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各國股市和原油、銅、橡膠等大宗商品期貨無不暴跌,就連以往被視為避險投資品的黃金白銀也未能倖免。但是在諸多商品中,卻有一樣東西卻表現得異常堅挺,那就是鐵礦石。

從今年1月初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了50%多,銅價下跌了近20%,黃金價格下跌了10%多,而鐵礦石卻還上漲了3%多。這個堅挺無比的鐵礦石,也被國內期貨投資者戲稱為神鐵、神礦、神石……

打假鐵礦石指數,這老鐵太黑了

3月15日晚上,新華網發佈了一篇《中鋼協:鐵礦石指數走勢偏離基本面 炒作風險需警惕》的報道,文中引用了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的觀點。

去年同期的鐵礦石價格因巴西礦難上漲了20%,目前的價格又明顯上漲,更多是受資金和情緒驅動。春節後開盤至3月13日,普氏指數價格上漲15%,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上漲12%,青島港現貨價格上漲1%,而同期鋼材價格下跌了9%。

從供應看,全球鐵礦石出口量將恢復增長。澳大利亞相關部門預計,2020年,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將增加3.7%、巴西將增加7.4%。此外,隨著國內疫情和運輸的轉好,國內礦山已加快恢復供應。

從需求看,海外鐵礦石需求呈下降趨勢。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扣除中國之外的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粗鋼和生鐵產量同比分別減少3.4%和4.4%。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影響,預計後期海外鋼鐵產量降幅將進一步擴大。

我們敦促各編制機構秉持客觀、真實的原則發佈鐵礦石價格指數,也呼籲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對鐵礦石指數發佈、鐵礦石現貨和期貨交易嚴格監管,對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和惡意炒作等行為嚴格查處,維護鋼鐵上下游的健康運行。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實際上,新華網和中鋼協對於鐵礦石價格存在貓膩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在過去十幾年裡,力拓等國際礦業巨頭通過操縱鐵礦石價格至少坑了中國數萬億人民幣。

我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買家,但卻對價格沒有多少發言權利,幾乎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肥肉,今天老範就來給大家回顧一下中國買家被國外礦山坑騙的血淚史!

長協談判,中國屢被日本出賣

因為鐵礦石與原油不同,是一個高度寡頭壟斷的市場,目前國際貿易中的鐵礦石80%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並且絕大部分集中在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三大礦山手裡,你即便是被他們坑了一次又一次,到頭來還是不得不找他們買鐵礦石。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從2003年開始,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伴隨而來的是建築鋼材需求量的井噴。由於國內鐵礦石產量跟不上鋼鐵產量的增長,所以鐵礦石進口量開始飆升,超過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那時候國際鐵礦石貿易主要採用長協定價機制,每年由各大鋼鐵廠分別去和三大礦山談判鐵礦石的供貨價格,只要有任何兩家率先達成協議,其它各家就自動接受那個價格。這種

長協機制從1980年開始運行了20多年,鐵礦石價格一直穩定在20美元一噸的水平。

結果當中國開始大量進口鐵礦石時,鐵礦石價格就一路狂飆猛漲。特別是在2005年和2008年的時候,日本的新日鐵和三大礦山勾結,直接達成了漲價71.5%和65%的供貨協議,狠狠的宰了中國鋼鐵行業一把。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新日鐵作為一個鐵礦石買家,之所以願意鐵礦石價格暴漲,是因為新日鐵背後的三井財團也有入股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等礦山,所以當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量大於日本時,鐵礦石漲價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好處。

力拓間諜,讓中國損失7000億元

其實除了新日鐵的出賣之外,長協談判中三大礦山每次都能掌握主動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的談判底牌都被他們知道了,他們的商業間諜滲透到中國鋼鐵企業高層,所以三大礦山對中國鋼鐵廠的採購計劃、原料庫存、生產安排等數據都是一清二楚。

2009年7月5日,上海市國安局逮捕了澳大利亞力拓公司上海辦事處總經理、力拓鐵礦石部門中國業務負責人胡士泰等四名員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力拓案”。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胡士泰出生於1963年,原籍中國天津,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80年代曾在中信集團工作過一段時間,後被公派到澳大利亞留學,臨行時他還信誓旦旦說將來學成要回來報效祖國。結果畢業之後胡士泰沒有回國,而是進入了澳洲的礦業公司工作,並於1997年加入了澳洲國籍,而後被力拓派回中國工作。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上海市國安局當時給出的逮捕理由是,在中外進出口鐵礦石談判期間,胡士泰等人採取不正當手段,通過拉攏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刺探竊取了中國國家秘密,對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根據“中國保密在線”網站2009年8月8日發佈的《力拓案件折射出什麼?》文章中提到:“從力拓電腦中起獲的我國鋼鐵行業大量情報數據及其對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造成的巨大損害事實明擺著——這些涉案的經濟間諜6年來拉攏收買、刺探情報、各個擊破、巧取豪奪,迫使中國鋼企在近乎訛詐的進口鐵礦石價格上多付出7000多億元人民幣的沉重代價,相當於全國鋼鐵行業同期利潤總和的一倍多,澳大利亞GDP的10%。”

最後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數罪併罰判處被告人胡士泰有期徒刑十年,並處沒收財產和罰金人民幣100萬元。事後澳洲方面曾經要求中國政府釋放胡士泰而遭到拒絕,之後胡士泰在監獄裡服刑至2018年7月4日才刑滿釋放。

力拓的商業間諜胡士泰之所以能夠成功滲透進中國鋼鐵企業高層,主要得益於他的華人身份,善於利用飯桌酒局作掩護,在不經意間套取大量中國企業的商業機密。這些商業機密中就包含了2008年12月18日中鋼協“沙鋼會議”的內容,所以2009年度中國鐵礦石談判的基本方案和價格底限都被三大礦知道得一清二楚。

15元賣200元,十倍暴利的吃人買賣

在2010年的時候,由於三大礦山再次想要把當年的鐵礦石價格提高90%,所以中國拒絕了這種專坑我們的長協機制,最後國際鐵礦石貿易轉為採用按季度或月度,與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掛鉤的定價模式。

但是由於發佈普氏價格的普氏能源資訊,其股東也有一些是三大礦山的股東,所以普氏價格指數都是易漲難跌。雖然公正性飽受質疑,但是三大礦卻一致堅持要用普氏價格指數來作為定價依據。

在改用指數定價之後,由於恰逢中國“四萬億”投資後的基建熱潮,不僅鋼鐵需求量大,鋼鐵廠產能擴張後的原料需求也大,所以普氏指數又巧妙地讓鐵礦石價格一天一個價的直飆,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從每噸100美元飆升到200美元。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200美元一噸的鐵礦石簡直就是堪比販毒的暴利生意,因為國際三大礦山的鐵礦石生產成本普遍在15美元左右,加上運費什麼之後,以200美元一噸賣給中國的鋼鐵廠,利潤高達十倍以上。

到了2014年,隨著國內基建熱潮的降溫,以及政府開始清理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再加上此前“暴利時代”國際三大礦山大量擴大鐵礦石的產能,結果全球鐵礦石供應出現了過剩,國際鐵礦石價格也開始一路下跌。

2013年底的時候國際鐵礦石價格大概是140美元一噸,到了2015年底的時候只剩下35美元一噸,只不過三大礦山的“苦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中國經濟和房地產行業在2016年的重新走強,鐵礦石價格很快又走出谷底,回到了60美元左右的正常水平。

颱風又來了,變著法兒減少供應來漲價

2018年底,由於全球經濟開始疲軟,中國的鋼鐵需求有所減弱,所以沿海港口的鐵礦石堆積如山,鐵礦石價格也開始走弱。

但是在臨近春節的時候,一次突如其來的意外扭轉了這一局面,並且又給三大礦山創造了一個新的賺錢靈感。

2019年1月25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位於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的一處鐵礦廢料礦坑堤壩發生決堤事故,造成了數百人死亡和失蹤的慘劇。由於是三年來第二次發生類似事件,所以巴西政府勒令淡水河谷的一些礦山進行停產整改。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淡水河谷的停產導致了巴西鐵礦石出口的大幅減少,所以中國沿海港口積壓的鐵礦石庫存開始下降,與此同時價格也開始逐漸回升。也許是這一礦難給了三大礦山一些啟發,結果此後礦山遭遇的災難就突然增多起來,並且還常常發生得正是時候。

2019年3月20日,颶風Veronica吹過了西澳沿海的黑德蘭港,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這種颶風頂多就是封港兩三天,造成港口幾天的停止運作。但是這一次卻變得破壞力極大,過了好多天還不能正常發貨。等到3月29日,力拓還向亞洲市場發出通知,說遭遇了不可抗力沒辦法發貨。

由於巴西的供貨大量減少,中國港口庫存的鐵礦石數量卻在逐日減少,現在澳洲又宣佈要減少供貨,所有鐵礦石價格突然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暴漲。從3月底的每噸80美元左右飆升到了7月中旬的120美元一噸。

結果價格一上去之後,巴西和澳洲的鐵礦石供給就很快以超乎預期的速度在恢復,之後每當中國的鐵礦石價格一下跌到80美元以下,三大礦山的鐵礦石供給或運輸就總會傳出一點不好的消息,讓你價格跌不下去。

與此同時,現在中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總是被維持在1.2億噸左右,大概就是夠國內鋼鐵企業使用30多天的量,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國內鋼材庫存堆積出新高,中國港口庫存的鐵礦石也沒有升到1.3億噸以上,因為人家發貨又雙叒叕減少了。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前幾天巴西淡水河谷就說當地下大雨造成鐵礦石運不出來,所以偏緊的供應令鐵礦石在全球大宗商品暴跌的氛圍中,竟然還能維持在90美元左右的高價。

目前國內疫情已經消退,大量基建項目正在陸續開工,真不知道後面澳洲和巴西會不會出現個員工感染疫情,讓鐵礦石價格重新創出新高?

中國為何奈何不了四大礦山

很多讀者可能會納悶,中國都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了,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為什麼我們仍然奈何不了四大礦山?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因為現在中國的鐵礦石需求量太龐大了,一年9億多噸的粗鋼產量,需要消耗13億噸的鐵礦石,而國內的礦山遠遠無法滿足目前的需求,所以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

315被新華網“打假”的鐵礦石,是如何坑了中國幾萬億財富?

而目前國際鐵礦石貿易市場被澳洲、巴西的四大礦山寡頭(近年來FMG的產量也大幅提升,所以三大礦變成四大礦)壟斷,因此不得不被迫購買他們的天價鐵礦石。

但是從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過幾年隨著國內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中國鋼鐵消費量會出現一個大幅下降的趨勢。

與此同時,隨著國內鋼鐵蓄積量的不斷提高,以後可以大量使用廢鋼來替代鐵礦石的使用,使用鐵礦石的需求量必定會下降得比鋼材產量還要多。

屆時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接替起中國來消費這些鐵礦石,所以未來鐵礦石價格一定會大幅下跌的,到時候四大礦山真正的苦日子就要到了。

為今之計,中國要想免於在鐵礦石貿易上任人宰割,只有讓四大礦山對未來恐懼前途產生恐懼,從而對他們之間的聯盟加以分化,才能夠掌握主動權。

因此我們現在有必要向四大礦山傳遞出一個信號:“別看今天鬧得歡,小心日後拉清單”!

作者 | 範智林

來源 | 金融智庫(ID:jinrongo2o)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數據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市場操作建議,“萊月再生”對使用該內容取代客戶自身決策與判斷導致的後果不負有責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