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她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成年後成為一個普通的售貨員,之後一路逐級被推向高處,成了勞模,進入政壇,成了黨和國家領導人。 “文革”結束後,命運把她從中央降到了基層,她從黨和國家領導人變成了一名普通工人,而勞動者的本色使她重新用勞動贏得了新的生活。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她就是六十年代的勞模李素文。

說起李素文的人生,和眾多出身於“草根”階層,後來又備受社會矚目的人物一樣,李素文的生活,充滿了戲劇性。

她23歲賣菜而成為勞模,42歲當上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官至副國級,又在45歲被“罷免”成為普通人,而後又重新闖出了一片事業,實在是令人感到好奇,想去了解這個人物,今天筆者就帶大家認識她。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李素文1933年出生在河北省樂亭縣,和建黨領袖李大釗是同鄉。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當過兒童團長,團支部書記,高級社副社長。

1956年,她投奔愛人從河北農村老家來到瀋陽,在瀋陽南塔第二副食門市部賣菜。平凡的工作,竟讓她幹得風生水起,先後當選為瀋陽市勞動模範,遼寧省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省財貿系統“五好”職工標兵。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那個年代的勞模絕非浪得虛名。

李素文做事認真,愛動腦筋,做了售貨員之後,她就把自己的聰明才智都用在了琢磨怎麼賣好菜上。正應了那句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李素文把菜賣出了名堂。

一次,李素文發現,商店裡進了一批果脯,來看的、問價格的顧客很多,但買的人卻很少。李素文很納悶。當一位老人問她有沒有小盒子的果脯時,李素文恍然大悟:顧客是嫌果脯包裝太大,價格太高。她便向領導提建議,把果脯分成小包來包裝,並對不同品種做了搭配。結果,果脯的銷售量增加很多。

還有一次。一個顧客來買菜,指著一種菜問它的炒法。李素文回答不上來。這本來是一件小事,但李素文覺得,一個好的售貨員,應該圍繞著各種各樣的菜做文章,以菜為核心,掌握更多的知識——比如有關菜的營養成分,怎麼配菜,怎麼烹飪。擁有這樣的知識,才能給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為此,她整理出了炒菜中一些常見的問題,專門到附近一個單位的食堂裡,向一位有三十多年烹調經驗的老廚師請教。老廚師很奇怪地問她一個售貨員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處,李素文告訴他,自己想學了這些知識後,為那些不瞭解這方面知識的顧客提供參謀。老廚師誇獎她想得周到。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李素文並不是那種單純的“業務型人才”,她很會藉助組織的力量推廣自己的經驗。比如,她在請教了老廚師之後,讓黨支部幫著她,把老廚師請到商店,給全體售貨員講課。後來,成為勞模之後,她和另外幾位勞模一起,串聯了全市的幾百名賣菜的營業員,請來大飯店的廚師講課。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通過這些細節,人們可以發現李素文的組織能力。也許,就是這一點,使得她漸漸地從普通勞模中脫穎而出,步入政界。

李素文的工作,甚至已經超出了單純賣菜的範圍。為了把自己的服務工作做得更好,她很有心地把商店周圍居民的情況都摸清了。她曾經因為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在很冷的冬天出來買豆腐而推測,這家人家裡可能有困難。下了班過去一打聽,果然如此,小孩的媽媽得了“產後風”,不能下地。李素文就決定,不能把自己鎖在櫃檯裡,應該經常走出去,讓那些不能出來買菜的人也能吃到菜。於是,她就向領導提出了“送貨到院”的建議。他們甚至對老、病、弱、殘的固定顧客實行“早(班前)訪晚(班後)送,晚訪早送,訪送結合,分片包乾,送貨上門,服務到家”的服務方法。對於雙職工家庭,則實行“預約售貨”的辦法。

李素文做這些事情的動機,完全不是為了“經濟效益”。在那個年代,商店的“經濟效益”,和她這樣的普通售貨員的收入沒有關係。李素文從事的是最普通不過的勞動,但她這樣的勞動讓她有一種無與倫比的尊嚴感與榮譽感。反過來,她以自己的行為讓這普通的勞動增值。人與勞動,構成了一種和諧的關係。

李素文之所以一步一步成為勞模,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是一點不奇怪的。她個性鮮明,願意付出,不求回報。

♥️ 李素文(左一)與毛主席 ♥️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李素文被評為各級勞動模範,多次見到毛主席。1963年,她光榮地出席了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在那次會上,她那篇以《為革命賣菜》為題的發言,樸實之處見思想,讓人們看到了賣菜之外的東西,看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可貴精神。這不僅感染了在座的普通聽眾,也深深地感染了中央高層領導。在這次演講中,周老總就坐在下面,全程為她七次鼓掌。或許正是在這次演講中,周老總髮現了李素文身上的優秀品質,為她進入中央奠定了基礎。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1965年成為全國婦女“三八”紅旗手。次年1月被商業部授予“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稱號。1965年-1966年,北京和全國各地先後舉辦了“李素文學習毛主席著作展覽”,許多報刊發表了介紹李素文事蹟及其本人學習毛主席著作體會的文章。

1968年5月任瀋陽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69年4月當選為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1973年任中共遼寧省委常委、遼寧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共青團遼寧省委書記。1973年8月當選為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1974年1月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出席紐約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第二十五屆會議,並在會議上發言。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上世紀60年代,毛主席提出了“勞模從政”的政策,李素文剛好趕上了這樣的潮流,隨著順利從政。到了1975年,主席發出了從工農兵中選拔人才的號召。於是,李先念副總理提名李素文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因為他迫切希望有一位瞭解基層,又有卓著成績的人才來輔佐自己。這個提名經周恩來總理簽字同意,上報到了毛主席那裡,主席批准了這一提名。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此後,李素文開始了人生中夢一般的一段歲月。

她常常出現在報紙、刊物和銀幕上,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視察工廠、農村。國家為她配備了秘書、司機、警衛員、廚師。她頻頻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參加外事活動。據統計,僅1975年和1976年兩年,她所會見的外賓就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和二十年前她的賣菜生活相比,她就像在做夢一樣。

♥️ 陳永貴、吳桂賢、李素文(左一)在大寨 ♥️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她身居高位,卻非常嚴格要求自己,沒有帶家屬,每天只有工作的權利,必須把思念之苦與七情六慾埋在心底;那時,她每月工資62元,是高級幹部中的“窮人”,卻非常滿足,因為陳永貴副總理還掙工分;這種經濟狀況,自然出國訪問時連“行頭”都買不起,只好到對外友協去借皮箱和衣服,訪問回來再把那些東西歸還人家。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據說,有一次李素文去阿爾巴尼亞參加活動,連衣服都是借的,因為自己的衣服都太舊了,穿不出去。到了阿爾巴尼亞後,要出席晚宴,大使館的人婉言勸她先理理髮。但李素文帶的錢都是經過嚴格計算的,根本沒有錢理髮,最後在大使館的聯繫下,才找到了當地的一個老華僑開的理髮店,給她免費理了理。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那時她最怕家鄉來人,因為囊中羞澀。有一個月,家鄉來了四五撥人,結果月底時只好天天大蔥蘸大醬。

生活艱苦,李素文還能適應,而對當時變幻的政治風雲,她便顯得無所適從了。

粉碎“四人幫”後,李素文也逐漸從政壇消失了,1978年7月12日,李素文回到了家鄉瀋陽,組織上安排她到市糖果廠勞動鍛鍊,改造思想。那一刻,45歲的李素文從“天上”降到人間。有時在公共汽車上,就能聽到人們竊竊私語地議論她;“ 哎,那不是李素文嗎?她不是副委員長嗎?怎麼不坐專車,和咱們一起擠汽車 ? ” “ 聽說犯錯誤了,被遣送回瀋陽勞動改造。” 每逢這時,她強忍著自己無法表白的情緒,車一到站,就迅速下車,消失在人海中……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李素文不服輸的性格,成就了她下半人生。她沒有消沉下去,而是在勞動中重新尋找自己,每天都加班加點地幹,她包糖果速度終於超過生產能手。

經過5年的辛勤耕耘,李素文用自己的汗水與能力贏得了尊重,1983年10月,她被選為該廠副廠長,主管經營。上任之後,李素文第一件事就抓原材料。工廠花了140萬人民幣從前西德引進一條巧克力生產線,每年需要可可豆150噸,計劃內只有30噸,那120噸必須自己想辦法。她還是那份責任,還是那份勁頭兒,正月十五,風風火火地坐上夜車去北京,下了火車,便直奔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接著又去輕工部,到了晚上才安排住宿。第二天又起大早,到輕工部食品局和商業部辦事,晚上連夜坐火車回瀋陽。工人們感慨地說:這就是李素文的效率!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1986年4月,李素文到天津辦事時,發現天津市場上沒有瀋陽食品,便產生了把瀋陽食品引進天津銷售的想法。得到領導的支持後,她便給天津老勞模、市蔬菜公司副總經理張世珍寫了封信。經她倆的努力,在天津舉辦了瀋陽食品展銷會。李素文又打了一場漂亮仗、原計劃銷售500萬,實際銷售近1000萬元。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李素文的名字又重新叫響。不久,她又擔任了瀋陽市輕工局供銷公司副總經理。每逢有人問她為什麼還傻干時,她總是笑著說:“權力是力量,金錢是力量,人格也是一種力量,我就是要用我的行動,證明我的人格。雖然我不再那麼引人注目,但我會留給時代一個深深的思考。”

1989年,李素文該退休了。可是公司根據她的能力和需要,要她繼續當顧問,她喜歡有事做,便又繼續勞碌著。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可到了1991年,李素文因心肌缺血先後住了4次院,她只好告退養病了。

一天,瀋陽捲菸廠的黨委書記打來電話:“李大姐,我們從長春引進一種新型床墊,對養你的病有好處,你來看看。”李素文躺在床上試了試感覺不錯,便決定把攢的錢全部拿出來買這個磁性保健床墊。李素文確認了保健床墊的質量後,便決定到那家公司,打工推銷、這種床墊。說幹就幹,果斷的李素文揹著家人,悄悄地帶上床墊說明書,走街串巷搞起了推銷。她本來就有很好的演說天賦,再加上名人效應,很快就打開了市場。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1997年春節,65歲的李素文把自己開公司當老闆的想法公開亮了出來。她大膽地貸款30萬元,自籌20萬元,在瀋陽市最繁華的太原街辦起第一家高科技產品專賣店(專賣醫療保健床墊),實現了自己當老闆的夢。公司一開張,生意就很紅火,而且效益越來越好。

那時,她日子過得風風光光,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惟一的心結就是:她雖然已經享受到勞模待遇,可政治待遇卻一直沒有恢復,比如全國總工會慰問勞模、國慶節組織勞模上北京,包括省、市慰問勞模等活動都沒有她的份。

1998年的一天,李素文突然驚喜地接到通知,讓她參加瀋陽解放50週年紀念活動,這就意味著她的政治待遇已經被恢復了。

也是從那一天起,她意識應該重新考慮將來的生活。於是,李素文關閉了自己的專賣店,到5公里之外的北運河做“保姆”,維護20多公里長的北運河環境,冬天掃雪,夏天拔草,造福瀋陽。儘管每月只有200元工資,儘管路途很辛苦,但她覺得非常快樂,因為她又回到了勞模中間。

✈️ 李素文(右三)與朱克家(左一)侯雋(右一)吳桂賢(右二)邢燕子(右四)在北京合影 ✈️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她居住在一個普通的小區裡,安靜地生活著,和普通老人沒有什麼區別。不過,每逢國家的重大紀念日,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李素文總是會出席。她還擔任一所小學的校外輔導員,時不時地給孩子們講講過去。

勞模李素文的傳奇人生

從普通的賣菜女工,卻火箭般第成為副國級幹部,跌落至體制內的糖果廠副廠長,晚年又成為著名民營企業家,又關閉自家企業去做公益,最終又回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

這就是李素文的傳奇的別樣人生。這樣的人生經歷,倒是跟吳桂賢很有相似之處,或許也只有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才會出現這樣傳奇的人生。

(文字整理老海。資料圖片來自網絡,向原作者致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