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後人說以史為鑑,大多看的不是《史記》,而是司馬遷的《資治通鑑》。與《史記》專門歌頌帝王的豐功偉績不同的是,《資治通鑑》是

一本專門寫給帝王借鑑和應用的史書。它講述了從戰國初期到五代1362年的國家民生興衰歷史,同時加入了分析歷史人物的品德善惡,管理政策得失,為後人總結經驗。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魏文侯:打造戰國七雄中第一個崛起的國家有何秘訣?

魏國是戰國七雄中最早崛起的,這與它的第一任君王魏文侯密不可分。

魏文侯禮賢下士、重信用、懂包容、有擔當,尤以知人善任為人稱道,身邊的名臣良將數不勝數,可以說是戰國金牌創業明星團隊。

武功方面有戰神吳起,文治方面有孔子十大弟子之一子夏,法治行政方面有法家的鼻祖商鞅和韓非子的祖師爺李悝。但如何處理好這些人才之間的關係,也需要高超的領導藝術。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漢文帝劉恆:守業更比創業難,守成“成”在哪裡?

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治時期被稱為“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都一個個出現的治世,也為其後的漢武帝將漢朝推上頂峰奠定了基礎。

從邊地封國到中央集成大統的漢文帝為什麼能開創盛世,有三點很重要:不擾民、不擾法、客服享樂主義。現在作為領導,要如何做到這三點?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唐高祖李淵:群雄爭強好勝,我是如何勇於示弱、善於示弱的?

在其子李世民的光芒下,唐朝開國皇帝李淵顯得很不起眼,但細讀歷史,在波瀾壯闊的隋末大起義中,李淵能夠在複雜的各方博弈中脫穎而出,定鼎中原,和他兩次重要的示弱策略密不可分。

事實證明,在強敵環伺的惡劣環境下,勇於示弱、善於示弱不僅是生存法則,也是爭取最終勝出機會的必要策略。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唐太宗李世民:我是如何成為秦皇漢武之後的又一位成功帝王的?

貞觀盛世的開創者李世民曾總結過自己成功的五大原因:

一、不妒忌有才能的人;二、用人總是取其所長,避其所短;三、容人之過,寬以為懷,化消極為積極;四、褒獎正直;五、同等對待漢族與非漢族。這五點對很多領導者來說,都是極好的經驗之談。

還有一句唐太宗的名言很貼切: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學習歷史,能夠讓我們的經驗延伸到古代,拓展到更廣的領域。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曾國藩也是讀了數遍,稱讚它“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金庸說:“寫作的功底,正是來自讀《資治通鑑》,也令我更瞭解歷史規律”;

清代史家錢大昕說:“讀十七史,不可不兼讀《通鑑》。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讀資治通鑑,就像看高人下棋。歷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個棋譜。我們看多了,自會下棋了。

講歷史故事的同時,更是講做人、處世智慧。難怪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強的史書,涵蓋智謀、兵法、心理、做人、處世……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只是讀資治通鑑原著,古文生澀難懂,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讀它最佳方式是先讀通精品白話版。老張發現一本白話版的《資治通鑑》。

雖為編年史,但筆法比我們想象的有趣生動得多。白話譯本語言優雅凝練,小說的筆法,精細趣讀歷史,又能明白管理、用人之術、為人處世……

如戰國時代孫臏與龐涓的馬陵之戰,

東漢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東晉的淝水之戰……

詳細生動,如歷其境,千古傳頌,很適合文言功底但是想要看《資治通鑑》的朋友。

帝王之書《資治通鑑》:權謀家做人做事的章法,悟懂人生少走彎路

又如講三家分晉、智伯滅亡的故事時,提出千古名句“才者德之資,德者才之帥”認為仁德第一,才能第二;

並衍生談到管理者的核心,應是方向、目標、願景、價值。

《資治通鑑》全書6冊,全部原文+白話譯文。涵蓋戰國、秦、西漢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曆史。

史書中不得不看的一面鏡子,現在優惠價只要98元,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