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市旅遊景點雙林禪寺

義烏雙林寺位於義烏佛堂鎮雲黃山,該寺建於南梁普通元年達摩勘基,梁武帝敕建,傳佛教居士傅大士(520年)開創而聞名。更因有陳、隋兩代帝王大臣數百人為雙林寺檀越(檀越:通過佈施的手段越過痛苦的苦海),文、煬二帝作書宣敕慰勞大士弟子惠則等,而使其聲名更震,昭彰寧宇。雙林寺歷史上規模之大、歷代帝王貴賜供養之盛,非一般寺院可與之比。北宋時有僧舍1200餘間,僧尼2000餘人,被譽為“震旦國中,莊嚴第一”,又有“天下第三,江浙第一”的美稱。宋英宗治平3年御賜“寶林禪寺”匾額,徽宗大觀2年賜田十頃。南宋時推為天下禪院十剎之一。英宗治平三年,御賜“寶林禪寺”匾額,徽宗大觀二年賜田十頃。

義烏市旅遊景點雙林禪寺

  雙林寺屢劫屢興,香火不滅,在連續興盛數百年後,於徽宗宣和三年,方腦起義,寺遭丘燹,“不幸煨盡,一椽不存”。高宗紹興二年,傳姓後裔領銜,募緣重建,捐得金錢寺十餘萬,“以其年春經始,三年冬造成,其高八十尺,而廣倍其半,莊嚴妙好,迥出空際”。紹興四年,東陽賈刪定廷佑,為範洪鐘,建三藏殿,至元朝,由於元室諸帝崇尚-教,雙林寺日趨衰落,殿堂門廡諸屋子宇,次第傾毀,化為榛莽,僅存山門、藏殿、僧堂、大士殿而已。迄順商至正二年秋,雲龍禪師來雙林住持,以說法化緣為已任,積工鉅萬,前後七年,起廢為新,使雙林再度中興,到了明朝,先後興建,單在思宗一朝,就有四番,前後工計17年。

義烏市旅遊景點雙林禪寺

  雙林寺真正衰落不振應從清朝始。高宗乾隆四十五年,寺遇火災,一時未易完復,僅僅修其後殿,然猶存僧舍五房。同治七年(1861年),太平軍攻陷義烏,“垣瓦傾頹,椽梁毀折”,僧舍僅存仁、信兩房。同治七年(1868年)寺僧逢春、學蓮、學成敦請董理協募重修,鳩工於其年秋八月,告竣於冬之十一月。光緒二十七年,天台僧慧泉來寺駐錫,悲此勝蹟,沒於荒徑,遂邀奉化孫玉仙居士醵資萬金,經二十餘年慘經營,建成大悲閣一宇,雕千手觀音一軀,大悲咒像84尊,輪奐一新,惟餘舊有大殿山門等未曾修葺。1928年冬,慧泉法師歸西,其徒志慮不一,彼此參商,爭奪方丈之職不下,縱火焚寺,致使新建大悲閣三進、兩廡數十楹盡罹火劫。火毀後,寺內僅存破舊山門和殘破僧房五十餘間,大殿五間,總共60間之數,與宋朝一吉二百餘間相比,顯見荒涼破敗。

  1949年初,雙林寺只有山門、觀音閣、中殿、上殿等十多間房子,寺內和尚僅留十多個人,1958提,雙林寺徹底被毀,原山門成為水庫大壩,舊址被埋入水底,就連高丈餘,鑄有梵漢兩體楞嚴經的東南第一大工業鍾也被擊成碎塊,當作廢銅送供銷社帳購,現存文物除雙林鐵塔外,只能見到隋唐瓦當殘片和呈現在庫底的一片殘垣斷壁。


義烏市旅遊景點雙林禪寺

  1979年,女尼開瑞和善清相繼重返雙林,募捐開基建寺,共建殿房24間,並於1994年10月落成傳大士舍利塔一座,為青磚結構,七層,高17.2米,內徑5米,下三層可供香客遊覽。1986年2月雙林寺被列為重點保護寺院後,得到社會各界和國際佛教界重視,東西方慕名前來朝聖者絡繹不絕,並都提出重建殿宇,再現風采之建義。1993年義烏市政府委託東南大學進行規劃,並於1994年1月通過論證,新寺規劃共設八個景點,規劃原則兼顧獨立性、繼承性、兼容性和發展性,既繼承佛教文化傳統和禪學色彩,又體現時代精神。寺工佔地面積三萬平方米,總投資約二億人民幣。1997年6月,大雄寶殿業已落成,該殿高33米,寬41米,深30米,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莊嚴雄渾,古樸氣派,傳大士銅像也已製作完成,銅像高六米,形取“道冠、儒履、釋袈裟”,以體現傳大士“儒行為基,道學為首,佛法為中心”的三教合一的兼容思想和中國禪之法相。

義烏市旅遊景點雙林禪寺

  雙林古剎鎮寺之寶是鑄造於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52年)的雙林鐵塔,這是中國最古老鐵塔,被有關部門列為中華瑰寶,雙林鐵塔為八面五層,高約五米,自下而上逐層收縮,造型精美,別具匠心,由於歷經戰亂,今僅存塔身兩層,塔頂一層,塔座一座,勾欄一座,殘高2.15米。其中一層期待有佛像36尊,另一層鑄有佛像128尊,每層每面塔身上設有額枋、斗拱。斗拱與斗拱之間各置佛像一尊,海波洶湧,蛟龍噴水,天王騰浪,神騰祥雲,角獸左馬等等,呼之欲出,形象生動,鐵塔結構嚴謹,工藝精湛,雖然一千多年風剝雨蝕,塔身除部分氧化生鏽外,仍然烏黑髮亮,令人歎為觀止,它是佛教藝術精品,也是研究古代鑄造工藝的珍貴寶物史料。文物專家認為,如此滿布精美紋節而又年代久遠的鐵塔,在全國唯一無二。


義烏市旅遊景點雙林禪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