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旅游景点圣寿寺

千年古刹圣寿寺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或许是陌生的。当然,对它显赫的历史,迷人的胜迹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不要紧,只要花上一天时间,您就会了解它,并喜欢它的。

圣寿寺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北约20公里的夏演伏龙山腰。义乌人坊间说的“圣寿寺”,又称圣寿禅寺,位于城西街道夏演村伏龙山。圣寿寺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640),距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初名“龙寿寺”,开山祖师为凤林禅师。北宋治平二年(1065)宋英宗赐额“圣寿寺”。元至正二年(1342),高僧千岩禅师重建,大兴禅风于教,而成禅宗名刹。明洪武10年创阁。永乐元年(1403)僧智旻、正统八年(1444)僧普治先后重修。清时寺院宏伟壮观。历史上文人雅士和香客游人络绎不绝,著书颂扬。

义乌旅游景点圣寿寺

圣寿寺所在的伏龙山,山门紧靠公路,路边就是长堰水库。四周有九座山峰,九条山涧,山上马尾松、毛竹林等郁郁葱葱,景色迷人。圣寿寺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义乌城郊的佛教圣地和游览胜地。1987年8月10日,该寺院经政府批准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现今的圣寿寺,亭桥相连,亭寺呼应,景观优美,环境清幽。寺内留存的古迹有元代的圣寿寺碑、般若松、白乳泉、石幢座等,寺院周边还有无尘殿、九松关、玉笋峰、洗钵池、瀑布岩、憩云亭、青松庵、九层千佛塔等众多人文景观遗迹。


义乌旅游景点圣寿寺

圣寿寺始建于唐初。当初这里“飞泉吹烟梦,怪石参云水,遗然枯松根,瓮塔莓苔绿”。由于环境清幽,诸如宋濂,方孝懦等名人学士经常在这里著书讲学。

随着岁月的变迁,圣寿寺屡废屡建。现在的寺院就是近几年重建的。寺内留存的古迹仅元代的圣寿寺碑、石罗汉、石幢座、白乳泉。不过寺后那棵死而复生的古罗汉松,堪称一大奇观。三圣殿右边那棵“千年不老松”格外引人眼球,只见树的根部腐蚀中空,开裂成数片,如同叉开的手指,树身光秃发亮如同赤膊一般,而主杆上两个挺拔苍劲的分枝却郁郁葱葱,如同两把利剑指向蓝天,堪称一大奇观。据树旁的碑文《古罗汉松记》介绍,这棵罗汉松已有600多年树龄。1987年春,枯死多年的罗汉松竟重新萌发新枝嫩叶。后又枝繁叶茂,实为奇绝。据义乌旧县志记载,此罗汉松乃千岩禅师手植,誓言曰“此地若兴,吾松当茂”。

义乌旅游景点圣寿寺

罗汉松的后面是祖师殿,祖师殿右侧有个小房子,据说是当时千岩禅师的住所。房子极其简陋,类似当时普通农家的柴房。祖师殿大门边的两块石碑记载着千岩禅师的生平事迹: 千岩元长禅师(1283—1357),元代临济宗著名高僧,中峰明本弟子,住婺州伏龙山圣寿禅寺三十年,声名远达日本、三韩、八番、罗甸、交趾、琉球,朝廷曾“三遣重臣降名香以宠嘉之”。千岩禅师,俗姓董,名元长,字无明,号千岩,浙江萧山人。7岁时,经书过目成诵,出入循规蹈矩,有若成人。年稍长,即入寺院,从授经师学习《法华经》。19岁时于灵芝寺落发受戒,后谒中峰明本禅师。青年时代曾在灵隐寺任“书记”(记室),后又在灵隐寺专务坐禅三年,并在灵隐寺内开悟。可以说,元长是有元一代从灵隐寺走出去的一位禅宗大师。千岩禅师于元泰定二年(1325)从钱塘(杭州)到义乌圣寿寺,他到后即四处化缘、大兴寺院。在当地信众的护持下,元长禅师在较短时间内便修复了久已荒废的圣寿寺,使之成为一代名刹。至元至正二年(1342),圣寿寺已规模空前,名振江南,千岩禅师因此被人称为“禅宗高僧”。香火鼎盛时,圣寿禅寺有僧舍数百间,僧众近千人,甚至吸引了齐、鲁、燕、赵、秦、八番、日本、三韩、琉球等国内外僧众的奔走膜拜。元主因仰慕元长禅师之道名,特赐元长禅师“普应妙智弘辩禅师”及“佛慧圆鉴大元普济大禅师”之号。元长禅师圆寂于大元至正丁酉年(1357),千岩禅师在义乌圣寿寺生活了33年,直至去世,世寿74岁。临终有辞世偈云:“平生饶舌,今日败阙。一句轰天,正法眼灭。”遗有《千岩和尚语录》行世。

义乌旅游景点圣寿寺

据史料记载,宋濂、黄溍、方孝孺等多位名人雅士都曾到圣寿寺讲学论道,与千岩禅师结为“好友”,并留下了诸多佳话。其中,关于宋濂和千岩禅师、圣寿寺的相关史料特别多。

义乌旅游景点圣寿寺

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宋濂祖籍义乌,后迁居浦江,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据记载,宋濂因仰慕千岩禅师,曾多次专程到圣寿寺拜访这位“一代高僧”。当年在寺内、林间、古道旁,两人寄情山水,讲经论道,甚是投缘。后来,宋濂为感念千岩禅师的恩泽,专门题写《学士亭记》,其中写道:“时乌伤圣寿寺有千岩大师者,磊落善谈论,喜与吾儒逰。”

宋濂十分推崇千岩禅师的禅学修养。据《銮坡后集》卷之七《千岩禅师语录序》第715页记载,宋濂返乡居住时,常到圣寿寺拜见千岩禅师。“往予以家居时,尝谒千岩禅师于乌伤伏龙山,当是时,遐迩学子望风犇凑。曾未几何,化荒墟为楼观,易空寥为金碧,钟鼓之声上彻霄汉。呜呼,何其能也!盖禅师以无能为能,不用为用,芳兰生于幽谷而馨香远闻,苍璧韫于玄璞而光辉外发,禅师处于遐壤而人竞从之。有道之士其果有异于庸常者欤?且禅师在时,其弟子嗣诏尝录其语,锲梓以传。予当获观之,其敷宣大法,如云雷迭兴,而九龙喷雨也;如大医王制药,随证而愈疾也;如摩酰三眼,光明洞照而无不至也。由是知禅师之道,不实不虚,不有不无,不中不边,在普应之门,盖亦铿然有声者也。以能以用窥禅师者,抑亦末矣。” 宋濂的这段话既谈到了与千岩禅师的交往及其受学徒的尊崇,又高度赞扬了千岩禅师的禅学水平。

“予壮龄时,与千岩长公为方外交。”在《南堂禅师语录序》里,宋濂说自己与千岩禅师是方外之交(《銮坡前集》卷之八第508页)。宋濂甚至为千岩禅师所植的松树作赞:“千岩大师于元泰定之冬,度涛江而来,憇止乌伤伏龙山。山有龙寿寺废基,大师遂缚庵以居,手植一松庵前,誓曰:‘此地般若当兴,吾松其茂乎!’自时厥后,大师之道盛行,遂化瓦砾之区为伽蓝,松亦?长,析为二干,诘曲纠蟠,如虬龙夭矫,势欲飞动。至正丁酉春,南枝忽悴,其夏,千岩禅师亦圆寂,呜呼!松虽植物,其有知兴衰死生之意者哉?” 宋濂对千岩禅师,可谓是爱屋及乌了。

宋濂不仅与千岩禅师为密切的方外之交,与千岩禅师的弟子们也有很多交往,并为之作序、传和碑铭等。宋濂为千岩禅师的弟子圆辩禅师作《佛性圆辩禅师净慈顺公逆川瘗塔碑铭》、为雪庵禅师作《仁和圆应庵记》、为西山禅师作《宝盖山实际禅居记》、为大比丘兰室馨公作《金华清隐禅林记》等文。以上这些,都说明他与千岩禅师在学术上惺惺相惜,感情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义乌旅游景点圣寿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