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喜歡打聽和管別人家事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

瘦孿心蒂子


看不透人生,猜不透的人心,總有些人喜歡在別人背後討論別人的家事和誇大其談,表面卻虛情假意對你噓寒問暖, 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城府太深了,喜歡嚼舌頭,總有不少人都喜歡探討別人家事,你比她強她嫉妒,你不如她,她笑話你,因為他們實在空虛沒事做,他們生活安逸無牽無掛.她們太寂寞了,找人聊天卻不知道聊些什麼,檔次低,品味低,只會聊別人的家事.,誰願意交這樣的人?



老鄒笑看人生


說的好聽是熱心腸,其實都是偷窺狂。

我們之前有個鄰居阿姨,很喜歡串門,到處跑,東家長西家短的,亂說一頓 有時候遇到人家教育孩子,她湊熱鬧去一會說孩子不對,一會又說家長不好,然後唯恐天下不亂,人家又不好當面發火,然後這個阿姨還賴在那裡,說自己教育孩子多好多好的,哎,讓人無語。

然後老阿姨閒不住,總喜歡打聽別人家的事情,大到誰工作了,出差了,小到晚上吃什麼菜,天哪,有時候團結幾個阿姨,嘀嘀咕咕地販賣打聽來得新聞,無語中的萬語千言啊。



老劉的3次方


我個人認為是懷疑心重,好奇心驅使作用

一、懷疑心重。因為可能是生活的距離比較近,例如鄰居了,這樣的人總感覺心事重重的,感覺別人再聊天時,會不會說起自己什麼,特別的想知道鄰居在說什麼,聽到了可能就放心了。

二、好奇心驅使作用。特別的喜歡打聽別人家的事,特別的八卦,讓周圍人都討厭,但是這樣的人就是有一種好奇心,特別的喜歡打聽,也特別的喜歡管別人家的閒事,還不能說這樣的人壞。

三、熱心腸無處發揮。也可以說是熱心腸吧,願意和人熱乎,就是喜歡說來說去的,管來管去的,她的熱乎勁讓人感覺有點煩,有點鬧人,但是真是哪家有事,她這樣的人最喜歡助人為樂的。

四、怕孤單,怕有失落。

可能還有一種就是以前受過什麼傷心事,特別怕被大家遺忘似的,就想讓大家記住自己,哪怕給大家不好的印象,這都是有可能的。

這樣的人有的存存是八卦,有的是疑心重,有的為引起大家重視,不同的心態就反映出不同的言行。他們沒有惡意!


北方小郎


那種喜歡打聽和管別人家閒事的人,大多就是純粹喜歡八卦。

我一個朋友,她真的非常喜歡八卦,愛打聽又愛腦補別人的心裡活動和生活劇情。

讓人煩不勝煩,平常都不敢跟她說句心裡話或者煩心事,你的心事或者煩惱只要跟她說了,基本都被她當做笑話或者談資去跟別人交換新的談資去了。

阿西吧[發怒][發怒]……

一點都不想跟她玩了,但她每次逮著機會還會跟在身邊叭叭叭的講她得到的新談資,有次在她宣傳別人的煩惱和八卦的時候,突然忍不住問她:別人有沒有跟你說過要保密?

她愣了一下說:有說過啊,我只跟你說,你別跟別人說就好了。

我[汗][汗][汗][汗]我信你個鬼,你就只跟我說嗎?

心好累[酷拽][酷拽][酷拽]



阿林尼莫


您好,關於喜歡打聽和管別人家事的人,探究他們的心態問題,其實這裡挺有趣的,相信大家身邊都有這種人,一般這類型的人也會讓人反感和避開。當然,這類型的人他們也討厭這種人的,只是他們自己身處當中不自知。為什麼他們無法自知?為什麼他們行為模式會那樣子?

這裡我們可以一起探究一下,為什麼?有什麼得益讓他們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能讓他們得到什麼,滿足了他們的什麼呢。舉個例子,如果到處打聽是好奇心,那麼這個好奇心的獲得對他們內在力量有什麼幫助?猜想一下,什麼都知道,是不是把疑惑解決,不確定因素消除,他們安全感會不會有所提升,如果不去得到答案,他們可能會心感不安,焦慮,這些都是跟不合理信念相關的。具體他們經歷了什麼,怎樣成長過來我們不為所知,只能猜測,及尊重每個人都有走自己的路的方式。

還有提到管別人家的事,這裡也是一樣的說法,管別人的事,是什麼事?發生衝突的事還是需要幫忙的事,或者?每個事伸手去管都有著一個角色設定,就是幫助別人,有些人會從幫忙中得到自我認可,提升自信心的。也有些人怕衝突,就會出現避免衝突或破滅衝突的行為。都有著不同的內在動力去影響他們外在行為的結果。

我們多關注自己,為什麼會反感就可以多瞭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了。

以上純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謝謝觀看。

美是表象,心美神靈


繪心瞄fafa


生活嘛,不就是笑笑別人,再被別人笑笑!看別人過得不如自己,就可以好為人師,指導下!



機場行李豬隊友


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嫉妒不想你比她好過,另一種是也許她看不起你,一種以八卦態度看笑話!希望你以後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那種感覺很累,還不如跟著自己想過的生活,走自己的路讓他人去說。


櫻井千加奈


我們假設A喜歡探聽別人的事情插手別人的事情。假設B是像特雷莎修女那樣不斷為別人付出的人。毫無疑問,A會惹人嫌而B會受人尊敬感恩。他們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主體的人格成熟度,表現在態度上是評判或接納。

A不管是打聽也好,插手也好,他對別人的事情是有一個判斷的,藉此來鞏固自己的價值觀。藉由插手別人的事情來體現自己的控制感和價值感。這種情況下如果別人拒絕他的介入,那他會感覺到很受傷或者會很憤怒,會陷入一個受害者或者加害者的漩渦中。如果完全沒有人家的事情,讓他打聽讓他插手,他會徹底的迷失自己。因為他和別人的界限並不清晰需要。不斷的藉由別人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而B的內心是接納別人的存在狀態,也接納自己的存在狀態。他只是給予一些幫助,如果對方拒絕的話,他不會感覺到受傷。不管有別人是否接受他的幫助,不管別人對他的反饋是什麼樣的,他的自我都是統一的完整的,其價值不需要通過別人接納他的奉獻來體現。他敢於自己一個人面對自己的內心。接納自身的人才能接納他人,接納他人才能真正做出利他的行為並從中獲得莫大的幸福。抱有功利心的人其行為當然會有益於社會和他人,但這個行為帶給自身的幸福感很有限


樂培心理張老師


生活中會遇到不少這樣的人,主要好奇心和八卦心理作崇。好的方面或許會去勸解幫助哈別人家,不好的方面散播別人家的家長裡短,甚至嘲笑別人,給自己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或者看到別人的不好幸災樂禍什麼的都有,這樣的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最好遠離。


幼兒園老大沾花不惹草


我辦公室就有這種人,拉著你聊天,直接問東問西。有些問題,你都覺得奇怪,她怎麼好意思問這種問題?

她問完之後,還喜歡到處散播,用那這些秘密交換更多的秘密。

最後,搞得我們很煩她,把她孤立了,沒有人和她一起逛街,吃飯,聊天。

算她活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