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過“喪偶式婚姻”,男人又何嘗不是“機器般的生活”

導讀:現在社會的中年人群有一個普遍現象,大多數女人都稱自己是婚姻是喪偶式,那麼男人就真的好過嗎?

女人在過“喪偶式婚姻”,男人又何嘗不是“機器般的生活”

01

喪偶式婚姻,喪偶式育兒,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了。

很多有了孩子的家庭,因為某種原因維繫著法律上的婚姻,實際卻是在承受一個人的孤獨。

喪偶式婚姻裡一般都形容的是女人的絕望,因為男人不關心家裡的事,導致了女人一個人面對家庭的壓力,抗不下去,擺脫不了,所以安慰自己當對方死了似的生活。

按照我朋友的說法,真的就無所謂了的那種,她的婚姻生活裡已經不需要男人了,簡單來說,朋友的心裡已經不當他是家庭成員了。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接孩子,一個人工作,一個人消遣,基本所有的行程倆人都不會交流,家裡如果有倆個人,也只是各玩各的手機,各做各的事,一張雙人床中間隔著一片海。

比一個人更孤獨的,就是兩個人共同孤獨。

朋友說:“從前我們也還是可以的,可是自從有了孩子後,我們的脾氣都變得異常,甚至一次很簡單的商量,我倆都能用吵的方式結束。

後來,不想吵了,也懶得溝通了,意見不合的時候乾脆開始冷戰,或者根本不會問對方的意見。

而這種有意無意的冷戰,讓我們不再想和對方說話,不再有求於他,獨來獨往,導致現在我們即使不冷戰也無話可說,我都不知道這種日子該不該繼續,心好累。”

而這種類似的喪偶式婚姻裡,一般是妻子比較迷茫,內心承受的委屈比較多,所以大眾呼籲的也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切入婚姻的不幸。覺得男人沒對家裡的事情分擔,回家就做甩手掌櫃,還需要別人伺候,根本無視女人的付出。

對此,我想說,其實男人有時候也在經歷機器般的勞動,過著沒有溫度的家庭。

女人在過“喪偶式婚姻”,男人又何嘗不是“機器般的生活”

02

去年,一名男子將妻子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十年裡,妻子僅存了4500元。

對此,丈夫不能理解,自己每月工資6000元,除了給自己剩下500元,其餘全部上交妻子,而十年裡,只存了4500元,這麼多年的錢去哪裡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妻子,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孩子的費用加上家庭的開支,每月5500夠不夠還是個未知數。

這男子只覺得自己掙了6000很多,其實這社會花錢也同樣如流水。

我們先不管誰對誰錯,我想說的是:女人因為被丈夫的冷漠而歷經喪偶式婚姻的折磨,那麼這男子的十年又何嘗不是碌碌無為,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十年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只給自己每月剩500塊零用,若不是為了家庭,誰願意拮据的靠著500塊支撐一個月。

而十年裡,機械般的工作,重複著單調的生活,念頭裡只是養家餬口,全家指著他一人,如果計較起來,他又何嘗不是在婚姻裡為了責任受盡苦楚。

女人為了婚姻賭上了青春,放棄了自由,男人又何嘗不是為了婚姻放棄了夢想,擔負起養家餬口的使命。

聽我叔叔說的,他說嬸嬸近幾年裡一直在委屈,一門心思的抱怨,後悔嫁給叔叔,說叔叔變了,不愛她了,青春錯付了之類的詞。

叔叔說:“不是我變了,是世道不允許了,我哪有時間天天陪她開心啊,家裡一家四口吃什麼?現在我們人到中年,不在崗位上堅守的話,一不留神就讓後生鑽空子了,我必須矜矜業業,才能讓領導不找茬,敬業就不能陪你嬸嬸,我覺得她就從來沒有體諒過我。”

女人在過“喪偶式婚姻”,男人又何嘗不是“機器般的生活”

03

叔叔還告訴我,他三年前失業那會兒,在家裡閒了一個月,那日子,看著一家四口的開銷,卡里的錢減少的速度彷彿明天就要餓肚子。

那會兒他壓力大到頭髮都白了一圈,唯一的願望就是有個工作,不管多累只要能養活家人就行。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早出晚歸的奔波,嬸嬸卻又覺得自己教育兩個孩子辛苦,叔叔不體諒,埋怨他不管家裡的事,回來還指指點點。

叔叔的話應了那句:放下磚頭沒法養你,抱起磚頭沒法抱你。

男人走進了婚姻,基本上就是要掙錢,養兩個人容易,養往後一個家庭可就不那麼簡單了。所以,導致了,婚姻生活裡日子越過妻子的抱怨越多,男人的壓力越大。

妻子們覺得:一個人帶孩子,一個人做家務伺候老人,一個人吃飯睡覺,丈夫從來沒有關心她,幫她分擔一下,獨來獨往,這種生活就是喪偶式,有男人沒男人沒差。

丈夫們呢,越老心態就越成熟,他們面對的要用錢解決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

孩子成長的費用,妻子的和自己的零花錢,家裡的柴米油鹽,對老人每月的贍養,還要準備一些單另的存款以防萬一,家裡老人孩子病了也需要用錢,最後還得考慮存上一些養老的錢。

這麼多壓力擔負在一個男人身上,他又哪裡來的精力對妻子噓寒問暖,分擔家事呢。

女人在過“喪偶式婚姻”,男人又何嘗不是“機器般的生活”

04

前兩天在抖音刷到一個視頻,一個穿藍色工作服的老伯和一個年輕人在抬一架很大的鋼琴,走的是樓梯。

視頻是從正面拍的,視頻裡年輕人從旁邊扶手幫忙,那位老伯的後背上架著鋼琴的一角,手抓住樓梯扶手,太過用力臉憋的通紅,腳步艱難的從第一個臺階硬撐著抬上去了。最後,他坐在那裡休息了好久才離開。

當然,他的妻子沒有看到這心酸的一幕。

我估計,他這麼辛苦的工作回家已經是筋疲力盡了,只想好好休息,多說一句話我都覺得是耗體力,他已經沒有餘力幫妻子分擔家庭瑣事或者再別的怎樣了。

如果妻子理解他的辛苦,給他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無疑倆個人是理解對方的,這老伯的付出還算值得。

如果妻子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付出裡,自然會抱怨他回家晚,沒溝通,沒管孩子,沒分擔家庭之類的,那麼這老伯的苦酸又算哪門子呢?

喪偶式的婚姻讓女人承受精神上的折磨,讓男人承受的是外界的壓力。

05

男人辛苦了一天回到家,沒有家的溫暖,有的只是抱怨或者乾脆當空氣,這樣的日子換做誰都對妻子重視不起來。

女人在家任勞任怨了一天,丈夫從外面回來,對女人沒有一點關心,甚至話都懶得說,怎麼能讓她不胡思亂想。

男人需要理解,女人需要關愛,倆人在一起就要溝通包容。

男主外女主內,本來是婚姻裡最合適的搭配,可因為雙方的不體諒,不包容導致了倆人都在做內心的掙扎,做無力的反抗,懷疑對方的真心。

喪偶式的婚姻不是隻有女人受傷,倆個人都不容易,歡歡喜喜一家人誰不向往。

保姆般的勞動,機械式的工作,倆人喪偶式的婚姻,無疑是兩敗俱傷。

婚姻的不幸是兩個人造成的,不要覺得自己付出太多,覺得只有自己是受害者,也試著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所以,都在做好本職任務前,體諒一下對方,禮尚往來才能換一個不湊活的日子,婚姻裡一味地付出和一味地體諒都是煎熬,不理解不體諒更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