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和今法是書法老師經常提起的概念,到底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龍門四品


書法只有一種法——古法,並無今法!這位提出“今法”的老師自己還沒弄明白書法之法豈不誤人子弟???

老朽來講一講為什麼說:書法只有古法而無今法。

書法之法(古法)指的是:我們的祖先從造字開始歷經3000多年的書寫實踐,總結出來的最佳的漢字書寫方法,它包括如何用筆(筆法)、如何用墨(墨法)、如何佈局(章法)、如何把字寫的更端莊(字法)。對這四種方法都能掌握並能靈活運用者,才算是懂得了書法。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是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語錄。他強調了“書法以用筆為上、筆法千古不易”,也就是說:筆法為上,是永遠不可改變的。其實墨法、章法、字法都是筆法的輔助方法,如果筆法不能嫻熟掌握,其他輔助方法沒有任何意義,就好像:我們要做紅燒肉,油鹽醬醋花椒大料都備齊了,就是沒有肉,佐料有用嗎?

為什麼經常會有人認為“突破”即可創造“今法”呢?這是一個無知的誤解。藝術需要創新和突破,大多數人認為創新就是開創了“新法”,其實不然,創新和突破,只是在古法基礎上,對個人書法認知習慣的創新和突破,對個體有了改變,並沒有改變古法。古法,是無數書法家在過去的3000多年時空裡,嘗試了我們試圖嘗試的一切,最後優存劣汰,才留下了最精湛的書寫方法,請問哪位能改變?對自己個性風格的改變是可以做到的,但絕不是改變了自己的風格就創造了“今法”。

如果您覺得老朽的答案靠譜,請關注“張慶濤中國書法家大課堂”,謝謝。


張慶濤中國書法大課堂


書法有很高的技術要求,書法之所以令人著迷 ,是因為筆畫通過技術處理之後,呈現出各種美感元素供人捕捉欣賞,而書法的技術,主要就是指筆法。

一說起筆法,大家喜歡就說筆法有古法有今法,其實這樣區分是不適合的。古人的書寫狀態我們已不可再見,於是他們(古人)的筆法就披上了神秘色彩,而且今人覺得,無論怎麼寫也寫不出古人所書的那個味,關於書法秘笈就有了想象的發揮,加上書籍上確有記載著精英家族階層內部流通著特有的筆法,於是,一句古法就概括過去了。

筆法分古今,實際上只是籠統的一筆帶過的說辭,如何古法?今法又是啥?如何代表?如何不同?能混搭否?這些都沒有答案。書法是具體的技能,可以說是手工活,先別想著往藝術上靠,沒有經過筆法磨鍊的手,說代表了書法藝術只能是意淫。如此具有技術屬性的書法,說筆法還是以其內裹容質來展開更合適,以時間來列示筆法不是一個可以延伸繼續起點!

【書法傳密】敏感書法,致力發掘與開發中國書法書寫技術,以筆法技術本體特性把書寫筆法分為兩系列——平流系及環流系。知道其中的劃分原理可對書法學習起碼能夠達到事半功倍助推。

筆法分古今,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就是它們體現的書寫的本源性和導引性不同,什麼是本源性?——書寫力量出發建立的發力鏈;什麼是導引性?——書寫力量的牽制與推送。


書法傳密


古法人和今法人是一樣在學術,文化,社會到全在一種概念!人生定人?把藝術建在人定生人。




關寶龍


古法,顧名思義,古人的法則,可多學草訣歌,書譜,蘭亭序,聖教序,外拓內yan,方圓,逆鋒順鋒,絞轉等等筆法,而所謂今法,我想最起碼通曉熟稔古法基礎上,創新,但也要有法度,不然怎麼稱今法











加龍啊


顧名思義,“古法”就是古人寫字的方法。同樣,所謂“今法”就是今人創造的新思維、新概念。

書法到了現在,已發展形成無變不成書的時代。將來不知會變成什麼樣,或許又迴歸於象形文字、甲骨文字等。有可能“變法”,王八樣的墨團、蟹爬式的結體、蛇行的章法。一切皆有可能,總會有一些人給你驚訝,恨不得自己是馬良再世。

當然也有象樣的,在有深厚古法技巧上,探索新的方向,讓書法的語言更加豐富,更適應時代,也更適應當下大眾的審美觀點。我更推崇精通古法,古人的字很美,格局更高。

古法和今法怎樣適時交替、融合才是今人要做的,才能給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財富。


傳承書道袁建華


所謂古法,就是我們一直追摩的原帖技法,基本上特指楷書,歐顏柳均屬古法,趙已經不是古法,今法應當趙體集大成者,以後的楷書技法基本沒有突破趙體的窠臼。館閣體就是今法的最基本表現形態,廣泛用於官方的文書和科技考試。後來學歐體的姚孟起、黃自元,現代的田英章、盧中南,其實都是用的館閣體技法。這也是他們寫歐體不像的原因。行草基本不談今法古法,因為毛筆的特性,幾千年來已經被古人研究到極致,因此各種技巧已不能創新。所謂醜書的書寫技法,其實已經是古人擯棄的病筆敗筆,更談不上創新了!





竇國書法


古法與今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首先說古法,是指古人給我遺傳下來傳統經典藝術。今法是指今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這是指規範的習作之路,特別強調的今法,還有許多江湖、醜書大家,這也是當今書壇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些垃圾何時才能清理出去?值得關注!


翰墨雅懷


所謂古法就是筆法還不完善時的書寫方法!因為古時候還沒有桌子,椅子,都是席地而坐。書寫方法簡單,縱橫勢。即使以後有了桌子,也是跪著,桌子很矮。

唐朝以後,桌子慢慢高了,也有椅子了,書寫方法開始圓轉起來,為了書寫方便,其實大多數學書法的人都考慮不到這一點。理解不了魏晉以前的書寫方法。



崑崙飛廉


一,時間,古今工藝差距大,所用工具差別很大。

二,空間,寫字坐姿的高低,握筆的姿勢不同,

三,理念,你現在的想法就不是他們那時候的想法,至於那是什麼境界,鬼才知道,但可以揣摩。

四,行情,以前是一種追崇,就好比你對美食的嚮往,發自內心。現在是做秀,你總想著,多搞點錢,因為現在有錢就是爹。所以就浮誇,。

五,背景,找也是最重要的。現在的只是面太廣太多,你學的東西也太繁複了,以至於你的核桃腦仁裝不下,原來可就那點芝麻爛穀子事兒。所以藝術的純粹在於此。也就有了筆法差異之分


玄子是老大


書法中古法與今法兩派的論戰

書聖王羲之所創的書法“九陰真經”,經過六百多年傳承後,由於唐末持續近百年的戰亂,人物凋零,真經失傳,書法從此衰落了!

怎麼辦?於是,書壇開始了尋覓真經的歷程,但誰尋到的才是真經,大家互不認同,為此爭論不休,可謂“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其中就有一對師徒:蘇東坡和黃庭堅爭論最為激烈。由於二人各自影響都很巨大,逐漸形成兩派:古法派和今法派。口水之戰歷經千年,直至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