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偶老人為啥喜歡找老伴?孩子不同意父母找老伴,該怎麼辦?

新大風歌


老有所依,老有所伴,不管是農村喪偶老人,還是城市喪偶老人,都邁不過這個坎,都要找個老伴。

喪偶老人,內心孤寂,無法排解心中的鬱悶,有話沒人訴說,有苦沒處訴。俗話說的好,滿床兒女,趕不上半路夫妻,兒女雖孝順,也不如半路夫妻,能陪伴他(她)到老。

陪護老人,就是在盡最大的孝心,兒女自有自己的事要做,要掙錢養家餬口,忠孝不能兩全,分身乏術。支持父母找老伴,就顯得尤為重要,你照顧不周的地方,找的老伴能替你做好,不要讓老人鬱鬱而終,這樣你就成千古罪人,抱撼終身。



真善美觀察員


因為我就是農村的,根據我對農村老人的瞭解,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農村喪偶老人找老伴;一方面是因為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半載的回家看看,他們有很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獨守老人,

在我們農村也沒有棋牌室、老年活動中心等愉樂場所,所以他(她)更顯孤獨與寂寞,如果有點啥事,那就是孤立無援,沒人幫助,找個老伴也能相互關照一下。

另一方面多數老年人的思想觀念封建保守、勤儉樸素,看著現在的年輕人睡懶覺、鋪張浪費啥的也順眼,所以婆媳之間、翁胥之間的關係不好相處,不如找個老伴離開,眼不見心不煩。

說到父母一方離世以後再找老伴,多數子女持反對態度,不同意父母再婚,他們也有擔憂,一怕父母到對方家裡受氣,受到不公平待遇。再就是怕以後的養老以及因為財產問題產生糾紛。

如果自己親生父母先一步離世,對方不願意離去,由於他們身體逐浪衰弱,疾病日漸增多,自己一點也沒有享受過他們對自己的恩惠,還要為他們支付很多的醫療費用,甚至還要將對方養老送終,感覺不應該,即使對方有的願意離去,也要分割父母的財產,也將會產生糾紛和許多麻煩,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多數子女才不同意父母的再婚。

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做子女的也不應該剝奪父母的的幸福生活,而父母的幸福也應該是我們做子女大的最大心願,我們做子女的應該把這些利害關係向父母講清楚,在婚前雙方把這些事情進行協商,在雙方都能接受的情況下,簽訂一個協議,去有關部門公證一下,免去後顧之憂,之後我們做子女的就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他們,以使雙方老人能夠互助互愛,共同渡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


老牛拉破車


農村喪偶老人為啥喜歡找老伴?孩子不同意父母找老伴,該怎麼辦?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是一個實實在在存在的“大問題”。隨著農村大量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常年不在父母身邊,使得老人的養老更難。雖然有“養兒防老”這麼一說,但是,放在如今現實生活中,就顯得格外的不現實了。

為啥喜歡找老伴?

常言道:“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懂什麼意思嗎?意思就是:老人喪偶後,身邊即使有很多兒女,即使兒女再怎麼孝順,那也不如身邊有個老伴,來的實際。想想看,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可不小啊。除了要面對工作,還得照顧自己的兒女。這種情況下,難免就會無暇顧及留守在家的父母,對他們缺少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精神上,那就更不用提了。可如果有老伴呢?那就不一樣了,他們之間會互相攙扶,相互理解。老人在生活中,有的時候,真的只有老伴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兩人相扶到老,至少在生活中,再不會那麼的枯燥無味。

孩子不同意,該怎麼辦?

在面對父母找老伴的問題上,沒有幾個做兒女的會坦然接受,多少都會有牴觸情緒。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他們心中,沒有人可以代替自己的爸爸或媽媽。所以可以理解,要好好的與他們溝通。

可以這麼溝通:你們做兒女要知道一點,就是你們即使再怎麼孝順父母,也體會不到老人們孤身一人,那種孤獨、寂寞的感受。你們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小家,難道可以不顧自己的小家,去常伴父母左右嗎?難道可以不用工作,去陪伴父母嗎?你們做不到,而老伴卻可以時時相伴,一起說說話,聊聊家常,這有何不可?

“少年夫妻,老來伴”。做兒女的,應該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如果兩位老人真的“情投意合”,那就應該支持。難道眼看著父母孤獨終老,才合您們的心意?


魯南小邵


老齡化比例逐步加大,獨居老人人數逐年增加,年輕人為了工作遠離家鄉,造成父母的孤獨,生活就醫等方面都要互相幫助,如有一方仙逝,另一方日後生活更加困難,所以導致大多的喪偶老人為了維護正常的生活,使自己後半生不至於無依無靠,都會去選擇再找一個可以相伴的人,一方面也是想要減輕子女都自己的牽掛。

但是部分子女由於對逝者的懷念,對這件事還是持有反對意見的。這件事的解決方法只能通過父母與子女之間進行溝通,互相諒解與包容


太陽奇遇記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讓人憤慨,孩子有什麼權利反對?

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到老了,老伴走了,就剩一個人,有多孤獨知道嗎? 相信很多老人,不怕吃的不好,不怕穿的不好,就怕孤獨,年紀越大越怕孤獨。

作為子女,父母辛苦一輩子幫你養育成人,操持這個家庭,基本沒過過什麼好日子,你所以得一切都是父母賦予的,有什麼權利剝奪父母的幸福?

再說現在有幾個子女,能夠時刻陪伴老人,照顧老人的,自己又沒時間照顧,還不讓別人照顧了?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當然我們也可以幫父母把把關,只要人好,兩個人又投緣,那就行了。

純屬個人觀點。



大俊seven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我們吃的用的都跟大量的化學產品有關了,難免得一些病,尤其是年齡大點的。

那麼喪偶後剩下的老人該何去何從呢?

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老人的孩子成家立業各忙各的沒有時間照顧老人。這個時候喪偶的老人孤獨寂寞,沒有說話的人,兒女又顧不上,所以想有個伴,少來夫妻老來伴啊。可大多數孩子都不同意,認為父母新找的伴將來也是麻煩,又沒有血緣關係也不親,還可能分家產,這個時候就產生矛盾了,強烈反對。

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做子女的也得考慮父母的感受,不能太自私了。做父母的一輩子為孩子操碎了心,他們圖的什麼?這個時候子女也得回報一下了,我覺得該鼓勵老人找個說話的伴,只要老人雙方滿意,沒有負擔的情況下做子女的應該去尊重老人的想法。他們可以相互照顧,陪伴。

總結,人生苦短,可憐天下父母心!自己的父母老了做子女的也得好好孝順,讓老人平淡的走完最後一程吧!


小螞蟻釣魚


我來回答這問題,農村喪偶,四十多左右的男士都希望找,條件不好的,就沒希望了,女士喪偶比較好找,多數不找,為了孩子。

喪偶的男士再續賢,家門都來祝福,賀喜,擺幾桌酒席,有的還大辦婚宴。

女士喪偶就不同,她漂亮,賢惠,丈夫去世她才三十出頭,她坐家招夫,幫丈夫把這個家撐起來,男士也是喪偶,願意來她家過日子,可丈夫的家門為難她說:“你坐家招夫,只能私密過,家門有事不準帶去,你們可以去,他不能去……”

男士受不了他丈夫家門的歧視,後來走了,走時說:“你丈夫的家門去部車把我接來,把結婚證拿了,就這麼簡單……”




芳草212856302


不光農村老人喜歡找個伴,城市老人也想找啊,喪偶之後老人自己在家,兒女一般都忙於工作和老人聊天吃飯的時間少老人容易感覺自己孤獨找個伴聊聊天慢慢的養老還是比較好的,有個小病還可以互相照顧比麻煩兒女要方便。

如果子女不同意的話,老人可以找朋友或親戚來勸說兒女,可以和兒女講一下找老伴的利與弊。


風吹沙160


城市、農村都一樣,一般來說男人更喜歡找老伴,因為好多男人不會做飯、洗衣服,難道兒女可以管父母嗎?老話說:山高擋不住太陽,兒女管不住爸娘。


用戶天籃籃胡


為了一個人太寂寞了而找的老伴,孩子不同意可以找村裡說服能力強的人解決這個事,一定會成功老伴的!就是這些[贊][贊][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