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採眾說】盛九元:疫情衝擊下臺灣經濟出路何在?“倚美抗中”、“脫鉤”大陸能紓困?痴人說夢!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臺灣經濟及兩岸經貿帶來的衝擊,令臺灣業者擔憂,更讓業者們憂心的是疫情過後的兩岸經濟走向。民進黨當局提出的所謂“倚美抗中”策略管用嗎?解決臺灣經濟未來發展的出路又在哪裡呢?



疫情影響是暫時的,對於臺灣許多業者來說,更擔心的是今年下半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沒續簽。臺灣屏東地區漁民日前就向屏東縣政府反映,如果再不和大陸續簽ECFA,他們擔心關稅的提高可能會讓臺灣石斑魚流失競爭力。盛九元教授表示,“ECFA就是他們的生命線”,也難怪屏東漁民會擔心。

盛九元教授指出,ECFA最後一項條款規定:應該在10年內完成所有談判,包括服務貿易、貨物貿易、早期收穫清單等。

但由於臺灣當局的阻撓和限制,ECFA協議實際核心內容——“服貿”和“貨貿”迄今未能達成。目前這其中真正有效的只有“早期收穫清單”,石斑魚就在清單內。

若ECFA無法持續而失效,包括石斑魚在內的臺灣產品出口大陸將被徵收高關稅且無法享有通關便捷優惠,這將可能導致大陸將原先在臺灣採購的產品轉向其它地區採購。“所以我們可以看得非常明顯,ECFA實際上對兩岸經貿關係的正面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具體落實到每一個生產者、養殖戶、農戶,他的感觸是非常直接的。”

盛九元說。

【博採眾說】盛九元:疫情衝擊下臺灣經濟出路何在?“倚美抗中”、“脫鉤”大陸能紓困?痴人說夢!

臺灣龍膽石斑


——“倚美抗中”?痴人說夢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臺當局祭出兩大招,一是推出“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案”,二是堅定地“倚美抗中”,這些政策和做法管用嗎?

對此,盛教授表示,“痴人說夢”。首先來看紓困方案,不外是進一步鼓勵出口,提升島內消費等等,特別是提振消費的“振興抵用券”,這個已經被證明是“失敗的案例”居然又一次被臺當局當成解困政策。“我們講一個人犯錯不可怕,在同一個地方犯同樣的錯誤才可怕。這樣的政策實際上發揮不了真正杜絕臺灣經濟困境的效果。”

【博採眾說】盛九元:疫情衝擊下臺灣經濟出路何在?“倚美抗中”、“脫鉤”大陸能紓困?痴人說夢!

再來說“倚美抗中”。盛教授表示,實際上事實已經非常明顯地證明了,這條路不管在經濟上、在政治上都是完全走不通的。

從2019年兩岸經貿來講,2019年受中美貿易衝突影響,兩岸經貿下降4.1%,同期臺美貿易增加16%,表面上看似乎能彌補兩岸貿易損失。實際上,從最後結果來看,2019年,臺灣光對外貿易順差這一項就減少57億美元。這證明了什麼?“倚美抗中”這樣一個圖謀是根本不可能實現。

此外,大陸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仍然處在不斷提升發展過程中,這是全世界都要爭奪的市場。“但臺灣當局卻主動放棄大陸,找一個全世界已經非常成熟的市場(美國)想要替代,完全是痴人說夢。”

【博採眾說】盛九元:疫情衝擊下臺灣經濟出路何在?“倚美抗中”、“脫鉤”大陸能紓困?痴人說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和綠營勢力提出,大陸經濟有可能因為疫情“崩潰”,應該要趁此“良機”和大陸“脫鉤”。對於這個想法,盛教授奉勸這些“臺獨”人士,趕緊從迷夢中醒來。

盛教授分析說,作為世界工廠,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最大的支撐者。儘管這幾年美國一直想從中破壞,讓供應鏈形成分散和轉移。但通過2018年、2019年的事實來看,美國無法輕易得逞。

【博採眾說】盛九元:疫情衝擊下臺灣經濟出路何在?“倚美抗中”、“脫鉤”大陸能紓困?痴人說夢!

2020年2月,江西省新餘市高新區華騰地毯產業園,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忙碌

這次疫情發生後,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提出,這將有助於加快就業崗位“迴歸北美”。但事實是,新冠肺炎的發生,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大陸在全球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無論是復工復產還是應對疫情的突出表現,都讓更多企業相信大陸是有能力和有優勢來繼續維護住它作為世界工廠集大成者的穩固地位。”

盛教授進一步指出,對於臺灣來講,如果還繼續這樣不切實際的所謂“倚美抗中”戰略,只能讓臺灣經濟面臨的困境更大,臺灣民眾的福祉不斷受到弱化。“我覺得對臺灣來說,更好的一條光明大道,就是怎麼樣能夠進一步擴大兩岸交流交往,怎麼樣讓兩岸的合作進一步深化,怎麼樣提高兩岸經貿合作的層次。”(作者:洪媛媛 編輯:陳偉 陳鋒 主編:聞達 編審:郭福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