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數字經濟成動能轉換“引擎”

生產狀況、產品質量……在浙江優特軸承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每條流水線的電子顯示屏都會實時顯示著各種信息。“以前加工產品還要憑藉經驗,現在產品合不合格看顯示屏就知道。”正在操作設備的工人告訴記者,打卡、領料、自檢、巡檢等內容只需手機掃一掃即可完成。

作為一家專業生產精密角接觸球軸承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優特軸承原來採用單機生產,一臺設備需要一名工人。近年來,企業在改造升級生產線的同時,通過上“雲”,不僅生產車間工人大幅減少,還實現了產品精密度和生產效率的雙提升。

路桥:数字经济成动能转换“引擎”

路橋區牢牢把握產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機遇,做好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這篇大文章,讓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由路橋承建並自主研發的台州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設計有工業數據中心、公共服務中心、資源集成中心、創新應用中心等四大服務板塊,可以解決當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數字化轉型成本高、信息安全難控制等問題。

插上“雲翅膀”,助力傳統產業高飛。為加快“企業上雲”的步伐,讓企業早日實現工業互聯網應用,路橋區出臺了《路橋區“企業上雲”資金補助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每年安排不少於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門檻。

2019年,路橋區上榜浙江產業數字化轉型20強地區。台州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入選國家2019年製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範項目和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

不僅向技術要產能,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路橋區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為政府統籌推進企業復工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依託台州市工業互聯網產業有限公司,路橋區搭建了疫情防控管理平臺、社區應急管理服務平臺、各行業復工和疫情防控工作平臺。

疫情防控工作,把好小區入口是關鍵。山水華庭小區針對出入人流量比較大、日常監測任務較重的實際情況,通過和台州市工業互聯網產業有限公司合作,使用社區應急管理服務平臺,上線人臉識別、紅外線熱成像測溫等功能,實現進出小區的“秒審秒進”,實現了科學精準防控。

據悉,在社區應急管理服務平臺中,居民通過“家社通”微信小程序錄入個人相關信息,為社區工作人員採取進一步措施提供了判斷依據。社區可以通過“家社通”處理異常情況及疫情上報。

“人工檢測體溫、查驗身份信息和健康碼,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有遺漏。”台州市工業互聯網產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鄭依露介紹,現在通過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和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可以極大提高小區的管理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