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抗疫食物”有點離譜:日本搶購納豆,印尼追捧生薑,英國迷信蜂蜜

受訪專家: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雲無心

本報記者 水 欣

時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各國民眾除了囤口罩、衛生紙、消毒水,還搶購各種各樣的“抗新冠病毒食物”。可是,這些“抗疫食物”真的管用嗎?本期《生命時報》特邀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為大家一一解讀。

日本:納豆

據日本朝日電視臺報道,該國多地出現納豆供應緊張的現象。媒體稱因納豆產地茨城縣尚無新冠肺炎患者,一些商家順勢宣傳,“納豆含有的肽能破壞引起肺炎的菌膜”。不少人因此認為納豆有預防新冠病毒的功效。大量搶購納豆導致東京都一些超市不得不推出限購措施,規定一人只能買一份。據日本大型食品製造商透露,目前納豆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兩成。

各國“抗疫食物”有點離譜:日本搶購納豆,印尼追捧生薑,英國迷信蜂蜜

針對這一現象,日本消費者廳3月10日專門召開記者會闢謠稱,新冠病毒特性尚不明確,納豆等商品宣稱的功效無法測試效果,因此現階段所謂能預防新冠病毒的說法缺乏“客觀性和合理性”,商家宣傳可能違反相關法律。

納豆是把大豆煮熟後發酵的產物。雲無心表示,納豆抗病毒的解釋不太合理,茨城縣當時沒有出現感染,可能是當地沒有感染源,並不能說明是吃納豆起到的效果。任何一種發酵豆製品中都含有肽,比如醬油、豆醬以及豆豉等,納豆並不特殊,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豆製品中的“肽”可以抗新冠病毒。日常生活中把納豆作為一種風味食品未嘗不可,但要指望通過吃納豆進行保健,甚至抗新冠病毒,是不靠譜的。

俄羅斯:野韭菜

近日,2萬多民眾聚集在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首府格羅茲尼慶祝“野韭菜節”。人們一起烹飪並品嚐野韭菜,甚至用其榨汁飲用。當地旅遊部長稱野韭菜營養豐富、能提高免疫力,參與者們食用了野韭菜,可更好地從新冠疫情中獲得保護。如此宣傳下,不少民眾都相信吃野韭菜能預防新冠病毒。

各國“抗疫食物”有點離譜:日本搶購納豆,印尼追捧生薑,英國迷信蜂蜜

野韭菜又稱熊蔥、熊果大蒜,是野生的草本植物,外形比人工種植的韭菜更粗壯。車臣歷史上遊牧民族較多,和很多草原民族飲食傳統習慣類似,肉類較多,但缺乏調料。野韭菜味道極為豐富,搭配肉類一起食用,可起到調味作用,深受民眾喜愛。雲無心表示,野韭菜雖然富含多種維生素,但本質上屬於蔬菜,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食用野韭菜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利用野韭菜抗病毒是沒有任何根據的猜想。

印尼:生薑

自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後,生薑搖身一變成為備受印尼民眾追捧的“抗疫食物”。當地不少人大量搶購生薑食用,有店家專門研磨姜粉沖水作“超級飲品”售賣,還有民眾扮成“超級英雄”去廣場免費發放,當地生薑價格幾天內漲了3倍。

各國“抗疫食物”有點離譜:日本搶購納豆,印尼追捧生薑,英國迷信蜂蜜

姜之所以在印尼被傳成“抗疫”食物,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印尼一種傳統藥物佳木被社交媒體宣傳有抗新冠肺炎作用,而姜科植物是佳木中經常使用的原料。二是印尼艾爾朗加大學研究稱,姜中的成分對禽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雖然該大學並未確定其是否對新冠病毒有類似作用,卻被媒體廣泛報道,以訛傳訛演繹成姜能抗新冠病毒。三是姜在印尼當地有非常長久的食用歷史,原本就非常受民眾歡迎,也被賦予很多“保健”作用。對此,雲無心表示,佳木防新冠肺炎並無證據,也沒有證據表明人食用姜、喝姜水可抗新冠病毒。

印度:牛尿

3月14日,為了預防冠狀病毒,印度數百名民眾在新德里舉辦了一場“牛尿派對”,他們通過暢飲牛尿來對抗新冠病毒。有報道稱,印度其他地方也計劃舉行更多的牛尿暢飲派對。

牛尿治病屬於民間傳統醫學,在印度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不過,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表明喝牛尿可預防新冠病毒。印度也有醫療專家反覆強調,不能輕信牛尿的治病作用。現代醫學懷疑,飲用尿液可能帶來細菌汙染等問題。

英國:威士忌加蜂蜜

近日,部分英國媒體廣泛報道,有人利用熱威士忌加蜂蜜治好了新冠肺炎,部分民眾信以為真,引發熱議。

各國“抗疫食物”有點離譜:日本搶購納豆,印尼追捧生薑,英國迷信蜂蜜

實際情況是,英國人康納·裡德在武漢擔任外教期間遭遇新冠病毒感染,不久後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治癒出院。聽說他治療期間堅持飲用熱威士忌加蜂蜜,英國媒體無視其在醫院接受的正規治療,斷章取義稱,是熱威士忌和蜂蜜打敗了新冠病毒。雲無心告訴記者,在酒精飲料里加糖或者蜂蜜,是國外比較普遍的一種飲用方式。威士忌+蜂蜜,成分上相當於酒精、糖混合物,然而不論酒精還是糖,都沒有證據表明其對新冠肺炎有效。而且有關數據顯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很多會在短期內自愈,跟蜂蜜和威士忌沒有關係。

世界各地都有受歡迎的傳統食物,為何疫情期間頻頻被寄予抗病毒希望?雲無心解釋說,這可能是“倖存者偏差”造成的,古時候缺乏醫療條件,人們生病後得不到良好科學治療,病好後回憶此前吃了某種食物,就可能將康復歸因於這種食物,並盲目附會上各種功效,在民間口口相傳。而在現代科學中,一些傳統食物所謂的功效,經研究發現可能並不存在。此外,各國民眾面對疫情日益恐慌,無助之下本能希望通過做一些事緩解焦慮或解決問題,往往忽略有無科學根據。不論在哪個國家,傳統食物都是觸手可及的東西,因此也更容易被寄予多種不切實際的期望。不論哪種食材,在經過確切科學的臨床人體試驗前,都不可輕易相信其有治療效果,建議大家慎重,不要輕信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