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會搬進田野 種植戶收穫滿滿

大家都知道,以往的很多會議,

大部份都是在室內舉行。不過在疫情期間,紅花崗區農業農村局把羊肚菌的栽培技術培訓會搬到了空曠的田間地頭,這樣不僅解決了疫情期間扎堆聚集的風險,同時還讓種植戶們更為直觀的掌握和熟知相關的種植技術,讓前來參加培訓會種植戶們都收穫滿滿。

日前,記者在海龍鎮貢米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看到,紅花崗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和種植羊肚菌的專業技術人員,拖著喇叭,拿著話筒,正在對前來參加培訓的種植戶進行技術上的現場講解。

種植戶周奎燦告訴記者,用這樣直觀的方式進行培訓,讓他們學起來更輕鬆。

種植戶 周奎燦 :因為在現場,像我們專門搞種植的這方面的(人),你就看見了別人是怎麼做的,如果你在哪個政府哪個村裡面坐著,辦公室裡面坐著,那就是說的一個空話。我就覺得到現場來看,因為別人是怎麼種的,這就是一個事實。我就覺得要像這樣才好,不管是哪種培訓,哪種你都要去現場,別人是怎麼種的,你才會懂。你光是在那坐著說,一點都不懂。

經過培訓和了解,周奎燦覺得種植羊肚菌不僅易管理、風險小,而且經濟價值也十分的高,是村民致富的一個好項目。

種植戶 周奎燦: 我覺得還是可以,因為它不影響上春季節,它就是下半年,下半年的一個季節,它就是半年,我覺得半年的話,一畝地能達到六七千 七八千的一個收入還是可以的。

紅花崗區農業農村局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生鮮羊肚菌售價為每斤60元,一畝地一年可收生鮮羊肚菌400斤,畝產產值可達2萬餘元,同時,在羊肚菌採收完之後,還可以接著種植水稻,一點都不會耽擱,把冬季閒置的土地全部利用起來。

紅花崗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戴萬富 :水稻收穫後,9月份10月份開始種植羊肚菌,羊肚菌收穫後採取水旱輪作的方式,再種水稻。所以說每年兩熟,而兩種都相得益彰,兩種都得到了綠色產品。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由於羊肚菌種植不僅經濟值高、市場行情好,而且還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為此,前來培訓的農戶由剛開始的50人,增加到現在的200多人。

疫情期間,為確保參會人員安全,紅花崗區農業農村局不得不把培訓會臨時改分三批進行,希望帶動更多的農戶共同發展,把全區的羊肚菌產業做大做強。

紅花崗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戴萬富: 下一步我們還是按照綠色稻加的模式,1水稻加羊肚菌,水旱輪作的方式,繼續擴展規模,到今年年底,爭取在那個綠色稻加面積發展到1500畝,就這個壩區我們也要達到700畝以上。

直播遵義記者:伍嘵梅 昝煜煜 報道


培訓會搬進田野    種植戶收穫滿滿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