自己成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但不同於其他視錢如命的黑心老闆,樊建川對於房子的質量把控言出法隨,絲毫不允許偷工減料的情況發生。在汶川地震發生時,其他地方殘垣斷壁,高樓傾塌;唯獨樊建川的公司建造的房子風雨不動安如山。這使得汶川人民對樊建川甚是感激。

嫌當市長工資低,他辭職收破爛,幹出80億資產後,買800萬件文物

憑藉著良好的信譽與過硬的技術,2003年,樊建川在《福布斯》榜上有名。有了錢,樊建川便開始一心一意地從事自己的愛好,“收藏”,為此,他花光了公司近幾年來賺得80億家財,換來了800萬件文物。

樊建川對於抗戰文物情有獨鍾。可能是因為當兵的經歷,樊建川感觸量深。他對於那些為國戰死,以身殉國的抗戰英雄們表達了深深的敬佩,他甚至願意出高價買下世人眼中所謂的“垃圾”。

“那絕不是垃圾,那是那些英雄們留下的財富,那代表著中國人民堅強不屈,誓死保衛國家的愛國之心,如果我們連這些都不能保住,就沒有什麼能夠留下了。” 樊建川這樣說道。事實上,他從未遺忘,那些在戰爭中為了祖國視死如歸的勇敢戰士們,他們的名字甚至無人知曉,但他們的頑強拼搏的精神永遠不應該被人遺忘。

那些鮮血淋漓的歷史,“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這其中有多少青年才俊為國犧牲,有多少風華正茂的少年為國捐軀?樊建川為他們感到深深的心痛。他甚至在北京舉行了拍賣會,只為收集那些被埋沒在戰爭中的文物。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不少

慕名而來的人紛紛加入了樊建川的隊伍。“抗日文物博物館“最終成功建成。

嫌當市長工資低,他辭職收破爛,幹出80億資產後,買800萬件文物

樊建川在外人看來也許是一個“不安分”,甚至有點狡猾的人,從他早年的經歷便可以看出。他也許會被一些人視作“壞孩子”,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愛國愛民,赤膽忠心,不惜花費千金只為尋得那些精神瑰寶,在他的眼中,那些是中華人民與祖國之間的精神樞紐,是中華兒女對於祖國生生不息的熱愛,是華夏民族應該就此傳承下去的畢生財富。比起物質上的滿足,樊建川更滿足於精神上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