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抗“疫”丨夏縣精準施策抓“三補” 凝心聚力促開局

連日來,夏縣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穩定會議精神及省、市委專題會議、經濟工作會議和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會議精神,藉助“千人千企”精準幫扶活動,全力推進一二三產復產達效,全力做好“三月份補一二月份、一二產補三產、骨幹企業補中小企業”“三補”工作,努力實現一季度開局良好,推進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截至目前,該縣24家規模以上企業除1家因政策原因外,其餘23家全部復產達效;188家小微企業已復工復產180家;33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餐飲企業、個體戶及1050家商場門店全部恢復營業。

一是明晰思路抓“三補”。該縣結合縣域經濟結構特徵,提出了“一產作貢獻、二產守底線、三產挖內潛”的工作推進思路。“一產作貢獻”,就是立足糧食作物、蔬菜水果、畜牧養殖三個方面,做好小麥春管及反季節蔬菜、西瓜銷售,做好牛、羊、雞、豬養殖及關聯的肉、蛋產品促銷,做好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及庫存水果、糧食銷售工作,確保增值增效。“二產守底線”,就是精準幫扶、一企一策、對症下藥,著力化解工業企業、建築企業在復產達效中的勞動力、技術和管理人員、資本、原料、防疫物資等要素保障和市場不暢等問題,確保二產平穩運行。“三產挖內潛”,就是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情況下,有序恢復商貿流通和服務行業經營,對一時難以恢復的,可採取線上對接、網上訂貨、快遞外賣等方式經營;全力促進通信、物流、金融、倉儲、運輸等企業復產達效;加大非營利性服務業收入力度;做好應入盡入、應統盡統工作。


二是幹部下沉抓“三補”。該縣出臺了《關於落實“千人千企”精準幫扶開展“三補”活動的工作方案》,實施縣級領導包聯、職能部門幫扶的工作推進制度:25名縣級領導和21個縣直部門採取“1 N”的方式,對全縣24家規上企業、25家規下重點企業、25家限上重點批發零售餐飲企業和個體戶、4家規上服務業企業、11家房地產企業和6家建築業企業上門服務,精準施策,排查化解企業在生產要素保障、市場開拓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縣委書記張宏志、縣長王雲率先垂範,先後深入各自包聯的4家企業排查問題18個,現場協調解決影響3月份運營的問題12個,正在協調解決影響企業長期發展的問題6個;縣委副書記李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永林、縣政協主席王繼瑞不僅深入包聯的企業排查化解問題,而且就各自牽頭的一二三產恢復經營情況全盤摸底,查漏補缺;其他縣級領導和幫扶部門主要負責人全部深入企業,積極開展幫扶工作。截至目前,全縣共排查企業問題86個,其中規上企業20個、規下企業18個、商貿企業20個、房地產企業7個、建築業企業6個、其他企業15個;已協調解決資金短缺、防疫口罩不足、物料運輸不暢、管理人員和重點崗位人員返崗、扶持政策疑問等問題56個。

三是提振信心抓“三補”。針對部分企業受疫情影響發展信心不足的問題,該縣梳理了國家、省、市及金融、稅務、人社、交通等部門扶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應對疫情影響的各項政策措施,彙編了《夏縣落實“千人千企”精準幫扶推進“三補”工作政策指南》,要求縣級領導和幫扶部門深入企業時,面對面宣傳,引導企業用足用活相關政策,進一步提振攻堅克難、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通過近些天的幫扶服務,不僅密切了黨企、政企、幹企關係,而且進一步提振了企業渡過難關的信心和決心。許多企業負責人表示,有縣委、縣政府這麼大力度的幫扶,一定要克服種種困難,全力促進企業復產達效,努力把一二月份的損失補回來。


四是夯實機制抓“三補”。成立領導機構。該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的“雙組長”制工作領導組,設立了綜合協調辦公室和督查組。明確工作要求。該縣要求縣級領導和幫扶部門主要負責人從3月4日起,全部深入企業開展幫扶工作,集中一週時間著力化解企業在疫情防控、復產達效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每週要深入企業2次以上,緊盯企業訴求和問題,並持續跟蹤解決,實現入企服務常態化,促進企業平穩、高效、滿負荷運行。樹牢結果導向。該縣要求縣級領導和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牢固樹立結果導向,緊緊扭住3月份合力攻堅,到一季度末,幫扶的一產企業運行數據同比要穩中有升,二產企業、三產企業運行數據同比要基本持平,實現正增長。嚴格督查考核。該縣圍繞企業是否開復工、產能是否恢復、影響企業復工和正常生產的問題是否解決等內容,建立了“一天一上報、兩天一彙總、一週一通報、一旬一排隊、一月一亮相”的督導機制。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後4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工作彙報,協調解決疑難問題,有力推動了“三補”工作紮實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