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定要“斤斤计较”,计较那些早已付出,理所应当得到的回报

导语:顾客对商家永远只说一句话:你的东西太贵了!反过来,商家对顾客永远也只说一句话:你给的钱太少了!事事如此,时时如此,难怪计较会令人如此生厌。“计较”就像老天安排给人们的一道考题,过了这一关,你会学到很多道理,也就证明你真的成熟了。

你是一个爱计较的人么?

计较一事,翻来覆去无非这几个版本:

第一种,我得到的太少了,委屈!

第二种,我失去的太多了,委屈得要哭了!

第三种,我失去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了,委屈得要死了!



比较与计较是徒增烦恼的两大幽灵,可惜人们计较的习惯早已养成。很多人认为计较得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而不知道当你拥有某些东西的同时,也会失去某些东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金钱与物品的关系。当你用金钱买到你喜欢的东西时,同时也会失去金钱;反过来,当你得到金钱(工资)的同时,失去的将是你的时间和自由。

“计较”就像老天安排给人们的一道考题,过了这一关,你会学到很多道理,也就证明你真的成熟了。


人生一定要“斤斤计较”,计较那些早已付出,理所应当得到的回报

当你拥有某样东西时,也会相对失去另一样


不去计较得与失,放下才会自在

有个年轻人偶然获得了一颗珍珠,然而令他感到失望的是,这颗珍珠上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这颗珍珠可就真的完美无瑕了。

于是,他就狠下心来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却发现斑点还在。接着,他又削了一层又一层,直到那个斑点没有了,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小时候,我们总是计较家里给的零花钱少,还跟别人家的孩子比穿名牌服装。到了工作的时候,我们又计较自己的工资低。结了婚,我们又计较自己的妻子容貌不如别人漂亮,孩子的成绩比别人差,家里的存款没别人多。

弹指间,我们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能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了。我们不再计较别人的议论,他们谁爱说啥就说啥。我们不再计较社会的不公,不再计较别人的成功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不再计较利多利少。


人生一定要“斤斤计较”,计较那些早已付出,理所应当得到的回报

不去计较得与失,放下才会自在


人到古稀,不再计较的东西更多了,看淡的事情也更多了。昔日你死我活,现在则淡然一笑。中年时曾费尽心机要得到那格外计较的东西,如今看来已无关紧要。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

当倏然明白这一切的时候,人生也已行将就木。计较的时候得不到,得到的时候已经没有精力去计较了,想来人生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人生一定要“斤斤计较”,计较那些早已付出,理所应当得到的回报

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只留下遗憾


计较眼前的人会失去未来

张乔是公司新入职的同事,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前台妹子对他说:“这周该你倒垃圾了。”张乔听了大声质问:“怎么又该我倒垃圾了?上上周就是我倒的。”前台妹子冷漠地说:“上上周是小薇倒的。”

张乔不满道:“我们部门有七个人,我入职还没到一个月,怎么又轮到我倒垃圾了?

我在一旁听不下去了,接话道:“倒垃圾又费不了什么事,行了,都少说两句吧,我去倒。”我们部门人少,办公室卫生都是自觉打扫,倒垃圾更是举手之劳,可张乔却因为这么一件小事斤斤计较。


人生一定要“斤斤计较”,计较那些早已付出,理所应当得到的回报

不要因不值得的小事斤斤计较


月底进行大扫除时,张乔也装模作样地干活,这些都被经理看在眼里。没过两天,他就被公司辞退了。

都说计较太多,人易老。计较感情的人会失去自我,计较金钱的人会失去人性,计较眼前的人会失去未来。

这是一个忠告!

人生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情,如果每一件事都斤斤计较,那么,就很难有快乐的时候了。而不去过多计较生活中的纷扰,没有世俗的不安,这比拥有再多的财富与虚名都更为真实和快乐。

不过,话说回来,不计较并不是要求人没心没肺地活着,认真也不要了,精益求精也不要了。


人生一定要“斤斤计较”,计较那些早已付出,理所应当得到的回报

计较眼前的人,会失去未来


只有人生的得失才真正值得计较

有人把计较得失总结为三个层次:计较局部得失,计较整体得失,计较人生得失。依我看,只有人生的得失才真正值得计较。

计较局部得失,就是盲目地计较得失,那就变成斤斤计较了,不可取。家里的事,很多都不值得计较,因为大家都是亲人,没必要。

工作上的事一般都需要计较,这不能从“我”出发,而要从组织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全局出发。计较虽然会失去眼前利益,却得到了长远利益,因为主动付出而换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计较整体得失,就是计较大的方面的得失,而不是小的方面的得失。假如整个房子都塌了,你把一扇大门弄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人生一定要“斤斤计较”,计较那些早已付出,理所应当得到的回报

好书荐读:《情商课》


结束语

关于人生的得失,有许多耳熟能详的说法,诸如“过眼烟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总体而言,我们得到的会远远大于付出的,大于失去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仅就人生的某一阶段来计较得失,那是不正确的。

因此,计较人生得失其实就是在时间上整体地计较得失,而人生总的得到应该与总的失去大体相当。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不应计较得失。在个别问题上,我们不仅要计较得失,更要懂得怎样计较得失。比如,情理之中的得到来自付出,这种付出即算是一种主动的、卓有成效的失去。

人真正要计较的不是小得失,而是大得失;不是一事的得失,而是整体的得失;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人生的得失。


作者|方木鱼 《情商课》

排版|小雅

审核|听海

【热点话题】关于 计较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与幕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