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的說書,嘻笑怒罵的解文【原創首發】

一本正經的說書,幾段奇異的故事

前言

閱讀此文對於古代文化的一些知識掌握,會有很大的裨益,每天學習一點就是滴水穿石的過程,願意一起探索的就來吧!

《折獄龜鑑選》是個什麼鬼?

在說書之前,我先給大家整盤硬菜,雖沒有酒但有一首詩如下:

察言觀色破疑案

聰明實被糊塗誤,慾火難融一鐵針

自古傷夫唯狠婦,偷情折獄遇莊遵

這是什麼書呢?其實就是一本講述古代人破案的故事書,其中記錄的卻是古時候大案、要案和疑案,類似於現在的偷情、小三、殺人、案中案和官員腐敗什麼的。也許這些案件放到現在不是最難破的案子,但在古代沒有現代的科學知識和技術的情況下,真的很難破解,其中有些案件對現代社會還有很大的借鑑意義。此書原來有二十卷,分為釋冤、議醉、宥過、懲罰、矜謹等二十門,共二百七十六條,記錄了三百九十六件事。古時也有《決獄龜鑑》一書名,其實是同一個人兩個身份證,同書不同名罷了。

在明朝和清朝時分別收錄到了《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中,但是在清朝錄入時有言,“所傳鋟本,只存五門,餘皆散佚。”也有人考證說,在明朝錄入《永樂大典》時二十門已經合併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到底是什麼版本呢?大家別問我,鬼知道是那個版本,其實我也懵啊。如果有哪位讀著想知道,只能以後自己慢慢來考證了。但是有件事先拜託你,有了結果別忘記回來告訴我一下。

據宋末元初時一個名字叫劉壎的人撰寫《隱居通議》裡面的記載:"高宗紹興三年(1133),降詔恤刑,戒飭中外,俾務哀矜。"用現在話就是說要官員體恤百姓,減少冤案錯案。說到這裡咱們得唸叨唸叨這個高宗皇帝了,大家都知道這個高宗皇帝就是趙構,很多人腦袋立刻會想到他是個昏君啊!有林升詩為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的遊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咱這位皇帝不思進取,偏安一隅在杭州,不僅如此還把當時四大中興之將中最厲害的人殺了,說到這裡有人已經明白了,被殺之人就是寫《滿江紅.怒髮衝冠》的岳飛。歷史是不是很奇怪,這麼一個昏君亂殺忠良將,卻知道要官員愛民如子,其實殺岳飛有很多那個時代的原因,今天岳飛不是咱們要講的內容,就不過多用墨了。(偷偷的加一句,趙構這傢伙就是一個超級自私加昏君的角色)

就在高宗趙構降詔書要表現自己有多麼愛民的時候。當時有個叫鄭克的人恰好在看一本書《疑獄集》。這就是那句老話了,人倒黴起來喝涼水都塞牙,走起好運來摔跟頭都撿金子。這鄭克一看皇帝要官員審案清明,體恤民情。好啊,我手裡這本書記載的可是更早時代,發生的許多疑難案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我何不趁此機會獻給朝廷,也許皇帝一高興賞賜點黃澄澄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銀子,還能當場提拔我連升三級哦,你說這人多會拍馬屁。至於鄭克是不是得到了高宗皇帝的厚恩,我認為沒有,你也別不信,咱接著看後面的文章就知道了。這個趙構一看這本書不錯呀,於是拍板決定來個活字印刷吧,讓官員們人手一本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於是這個鄭克就是聚焦點啦,皇帝“嘉其用心”派他負責編撰印刷事宜,書名改為《折獄龜鑑》,把裡面的故事分類整理一下,又加進去許多他自己的東西。(這有點夾帶私貨的嫌疑了)

剛才我說鄭克沒有得到高宗皇帝的恩寵,就是因為他在《宋史》沒有任何傳記。根據當時的宋人程萬榮《棠陰此事序》考證,鄭克是開封人氏,字克明,在北宋的後期是建康府上元縣尉,後來南宋時間任湖南的提刑司幹官。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官,可想而知他的馬屁拍蹄子上了。不過呢,這也難怪咯,你想啊,趙構被金人殺的狼狽不堪,正是腎虛的時候,哪有精力賞賜他。

這本書在如今社會上很少見到,也算是奇書一本。在前些年有部電視劇《大宋提刑官》大家還記得吧,其實就是借鑑了這裡的故事。

由於我寫作水平不夠,就只能字數來湊。

欲知後面的故事,請持續關注我的主頁,下篇文章解讀書中的小故事,好奇探尋的你別忘記了轉發和關注!

一本正經的說書,嘻笑怒罵的解文【原創首發】


一本正經的說書,嘻笑怒罵的解文【原創首發】


一本正經的說書,嘻笑怒罵的解文【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