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球大胜对手主帅却被解雇?这还真不是“圣母”,而是尊重

近期,意大利足坛的一场比赛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维科罗瑟托青年队在与马里纳的比赛中,以27:0的悬殊比分狂胜对手。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赛后因维科罗瑟托俱乐部主席保罗宣布将球队主帅解雇,至于理由,保罗认为教练没有教育和引导年轻球员们去尊重对手。

27球大胜对手主帅却被解雇?这还真不是“圣母”,而是尊重

此事一出,很多人为因维科罗瑟托青年队的主教练打抱不平,认为俱乐部的做法过于“圣母化”,竞技体育中倾尽全力击败对手才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这样的反驳理由似乎十分充分,我们也不难在足球历史中找到类似案例:

20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巴西队在自己家门口被德国队灌了7个球,比赛中德国人在上半场不到就领先5球的情况下,现场狂热的巴西球迷除了眼含热泪看着溃败的桑巴军团,却没有丝毫办法。德国人也丝毫没有照顾巴西球迷的情绪,下半场依然坚持进攻,又接连打入两球,最终送给巴西队一个奇耻大辱;

27球大胜对手主帅却被解雇?这还真不是“圣母”,而是尊重

往前一点,2000年亚预赛国足19:0狂屠关岛队,类似案例在亚洲国家队赛事中经常上演;

再往早了说,1978年在荷兰“飞人”、巴萨教父克鲁伊夫的告别赛上,由他亲自率领的阿贾克斯被到访的拜仁慕尼黑打了个8:0,好好地一场告别赛硬是被踢成了友尽赛。

……

“竞技体育,菜是原罪”,一个个例子似乎告诉我们,因维科罗瑟托青年队的主教练并没有做错什么。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这是青年队的比赛并不是成年队。如果是成年人之间的竞技,输得一方可以接受也必须接受任何惨痛的失利,但青年人不行,他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于被虐的一方,这样近乎羞辱的失利,极有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阴影,失去对足球的美好向往;对于胜利的一方,在面对明显弱于自己的对手时痛下杀手,丝毫不顾及他们的尊严,也很容易让他们的足球世界只有冷冰冰的输赢数字而缺乏基本的人文情怀。长此以往,即使进入了成年队比赛 ,同样不会有尊重对手的意识,顺风球时或许会沾沾自喜,到了逆风球时恐怕会严重心态失衡,近而伤害到自己和对方球员。

27球大胜对手主帅却被解雇?这还真不是“圣母”,而是尊重

在NBA的比赛中,比赛最后时刻胜负已定的情况下,获胜的一方会放弃进攻耗完时间;在乒乓球比赛中有个不成文的惯例,不能给对方“剃光头”,这才有了过往张怡宁面对福原爱时的故意发球失误。竞技体育强调全力争胜,但首先要建立在彼此互相尊重之上,毕竟倾尽全力获胜所带来的的愉悦,是由人来体验。

大家怎么看,欢迎一起讨论。我是巡逻官,期待大家的关注。

(体育巡逻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