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礦區換容顏,新城有鉅變。如果您喜歡,轉發朋友圈)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珙縣巡場鎮夜色)

傳說在珙縣西南有一條溪流,名曰珙溪,這條珙溪不知是不是現在的洛浦河。溪中有石阻於河心,其石巨,如壁玉,即以珙壁以名,古稱珙州。

據史料記載,珙州建制於元末,隴蜀王明玉珍據蜀,於1362年置珙州,治所即今珙泉鎮。明洪武四年,降珙州為珙縣,隸於敘州府,洪武十年珙縣被劃入高縣,十三年又重新立縣。於1997年縣城由珙泉鎮遷至巡場鎮。


為什麼可以把巡場鎮當成是老礦區呢?因為芙蓉礦務局總部,以及諸多的礦山的基建單位,一直都駐紮在巡場。應該說如果沒有芙蓉礦務局,就沒有巡場鎮今天的繁榮,或許巡場鎮也不會成為縣城。當年礦務局4個礦,加上司法廳的芙蓉煤礦,把巡場鎮團團的圍在中間,如同母親懷抱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一般,說巡場不是老礦區,巡場願意嗎?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青瓦白牆——古鎮)

當時巡場鎮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整個鎮方圓應該不過1公里。

全鎮只有一條過境公路,那條過境公路就是從現在的芙蓉大酒店開始的新橋街,步行街是沒有的。過境公路一直通到鞍子橋那兒。不是現在的柏油路面,是現在很少再見到的馬路,路面是碎石子鋪成的。鋪好碎石子後,再往上面鋪黃泥,用壓路機壓平。

這樣的馬路,被車輛跑過後,黃泥被帶走了,路面就剩下碎石子,坑坑窪窪的。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那時候巡場被叫做“光輝城市”,也就是光是灰的城市。


巡場鎮的房屋基本是青瓦房,屋頂是用黃泥燒製,有點弧形那種青瓦鋪的。牆壁是用竹片做夾層,兩面塗灰,外面再刷上石灰漿。

一到年關,不少居民要“撿瓦”,就是把屋頂碎了的瓦片清理出來,再換上新的瓦片,不然來年雨季來臨時,雨會從壞的瓦片漏下來。

礦務局總部在現在局總醫院處,局總醫院還是白皎煤礦的塘壩醫院。局機關到是有一個衛生院,就在現在艾菲爾咖啡位置,是一個三層樓的乾打壘樓房。那個年代在巡場街上看到的樓房,一般都是礦務局或者其他三線配套工程單位的,巡場鎮本地居民少有修那種樓房。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青瓦白牆——山村鄉下)

街心花園是巡場鎮的中心。現在是,過去其實也是。

那時的巡場鎮有多大呢?

我們以街心花園為中心,向東,往巡場中學方向,距離大概有300米左右,就到了山腳,裡面多半是原來川煤八處的宿舍樓,辦公室等。

向西,往文化公園方向,那個時候鎮子的位置就到現在步行街的位置就,再往外走,基本上是一片荒蕪,距離不過就只有200米吧!

向南,往芙蓉礦務局總醫院方向,到了原來的礦務局總部為止,再向前到步行街那個位置就是過境公路了,距離不過也只有300米。如果一定把過境公路也算上,最多也只能到現在的珙州國際那兒,最多再加上300米,向南頂天了可以算上600米左右。

向北,往糧站那個方向,有兩條短街,第一條到新華書店截止,大概是200米,再往北,到原來的糧站那個位置也是200米左右,向北的總距離也不過400-450米。

這就是原來巡場鎮。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珙縣巡場鎮美景)

不要覺得巡場鎮好象不大,因為礦務局、 二0二地質隊、川煤八處,五十四處等諸多的基建單位都在巡場,而芙蓉煤礦還有如此大的一個司法廳的煤礦,在巡場鎮及周邊人員匯聚是非常多的,社會秩序相對也比較複雜,那個時候巡場鎮就被稱為“小香港”,足以見巡場鎮的繁華。

什麼可以證明巡場鎮的經濟繁榮呢?

那個年代,可以用電影院來進行衡量,能夠反映點當時的情況。

在巡場鎮巴掌大的地方,現在的人可能都無法想象。換你猜,你會猜巡場當時有幾個電影院?一個?還是二個?告訴你,都錯了,當時巡場鎮有四個電影院,並且四個電影院還不象現在的電影院是小廳,那時電影院只有一個觀影廳,觀影的人都在一個觀影廳裡看電影,只有時間、場次的區別。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電影《少爺的磨難》海報)

四個電影院分別在哪兒呢?

最當街,最熱鬧的要數巡場電影院,位於街心花園那個位置。儘管街心花園當時還不象現在一樣,有黃桷樹、有花苔,那會兒電影院外面就是一個壩子,並且沒有硬化。一到下雨天,壩子裡全是水蕩蕩,沒有水蕩蕩的地方全是淤泥。

壩子裡擺著一些克郎棋,當時的一種對戰遊戲,用一張象桌子一樣的臺子。對戰雙方的臺子上分別有幾個洞,用一根杆子,把對方的象棋子打入對方的洞裡,誰先打完對方的棋子誰就獲勝。

一些時候,打克郎棋的遊戲者用力過猛,把對方的棋子打出臺子,直接落到水蕩蕩裡,老闆直接用手把棋子撈起來,用紙擦一擦又放回臺子裡繼續打。

即使是這樣的環境,絲毫不影響巡場電影院的觀影人數。

我在局高中讀書的時候,有一次和詠春還偷偷下來看過陳佩斯演的《少爺的磨難》,詠春對陳佩斯電影裡魚躍動作逃跑的情節津津樂道。看電影在巡場電影院最多。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電影《屠城血證》海報)

巡場電影院往巡場中學方向走,那裡面也有一個電影院,那個電影院好象是隸屬於礦務局。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局一中組織看電影都是在這個電影院。

電影院的大小和巡場電影院差不多,有一次學校組織看了一場電影《屠城血證》就是在這個電影院。看中國的第一部恐怖片《黑樓孤魂》,以及第一部所謂的少兒不宜影片《寡婦村》也是在這個電影院。


第三個電影院是二0二地質隊的電影院,具體位置在礦務局老醫院那個位置。

這個電影院主要是為二0二地質隊的職工服務的,也對社會開放。

我曾經在這個電影院裡看過一部由巫剛主演的反映自衛反擊戰的電影《雷場相思樹》,對巫剛在戰場的空隙裡,抱著吉它唱《只看見你的微笑》“為什麼我走的時候,你是望著天上飛鳥,並不是望著我”,感覺彈吉它好巴適。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電影《雷場相思樹》海報)

第四個電影院,我估計可能許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在哪兒。

如果不是因為曾經在那兒看過一場《霹靂舞》的電影,我也不知道那兒還有一個電影院。當時記 得《霹靂舞》太火了,其他幾個電影院都沒有買到票,在一個巡場當地的同學帶領下才找到的那個電影。這個電影院在巡場老新華書店向東裡面50米的位置,地點有點偏,但那兒以前的確有一個電影院,老巡場人應該還記得到。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電影《霹靂舞》海報)

總之,那個時候巡場鎮雖然鎮容鎮貌比現在差遠了,但是那個時候,巡場真是小香港,非常繁華的。


有興趣的老鄉們,改天接著擺我們巡場的老龍門陣,歡迎大家的參與。


老礦區新城舊事|珙縣巡場鎮小香港,巴掌大的地居然有四個電影院

(生活理應簡單,吃飯喝酒聊天)

後 記:

1、文中的照片,部分來自於朋友及朋友圈提供,一併表示感謝;

2、點擊文章題目下方的藍字“兩天顆星天外”可以關注公眾號,所有寫的東東在微信公眾號的歷史消息中都有。

3、老礦區新城巡場的老故事歡迎大家參與,故事可以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