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一部奇書,講述了哪些知識,你看過嗎?

張志剛的鄉愁


我看的《鬼谷子》是章回小說,以故事型方式講述鬼谷子及其代表性的四個徒弟在戰國時期,縱橫捭闔,波瀾壯闊的人生。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詡,又名王禪、王利,號玄微子。華夏族。他是道家,儒家,兵家理論聯繫實際之集大成者,通曉天文地理,長於修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陰陽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被後世尊為謀聖。

代表作有:軍事戰略方面的孫臏、龐涓;外交縱橫方面的張儀、蘇秦都是其親傳弟子。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育萬物”,“捭闔者,道之化,說之變也”等等,都是鬼谷子賦於捭闔的內涵。

張儀、蘇秦兩大弟子是捭闔之實踐者。張儀學有小成先入世,靠一張嘴就把當時有聯合抗秦之勢的六國給分化了;蘇秦做為師兄受師命出山,集大智慧又聯合六國共同對秦,一招就把張儀之勢給破了。倆人成事全靠唇舌之間,縱橫捭闔以定天下之局。此為鬼谷子全書最重要的一根思想主線。

以下是書裡面涉及到鬼谷子四大弟子在實踐中,使用到的一些的思想主張,更多的就不在此列舉。

一、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將欲弱之,必先強之;將欲廢之,必先興之。

意為:如果你想得到他某樣東西,首先您得先給他想要的東西;如果您想削弱他的勢力,你必須幫他強大到他認為自己沒有敵人;如果您覺得某樣主張行不通,必須廢棄,你可以先把這個主張興起來,做到極致。

二、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

意為:如果你想聽別人講,你就不要先說話;你想讓事情爆光,張開,你反而更加需要收斂鋒芒,關閉;你想走上更高的位置,你反而更需做好下降的準備。

三、“未見形,圓以導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以是司之。”

意為:剛開始接觸一件事或一個人,你不知道他(它)的底細,掌握不了全部情況,就要用“圓”的規則來對付,使之漸漸露出真相,現出本來面目。等到底細、實際形勢全部掌握之後,我們就用“方”的規則去處理,使它(他)按照我們的意願,規矩去解決問題、去發展。進退有度,左右有序,以出現我們滿意的結果,達到我們的預期為目的。

全書也濃墨重彩的講述了龐涓,第一個出山進入魏國,創下豐功偉業,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在害怕孫臏鋒芒蓋過自己,奪走榮華富貴的情況下,陷害孫臏的故事。最終孫臏死裡逃生後兩人鬥法龐涓身死,涉及到很多的軍事謀略,也包括鬼谷子對他二人命運結果的精準預測。非常有看頭,值得一閱。








伊沭陽


鬼谷子(約公元前400年—約前320年)王氏,名詡,一作王禪, 衛國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是戰國時代顯赫人物。著名謀略家、縱橫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相傳其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 [1-3] [4-6] 精通百家學問, [7-8] 因隱居雲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常入山靜修,深諳自然之規律,天道之奧妙。 [9] 後人稱鬼谷子為,“王禪老祖”

他被上天賜予通天徹地的智慧,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變幻莫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辭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鬼谷子天髓靈文》等眾多作品,其著作被後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戰國時代,群雄並起,大時代中,秉承理想與信仰的曠世奇才鬼谷子王禪,踏上了勤王強國之路,與門生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商鞅、毛遂等壯志凌雲之士,前赴後繼,匡扶正義,拯救天下。戰國帷幕就此拉開,豪傑義士,權臣梟雄,浪子紅顏;陰謀與愛情,復仇與救贖,權力與自由,黑暗與光明。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成為天下棋局中激烈搏殺的棋子,而掌控局勢的鬼谷子,旋轉乾坤,執手黑白,推動棋局,展開了頂峰博弈的生死對決


東方盛世書畫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鬼谷子》即使一本書名也是一個人名,鬼谷子這個人是戰國時期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人,兵法家稱他為兵聖,縱橫家尊他為始祖,就連算命的都稱它為祖師爺,鬼谷子畢生的精華都凝聚在了《鬼谷子》這本書上,這本書是由他的徒弟根據他平時的言論整理而成,全書只有三卷,但卻很難讀懂,這本書在歷朝歷代是一本禁書!

《鬼谷子》這本書主要講了權謀策略和辯論技巧,那麼鬼谷子究竟有多厲害呢?據說他常年深居山谷,廣收弟子傳授軍事兵法,戰國七雄之間的勾心鬥角,更可以看作鬼谷子一人左右戰爭,因為各方的主角都是他的徒弟,為何如此厲害的一位權謀大師,就像被歷史故意漏了一樣,名氣遠不如其他人,鬼谷子主張人性本惡,利益至上,這種觀點和封建正統的儒學思想是恰恰相反的,儒學提倡中庸,《鬼谷子》卻能讓一無所有的縱橫家們,在亂世之中,憑藉口才和謀略,通過遊說列國,進而控制那些擁有軍政大權的諸侯國君們,到了國君統一後,統治者怎麼會允許,這樣一本威脅自己地位的書就傳下去呢。

到了漢武帝時代,漢武帝,正是看了鬼谷之術如可如此厲害,所以將鬼谷子這本書列為禁書,獨尊儒術,這本書發揚這亂世卻沒落在和平年代!

總結:鬼谷先生因從不迎合封建社會統治,最後慢慢變成歷史上,最被低估的一位聖人,這本書中的謀略政權,就是放到現在也是極難理解的,值得我們當代學習!



菜瓜文學


鬼谷子是一部關於縱橫家的權謀之術,不限於政治和軍事當中,現代社會的各方面都是適用的。最實用的就是遊說的藝術,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說話的藝術,其中大量篇幅都有關於此。除此以外,如果我們用現代人思維去與之對接的話,也能引申出諸如取寵術、治君術、制人術等。總之他是一部以遊說術為核心,以取寵治君、交友制人為目的的權謀之術。

拿前十篇拆開來說:

遊說術

即說服別人的藝術,見之於第一、二、九、十篇,運用的謀術有捭闔、反應、權術和謀術,教人如何合理的駕馭語言,怎樣掌握好說話的分寸,如何左右逢源、處亂不驚,說話的藝術用得好,就能兵不血刃。

取寵治君術

見之於第三、六、七、八篇,包含內揵、忤合、揣和摩。君臣素有遠而親,近而疏的奇妙關係,謀士們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就必須與君主拉近關係,他的內箝術不僅是取寵之法,也是治君之術,系統講了如何去揣度君主心意,作出投其所好的對策。

交友制人術

見之於第四篇抵巇、第五篇飛箝,教人怎樣運用褒揚之詞引出對方的真實意圖,進而控制對方,掌握了這項謀術就能準確權衡人的智能、才幹和氣質,也可以運籌帷幄,掌控全局。

總之,古人的東西要讀的進去,表面略讀讀不出什麼來,而最好是要與生活經驗去對照才能有所體悟。


水清樸一


看過鬼谷子。鬼谷子分上中下三卷。下卷有三篇主要講,內在的精神修養的。上卷中卷主要講權謀策略和遊說辯論技巧的。



橐龠先生論道


很多人說《鬼谷子》是一本禁書,還是一本奇書,相信有些人沒有看過這本書,但也好奇《鬼谷子》講的是什麼?其實《鬼谷子》講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它講述了作為弱者的一無所有的縱橫家們,運用謀略口才如何進行遊說,進而控制作為強者,握有一國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的諸侯國君主。

《鬼谷子》是先秦時期以縱橫思想為主的縱橫家、兵家、道家、陰陽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不僅對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源流提供了文獻資料,而且對日常交往和現實生活也有廣泛的適用性,提供了基本的處事原則。






柴門聞犬吠666


巜鬼谷子》一書是後世學者根據先秦諸子之一的王禪老祖,即鬼谷先生的言論整理而成,鬼谷子是縱橫家之鼻祖,培養出四個驚天動地的不世奇才,蘇秦、張儀、孫臏與寵涓。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一是神學,二是兵學,三是遊學,四是出世學。《鬼谷子》一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雄辨技巧。內容相當部分是針對談判遊說而言的,其中涉及大量捭闔謀略問題,並這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亦被稱為兵書。利用一切合乎實際手段進行縱橫遊說達到最終的目標。與他所處的社會大變革、百家爭鳴的高潮時期相適應。第一,此書同儒家一樣提倡"聖人"的作用,如"聖人之在天地之間也,為眾生之先",《鬼谷子》的思想與道家最大的共同點是有豐富的辯證關係的,與法家一樣具有功利主義思想,《鬼谷子》主張"上兵伐謀",講究權變,推崇和平主義,不戰而屈人之兵。在軍事思想上,重點表現在"事貴制人"、"以實取虛"、"正不如奇“等方面,《鬼谷子》在戰略上採取"合縱連橫"、"遠交近攻"。此書採取韜光養晦,"形同憂而兵趨利"的聯盟策略,"戰攻非先"的智勝策略,適時分析各種利益矛盾並制定鬥爭策略,利用矛盾,坐收漁利,製造矛盾,分化敵人,轉移並轉化矛盾贏得主動,以屈求伸等。《鬼谷子》不是一部等閒之作,當今世界處於百年之未有之大變局,國際風雲變幻,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國與國之間利益衝突不斷,局部的代理人戰爭等,對外交往戰術得益與否,關係到國家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係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在國際上,如何打好這一個綜合拳,尤為重要,相對於一個人,即使在日常生活當中,單就言談技巧也關係到一個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你看過後,不但為你解決平時的矛盾和生活問題提供一定的知識智慧儲備,也為生活帶來更廣更深的縱橫捭闔。






羽落滄海


鬼谷子,並非一個人,

她是中華五千年中華兒女征服自然的智慧結晶!

它以易經為基礎進行撒發性思唯對軍事,文化,政治,自然,

進行細緻的分類論述,如《鬼谷子全書》,《鬼谷子用兵》,

《鬼谷子相術》,《鬼谷子論命》,《鬼谷子天象》,《鬼谷子風水》,

《鬼谷子五術》……等等囊括天文,軍事,文化,鄉俗,農耕,政治,地理,易經,風水,命理,相術……!!!

……





朱群老師四公專頁


閱讀過這本書的人,都不難發現,它的涉及面十分廣泛,你可以運用其中的道理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絕不單單是引誘別人做某些事這種小陰謀,書中的陽謀、對大勢的把控,亦是精華之所在。陰與陽,明與暗,進與止,這是一體之兩面,懂得其中的本質,便能隨心應用,變化萬千。

《捭闔第一》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人的智慧賢愚,知識見解;外界的環境局勢,時間的長短;乃至命運的軌跡。這些都是在“遊說”中所要了解的要素。看著雖然很繁瑣,但是《鬼谷子》告訴我們要化繁為簡,把萬事萬物劃分為陰陽五行,通過把握根本的“陰陽之開闔”,而掌握所有的變化。

對這本書中的言說術有著牴觸情緒的人,其實本質上都是“日用而不知”,他們說的話,寫的文章,其表達方式都不外乎一種技術,《鬼谷子》則是教導了我們用更好的方式和技術去達到我們原本的目的罷了。


修晟


鬼谷子》一書,從主要內容來看,是針對談判遊說活動而言的,但是由於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謀略問題,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也被稱為兵書。書以功利主義思想,認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運用。它講述了作為弱者的一無所有的縱橫家們,運用謀略口才如何進行遊說,進而控制作為強者,握有一國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的諸侯國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