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10條措施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允許快遞、外賣進社區無接觸配送

北京市政府辦公廳昨天印發《關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圍繞企業復工復產的疫情防控、餐飲配送、員工住宿、遠程辦公等方面提出十條措施,包括企業使用“北京健康寶”每天檢查員工與防疫相關健康狀況,核定企業每日上班人員上限,為成規模、集中返崗務工人員制定返京計劃,推動京津冀區域健康碼規則互認機制,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員工臨時住宿問題,允許和規範快遞、外賣人員進入社區(村)利用無接觸配送設施進行配送等,每項措施都明確了責任單位。

商務樓宇復工率達92.3%

在昨天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林恩全對《若干措施》進行了解讀。他介紹,截至目前,16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報告規上工業企業2281家,已復工2028家、復工率達到88.9%、到崗率67.6%;全市4386棟商務樓宇,已復工4050棟,復工率達到92.3%、到崗率38.1%。為了進一步提高復工復產的整體效益和水平,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實際困難,市發改委會同多個部門研究制定了《關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首先強調要嚴格落實防疫安全要求,與此前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形成促進復工復產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組合拳”,後續還將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繼續完善政策體系。

建立口罩等物資政府供應保障機制

《若干措施》堅持防疫在前、有序復工。督促企業根據首都之窗和市疾控中心網站集中公佈的分行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制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使用“北京健康寶”每天檢查員工與防疫相關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各區疾控部門報告。實行街道和樓宇物業“雙樓長”制,核定企業每日上班人員上限,提倡錯時上班、輪流到崗、居家辦公等靈活辦公方式,進一步降低人員密度。

《若干措施》提出努力協助企業採購防疫物資。建立口罩、體溫探測儀等必備防疫物資市、區兩級政府供應保障機制。積極推動市場渠道有效恢復,逐步滿足企業復工復產防疫物資需求,對有防疫物資特定需求的企業,建立區行業主管部門對口服務機制,各區服務保障不足部分可向市物資保障部門申請補充。市、區財政、金融部門對重點防疫物資生產和供應提供必要支持。責任單位包括市商務局、市藥品監管局等。

鼓勵企業採取網絡辦公

支持推出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

《若干措施》鼓勵企業採取網絡辦公。在首都之窗分批發佈網絡辦公服務商在疫情期間免費提供的遠程辦公和視頻會議等服務產品。支持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創業基地、文化產業園等各類載體購買雲服務、協同辦公軟件,免費或低成本提供給入駐企業。組織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在疫情期間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和家庭寬帶用戶提供免費寬帶或免費提速服務。

加強企業復工復產風險保障。支持保險公司推出北京市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將承接本市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企業因疫情導致停工停產的損失納入保障範圍,市財政在疫情期間對保費給予50%補貼,保險期限不超過3個月,後續根據疫情情況決定是否延長期限。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

重點

幫助企業精準對接餐飲服務單位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若干措施》十條內容,都是乾貨,從“食、住、用、行”4個方面為企業提供復工服務保障,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食”是服務好企業基本用餐需求。《若干措施》提出,在首都之窗公佈並更新本市具有“點對點”配送能力的食材供應配送企業、蔬菜直通車企業名單,為企業提供常規配送或應急採購服務。分批推薦公佈提供餐品外送服務的餐飲門店和具備資質的集體用餐配送企業名單,幫助企業精準對接餐飲服務單位等。林恩全介紹,目前已組織100餘家餐飲企業2700餘個餐廳推廣團餐預訂,發佈了64家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名單和聯繫方式。

為集中返崗務工人員制定返京計劃

“用”,就是為企業做好生產要素保障。《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企業用工保障力度。按照嚴格進京管理協調機制要求,鐵路、民航、交通運輸等部門強化遠端管控,引導人員有序進京,堅決防止高風險人群進京。為成規模、集中返崗務工人員制定返京計劃,交通、鐵路等部門協調安排開通專車、專列,實現務工人員“出”“行”“到”點對點無縫銜接。林恩全介紹,目前已“點對點”協調開通77輛專車、8個列車專廂,從山東、四川、陝西、江蘇等省運送2735名農民工返京返崗。實施靈活用工政策,企業可綜合調劑使用年度內的休息日。

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協調運行。系統梳理產業鏈龍頭企業配套需求,充分利用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共同推動京津冀區域內重點配套企業恢復生產。推動京津冀區域健康碼規則互認機制,開展疫情數據共享。根據企業需求,積極協調其他省區市相關配套企業復工。林恩全介紹,目前已為本市重點企業協調解決津冀地區的300餘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問題。

多渠道助企業解決員工臨時住宿問題

“住”,就是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員工臨時住宿問題。《措施》提到,鼓勵市管企業全資、控股的經濟型酒店以優惠價格為外地務工人員提供臨時住宿服務,將內部培訓中心作為集中醫學觀察點,市財政給予適度獎勵。各區利用轄區內已經具備交用條件、尚未分配入住的整建制公租房(安置房),以低租金、短租期的方式為駐區企業提供臨時宿舍、週轉住房和集中醫學觀察點,產權單位與有關企業簽訂臨時用房協議和安全管理協議,明確房屋安全、疫情防控、租金標準、期滿騰退等權利義務。各區公佈並及時更新轄區內具備員工集中住宿條件和醫學觀察設施、價格相對優惠的酒店名單。

允許快遞、外賣進社區無接觸配送

“行”,就是保障物流通暢和復工人員便利出行。《措施》提出,強化物流和交通保障。組建包括100餘家貨物運輸企業、1000餘輛各類貨運車輛的應急保障車隊,在首都之窗公佈具體對接信息,為企業復工復產運輸需求提供應急保障。上線“北京定製公交升級版”微信小程序,推出“復工定製公交”,為企業提供線上預約、快速直達的定製公交通勤服務。完善慢行系統,加強對共享單車、公共自行車清潔消毒,鼓勵企業員工騎車出行。

《措施》提出,讓快遞服務更加安全便捷。支持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快遞網點正常經營。嚴格落實企業員工“上崗必檢”“歸班回檢”等疫情防控措施,優先為一線快遞、外賣人員配備防護物品。社區(村)積極利用內外閒置空間,增設智能快件箱等無接觸配送設施,允許和規範快遞、外賣人員進入社區(村)利用無接觸配送設施進行配送。指導快遞、外賣企業相對固定各社區(村)配送人員,向社區(村)報備並辦理出入手續。本組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 蔣若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