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表達了詩人怎麼樣的情感?

張紫陽12


這句詩是唐代詩人韓翃的《寒食》中的後二句。原詩如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寒食節,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的節日,在清明前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是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寒食節期間不能吃熱食,不許點燈火。

這首詩開始二句是描述寒食節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後二句是寫皇帝恩賜蠟燭給他的近臣。

在封建習俗的下,是不允許點燈的,但皇帝的近臣因為皇上恩賜,家裡就燈火通明瞭。套用俗語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思。

可以看出這些近臣平時弄權倚勢,欺壓賢良。透過字裡行間可感受到作者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時權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天子近臣進行諷刺。






我欲隨波不逐流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出自唐朝詩人韓翃所寫的《寒食》全詩如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漢宮”是漢朝的宮殿,但在這裡指唐朝宮殿,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皇宮。“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節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有黑,皇宮裡就忙著分送蠟燭了,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五侯也得到了皇上的這份恩典。這是對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的無比諷刺。



一葉孤帆行萬舟


寒食 /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冬至之後105天是寒食。

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的介子推。晉文公重耳當年流亡在外時,介子推一直跟在身邊,有一次重耳飢餓難忍,找不到吃的,介子推就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大塊肉給他吃,重耳銘記於心,後來重耳回國即位,成為新一代霸主,晉文公重耳給手下封賞,加官進爵,可是卻忽略了介子推。晉文公派人去尋找介子推,準備給他高官厚祿,可是介子推避而不出。後來,介子推乾脆帶著母親到綿山藏起來,晉文公派人去山裡找他,為了逼迫介子推出來,就放火燒山,最後到山裡看見介子推抱樹而死,和他母親都被燒死了。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下令這一天不能開灶生火,只能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的由來。

韓翃這首詩,簡單的描繪了長安城白天和夜晚的兩個場景,非常傳神,兩幅長安城寒食圖。白天的長安城,一派春日氣象,飛花處處,東風煙柳;日暮時分,宮裡開始傳遞火燭,輕煙嫋嫋,飄散在緊挨著皇宮的王侯貴族之家。

春城無處不飛花。長安春色,僅此一句足矣!作者用高度凝練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寒食圖,簡直不能增減一字,卻寫盡寒食這天長安城白天的景色,和日暮後的皇宮裡傳燭的場景。一白天,一黑夜;一宮內,一宮外,盡得寫意之妙。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兩句寫寒食禁火,宮內傳燭,暗含諷刺意味,有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思。


鶴舞春風235592556905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是寫天黑時分,宮苑裡傳送著一支支由皇帝恩賜給宦官的蠟燭。蠟燭燃燒通明,升騰起淡淡的煙霧,嫋嫋娜娜地縈繞在宦官家,到處瀰漫著威福恩加的氣勢!使人如見他們那種炙手可熱、得意洋洋的驕橫神態。


清靈書香


這是對舊官專權腐敗的無比諷刺。


龍向輝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