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如何當好職場的“懶螞蟻”

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黑螞蟻進行了一個觀察,這個小組把90只螞蟻分成3組,每組30只,來觀察他們的活動。

觀察一段時間發現,這90只螞蟻中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和搬運食物,但是有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他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他們把這些“懶螞蟻”打上標籤,並斷絕90只螞蟻的食物來源,觀察繼續,他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平日裡勤快的螞蟻,此時變得一籌莫展,而這些“懶螞蟻”則挺身而出,帶領這些螞蟻向他們早已經偵查到的食物區域轉移。

這個小組這時才發現,這些看似平日裡無所事事的“懶螞蟻”都把時間花在了偵查和研究上,並不是真的“懶螞蟻”,他們能夠找到螞蟻群的薄弱之處,還能保持對新食物的探索,保證螞蟻群能夠有新的食物源,研究小組把“懶螞蟻”的作用稱之為:“懶螞蟻”效應。

淺析如何當好職場的“懶螞蟻”

這裡說到的“懶螞蟻”效應在職場中用到的地方也很多,所以就拿出來給各位職場人說道說道,以此來對應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如何當好職場的“懶螞蟻”?

本文將從以下3個方面展開論述:

1,解讀“懶螞蟻”效應在職場中的運用

2,剖析職場“懶螞蟻”存在的客觀原因

3,方法論:怎麼做好職場“懶螞蟻”?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各位看官,往下看!

“懶螞蟻”效應在職場中的運用

說“懶螞蟻”效應在職場的運用,我們得先搞清楚“懶螞蟻”的特徵,根據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的觀察,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特徵:

1,看似無所事事,每天都是四處晃悠(實則在偵測和研究)

2,螞蟻斷糧,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帶領大家去新區域(敢做敢為,能承擔責任)

3,“懶螞蟻”數量極少,但作用很明顯(起到領袖作用)

把“懶螞蟻”的這三個特徵總結為職場員工的特徵,可以表述為:眼光,責任,領導。這3個特徵如果聚集在一個員工身上,這位員工就非常了不起,絕對是優秀的領導人才。

通過螞蟻的三個特徵,我們映射出員工的三個特徵,由此“懶螞蟻”效應在職場的運用可以總結一下,主要兩個點:

第一,企業篩選人才,用“懶螞蟻”效應來篩選企業的人才,那可是一找一個準。因為企業中的“懶螞蟻”的存在太明顯了,其動作,行為,語言,技能都是表現在外面的東西,而且是非常優秀的品質,對於這樣的員工,肯定是第一個被找出來,委以重任的。

第二,員工框定自我

,一個人想要搞清楚自己的職場定位,是做“懶螞蟻”,還是做“弼馬溫”,甚至“混日子”,都可以從“懶螞蟻”身上找到共同點,就可以很明顯的框定自己的行為,動作,語言,技能。

這兩個方面的運用,包含了企業和個人兩個角度,這就說明“懶螞蟻”效應和企業、個人兩方面都有密切的關係,那我們就可以接下來繼續分析第二個問題:職場“懶螞蟻”存在的客觀原因。繼續往下看!

淺析如何當好職場的“懶螞蟻”

剖析職場“懶螞蟻”存在的客觀原因

這個客觀原因用8個字就可以說明白:企業需要,員工選擇。這8個字看似簡單,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卻很多,所以需要細說,接下來就展開給大家講。

  • 企業需要

在“懶螞蟻”的3個特種,第三個是數量極少。這個數量極少,是指企業員工中“懶螞蟻”的數量少,一般只佔到總體數量的20%。

不可否認的是,一個良性發展的企業,必須依靠勤勞的員工,但是這類員工只有80%,我們可以稱之為“勤螞蟻”,這類螞蟻除了勤勞,還缺少20%“懶螞蟻”特有的眼光,責任和領導力。

這裡有必要提一提著名的“二八定律”,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不管任何東西,只有其中的20%最主要的,剩下的80%哪怕數量佔了大多數,都是次要的部分,

企業員工也是如此。

20%的“懶螞蟻”富有探索和研究精神,能夠輕易看到企業的薄弱環節,而且還會找尋解決的辦法,甚至直接提供解決途徑,這樣非常有利於企業的良性發展,讓企業各方面持續增長。

而那些80%的“勤螞蟻”,每天除了埋頭苦幹,並不一定會給企業帶來前瞻性的發展,如果沒有20%“懶螞蟻”在他們的勤勞中“攪局”,他們勤勞的價值也不會太大。

淺析如何當好職場的“懶螞蟻”

  • 員工選擇

一個員工在企業的職業規劃,目標確定都是有自己的選擇的。員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員工,就會走什麼樣的職業發展線路。

怎麼選擇,都和其自身的特點有關係,有人願意做“勤螞蟻”,就有人願意做“懶螞蟻”。“勤螞蟻”能夠用勤勞來體現自己的價值,“懶螞蟻”能夠用自己的特質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員工對於自我的選擇,都是符合他本身的職業規劃的,不管是“勤”還是“懶”,都是有目的性的。

分析完“懶螞蟻”存在的客觀原因,搞清楚了企業需要有“懶螞蟻”的存在,員工也會選擇讓自己成為“懶螞蟻”,我們就可以接著給大家提供方法論了!

淺析如何當好職場的“懶螞蟻”

方法論:怎麼做好職場“懶螞蟻”?

通過對螞蟻群的觀察,知道了“懶螞蟻”的特徵有3個,方法論就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教會大家如何做一隻稱職的“懶螞蟻”,一起來往下看!

  • 第一,鍛鍊獨特的眼光

想要做“懶螞蟻”就必須具備它的特性,那就是獨特的眼光。怎麼才能鍛鍊獨特的眼光了,不妨嘗試一下動作:

1,走出辦公室舒適區,去市場上發現新機會,

2,多充電,多學習,多觀察。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時,觀察行業內的新動向,

3,研究新工作方法,對於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得有自己的辦法,同時能夠推行出去。

其實“懶螞蟻”並不是真的懶,而是把精力都放在對的事情上,他們擅長用大腦去分析,去觀察,去尋找,所以才有了當蟻群沒有食物,他們能夠帶來大家逃離飢餓的機會。

雖然按照“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場道理來看他們,有點多管閒事的味道,但是企業正是有這麼一群眼光獨到的“懶螞蟻”,才會有了欣欣向榮,持續發展的景象。

  • 第二,勇於承擔責任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鍊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林肯

對於企業來說,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員工,其作用遠遠大於一個踏實肯幹的員工,而“懶螞蟻”的特徵之一就是敢於承擔責任。

試想一下,如果他沒有一顆強大的責任心,它敢把蟻群帶出去原來的生活區,去新的區域,尋找新的食物嗎?

一不小心,可能就葬送了整個蟻群,這樣高風險的責任,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的。勇於承擔責任,在工作中的體現,可以列舉幾個出來:

1,屬於自己的任務,完成的越完美,越開心,越有成就感;

2,自己犯的錯誤,第一時間站出來抗住,並想盡一切辦法修復錯誤;

3,合作伙伴犯了錯誤,能攬給自己的,絕對不推脫,並會尋求一切解決的辦法;

4,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犯錯誤,要盡最大的努力把任務完成好。

看起來,勇於承擔責任的“懶螞蟻”似乎犯了“強迫症”,正是這種強迫症,才使得工作更加順暢,合作更加愉快,公司發展更加迅速。

  • 第三,發揮主觀領導性

領導性是“懶螞蟻的”最大特徵,

一個公司只有20%的“懶螞蟻”,他們的行動往往決定了其他80%“勤螞蟻”的方向,其領導地位不言而喻了。

俗話說“會者不忙,忙著不會”,別看“懶螞蟻”每天無所事事,其實他們的心思都花在了怎麼會上面,怎麼發現自己領導性上。

彼得德魯克說,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發揮其長處。懶“螞蟻”作為企業中特殊的員工類型,必須自主發揮創造力和管理能力,才能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

主觀領導性怎麼發揮?不妨試試下面4個辦法:

1,根據自己的特長,多組織技術分享會,讓大家看到自己的水平;

2,對員工進行工作指導,讓員工感受到你的領導親和力;

3,主動參與項目進程,並提出建設性意見,讓公司看到你的用心;

4,對公司發展方向,多思考,形成文件和方案,提交領導討論;

相信做好了這一點,“懶螞蟻”特殊方面的“勤”,會讓公司看到,公司也更願意放手你去做一隻勤快的“懶螞蟻”。

淺析如何當好職場的“懶螞蟻”

總結一句

一邊看似沒有努力工作,一邊卻表現的比“勤螞蟻”更加有價值,這才是職場“懶螞蟻”的生存之道,不知道大家學會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