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突如其來的武漢疫情,幾乎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讓人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倉促進入了工作、生活、學習的強制“調適”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陸續走進空中課堂開始了各種形式的居家學習。這當中,有些同學陷入茫然和無措,有些同學表現出各種的不適,還有不少同學依循慣性把這種學習仍然侷限和定位在原有的既定的課業上。這裡,我特別想跟同學們交流一個想法,也務必請同學們能夠明白:單純的文化學習當然是停課不停學的應有之義,但別忘了,疫情本身就是最好、最生動的書本,就是最值得挖掘的學習內容。正如有人說得好:“現在,我們需要讓每一個孩子意識到,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防控疫情,推遲開學。其實,孩子們眼前就有最好的學習素材。每一位家長,都是孩子生命中的老師,請與孩子們一起讀懂世界,讀懂教育……人人都是時代的主角,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學會敏銳地洞察,深刻地反思,從容地應對,智慧地學習,努力地付出,慷慨地給予。”(《我們要讓孩子意識到,眼前發生的一切,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 校長派 2020-02-07)我們相信歷經風雨的孩子終將長成大樹。經歷這次疫情的一代必將首先是思維更成熟、思想更深刻的一代。天地大舞臺,最終能頂天立地、堪當大任的必將是這批勤于思考的孩子。無論你願不願意,這場猶如大考的疫情註定要成為同學們思維加速成長的助推器和催化劑。請同學們認識到這個促催的意義,在疫情的背景下找到學習的著力點,不做思想的旁觀者、封閉者、隔離者,做時代的思考者,參與者,行動者。語文是一門用文字思考的學科,是一門仰靠“功力”的學科,需要你的思維力和思考力。說一千道一萬,“語文不會”的問題根本上說就是不會思考的問題。思維的操練是語文學習最上位的東西。因此,疫期居家學習,語文學什麼?怎麼學?我們就應該有這樣的追問:疫情裡面有哪些可藉助的語文學習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資源來蓄積和強化語文的功力?為此,老師提幾個小思路、小建議給同學們: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一、調節穿插活動,加“類”,記誦訓練蓄內功

宅學讓我們一下變成讀屏一族,居家學習,空間非常侷促,讀屏視力容易疲勞,因此,需要穿插、轉換的調節緩解。最有調節“氣質”,最適宜扮演這個角色,最具“性價比”的活動,莫過於語文詩文記誦了。線上學習間隙,記記背背所學詩文,大腦休息之餘,語文積累、語感涵養也潛滋暗生其中,一舉兩得。而且適宜固定下來,每天進行。但這裡我建議,不要侷限於簡單記誦,可以給記誦加“力”:添加一些有挑戰和有技術含量的元素,增加點記誦的難度,如分類記誦,結合當前的疫情從主題上給詩文分類:家國情懷、憂國憂民、自強不息、責任擔當……讓記誦附帶梳理動作,既強化理解,又鞏固記憶。

還可以把父母親爭取過來,權做監揹人,共記共誦,你測我背。提高活動的實效性和參與性。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二、集詞集句活動,加“恆”,素材積累蓄內功

居家學習多做積累蓄內功是語文最好的學習策略。全民抗疫,情勢震撼,猶如戰爭。大大刺激了社會表達,使全民言說得到極大的激發。圍繞疫情產生的新詞勁句、標語口號、對子聯語層出不窮,創意表達才智盡展。湧現出不少有思想、有意味、有感召、有力量、有品位、有創意的新語彙、新表達,如:戰疫;疫情;疫期;國士;逆行者;疫往直前;疫不容辭;心往疫處想、勁往疫處使;雲端課堂;居家學習;共同戰疫、絕不孤讀;疫起捉謠;仁至疫盡;密切接觸者;早發現、早隔離;應收盡收;吹哨人;重症病例;疑似病例;易感人群;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日日你都會有發現,時時你都會有遇見。如若能細心撿拾,勤奮收集,必有滿滿收穫之喜,久久累積之功。極大豐富、充實你的詞彙語庫,啟發你遣詞用語的思維靈感。因此,不妨來一個“疫期新詞新語錄”“疫情中,那些振奮人心的句子”等的收集,通過這項活動,網羅這段時間湧現出來的有創意的語彙,練一回語文積累的內功。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三、話題思辨活動,加“量”,思維操練蓄內功

疫情把一個社會放大了讓我們近切地去感受、觀照和洞悉,我們的大腦每天都面臨著信息洪流的衝擊。信息洪流裡夾帶出太多的話題,太豐富的角度。人性、大愛、生命、自然、科學、歷史、文化等等重大的、根本性話題如此複雜而又深刻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這給了我們關心社會,打量世界的契機,我們應該把寶貴的注意力交給思考:

那就不妨從中選擇、提取其中我們能夠參與又有思維含量的網絡“熱議”話題,開展屏前辯論和討論。鍛鍊自己的思考力,促進思維的成長。為了在練習的力度上得到加強,可以給話題的角度加力,給思考的數量加碼。如這次疫情不少專家登臺亮相,然而雷言雷語,口誤不斷,信口開河,頻頻觸雷,令人大跌眼鏡。如說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如何避免專家觸雷?我們就可以設計“避免專家觸雷的十個非專業方向的建議”話題,展開討論。用“十個”故意加“量”,用“非專業”限定範圍,促逼討論在廣度和深度上展開,訓練思維。再如日本友人捐助我國迎戰新冠疫情的物資包裝上出現“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等中國的古代詩詞,引發人們跟我們的“武漢不哭,武漢加油”的標語的審美比對,觸發了文字雅俗的爭論,我們就可以設計話題:文字的雅俗是否是優劣的標準?來一個辯論的頭腦風暴。有意思的話題還有:教育按下暫停鍵,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該不該給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中考加分?等等。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四、編輯推薦文選活動,加“程”,綜合學習蓄內功

疫情帶來的信息流是平時不可比擬的,最美逆行,抗疫事蹟,凡人善行,疫病知識,防疫調度,衍生話題……選文視角豐富,這給我們編輯《抗疫推薦文選》提供了施展空間。依照主題遴選時文,寫出推薦理由,編輯一本推薦文選,爭做一回主編就成了一份有現實和鍛鍊意義的工作:在編輯中可以我們培養獲取、收集、分辨、甄選、整理、組織、加工信息的能力。並且發佈,交流分享,又可以體驗分享的成就。其意義還在於讓我們能夠感受文字的力量,理解分享的價值。

這項活動加碼的元素可以是全流程式體驗。真真實實從系統的、全過程、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角度把活動走一遍,帶出讀、選、思、寫等一系列語文學習行為。並且隨時添加補充,讓活動貫穿整個疫期。

具體步驟參考如下:

1、擬定文選的主題和方向,確定時文選定標準,形成文選前言。

2、設置欄目。

3、制定活動流程:

收集時文(重點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客戶端,頭條號客戶端)——編輯時文(分類、推薦語)——發佈文選——收集留言、意見——給文選補充選文和讀文感言,充實文選和推薦語

4、依照活動流程開展活動。

這裡給同學們附一個方案粗稿,同學們的編輯活動不妨也可以跳過“收集時文”這一步,直接在這個“粗稿”上進行,給“粗稿”文章分類,在此基礎上設定欄目,擬寫推薦語,編輯出文選。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附 疫期宅家時文閱讀推薦清單:

選文說明

選文裡面既包含語文學習元素和內容,如作文、應用文閱讀、詞語改錯等,更有與學生、家長分享在重大疫情下催生出來的思想、思考和思維。

1、新華網評: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新華網客戶端 2020-01-29 )

https://www.360kuai.com/pc/90a368e81b7b3757a?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3

2、新華時評:歷經風雨的孩子終將長成大樹(新華社 2020-02-03 )

http://www.bj.xinhuanet.com/2020-02/03/c_1125526090.htm

3、新華時評:勒痕,是逆行者的勳章(新華社 2020-02-11)

http://www.81.cn/gnxw/2020-02/11/content_9739351.htm

4、每臨大事有靜氣(國際在線 2020-02-05) https://news.china.com/zw/news/13000776/20200205/37768748_all.html#page_2

5、戰“疫”每日觀察丨重壓之下需要一股臨危不亂的靜氣(央視網新聞 2020-02-07) http://news.cctv.com/2020/02/07/ARTIpmUHgHL5y0uWI17zH1BS200207.shtml

6、我們要讓孩子意識到,眼前發生的一切,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校長派 2020-02-07)

https://mp.weixin.qq.com/s?class="lazy" data-original=11×tamp=1581138041&ver=2145&signature=-r9pCCYtbgcs5G6Hx-5MwZ8XHc-m*qS8Mh*hVavKuu6Za6PWixsz3-OKJFAzTVX*PcxWiDisHdphlXNYD*GyoDHYKAtiZ9j4Oog0Y74tIcVNJDa4AfPHdCfgqpPBeJgt&new=1

7、注意!疫情報道,這些語言文字問題千萬別出錯(廣電獨家 2020-02-02)

http://www.sohu.com/a/370044748_613537?spm=smpc.author.fd-d.16.1581134925764YU9rfkH

8、豈止“山川異域”,我所知道的可用於捐贈的經典詩詞(頭條自媒體“天地一沙鷗1975” 2020-02-13)

https://www.toutiao.com/i6792835142525125131/?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2&from=singlemessage×tamp=1581654378&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sappinstalled=0&utm_medium=toutiao_ios&req_id=202002141226180101290190452E0707A1&group_id=6792835142525125131&pbid=6758806255744075277

9、楊念群:我國近代防疫體系的演變(新京報 2020-01-29)

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20/01/29/681198.html

10、20家“方艙醫院”馳援武漢!“方艙醫院”是什麼?一文了解(央視新聞 2020-02-04)

http://www.sohu.com/a/370753513_118060

11、火神山醫院圖標的中國文化內涵(頭條自媒體“古今縱橫談”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https://www.czlogo.com/news/984.html

12、新疫情下重新審視我們的菜市場(FT中文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f9aff0102zesv.html

13、武漢之殤與中國大城市的進與退(方塘智庫 2020-01-30)

http://www.ftzhiku.com/content/1580350529

14、SARS之後,建築師是如何再設計傳染病醫院的?(王崗、孫菲 築醫臺資訊)

https://mp.weixin.qq.com/s?class="lazy" data-original=11×tamp=1581136726&ver=2145&signature=pg6iIgtpWoib6OToG-VoyQ*PNAA-5URPOm1AKjgs71fkB54IlnVXCabLEuerj8oT8jsWW*BYY065P4vEZD4N1VUblYxXtvDhikEtxxWwDUBmotSLpezB9qa8RMkdmgb0&new=1

15、面對疫情,高科技帶來新希望(光明日報 2020-02-02)

http://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9bc518e265ff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五、瑣細記事活動,加“小”,點滴表達蓄內功

居家,也是一種特殊狀態,反而讓你有新奇的感受和發現,這往往會激發你的表達慾望和寫作靈感。完全可以拿起筆,從小視角出發,鋪展開你的敘述,來一個居家記事系列,培養挖掘能力和寫日常的寫作觀念、意識。點滴表達,範圍的狹窄,自然給你的寫作形成“小”的加持,對你表達的角度、發現、尋獲、方式帶來考驗,從而涵養你的寫作內力。不要小看這種小寫作,它卻能讓你個體化、生活化地記錄和反映時代,促發你對生活與寫作、寫作與寫作慾望的關係的切身感受和體驗,更好地理解、感悟寫作的奧妙和真諦,同時留存一份珍貴的疫期的文字紀念。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六、編寫疫期每日大事記活動,加“續”,天天錄記蓄內功

疫期每天都會發生很多大事。若能一一記錄、梳理,形成清單,回看就是一段清晰的事件軸。編寫大事記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動用你搜索信息,全面把握信息,甄別、確認重點信息,提煉、加工信息的能力,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語文功力。若能以此為線索,把它固定為每日都進行的“功課”,天天堅持收集續記,持續一段時間,有了這麼一個過程,不僅能讓你自然保持對抗疫全過程的持續而又深入的關注,必定還會對你的語文信息素養和能力的形成有一個強促進,整體帶動你的思想認識,思維總結,文字理解、領悟和處理的水平的提高。可謂一個小舉動,語文功力方方面面的大撬動。

這裡建議同學們以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頭條號等媒體為主要信息源,參考下文形式往後接續:

武漢封城一個月大事記

橙視頻News 2020-02-20 16:59:11

沒有人會想到,2020年是以這樣的情況開始。“重啟2020”,多少人希望一覺醒來,一切都未發生。

2019年12月1日,醫學雜誌《柳葉刀》上,有論文稱,武漢首例新冠病例當日發病;

12月8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首例新冠病例發病;

12月30日,8人通過微信群傳播不明肺炎相關信息;

2020年1月6日,國家疾控中心啟動二級應急響應;

1月15日,國家疾控中心啟動一級應急響應;1月19日,武漢市百步亭社區舉辦“萬家宴”;1月20日,鍾南山通過央視確認新冠病毒“人傳人”。

當疫情日益嚴重,防疫措施也越來越嚴格。

…………

2月18日

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智明,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救治無效去世,享年51歲。他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位犧牲的醫院院長。

2月19日

日本流行病防疫專家錄視頻吹哨:鑽石公主號防疫情況混亂無序,導致該郵輪上總感染確診人數已增至542人,佔船上總人數約15%。

…………(接續)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消息

都市新聞•橙視頻

編審 趙惠 周密

加“力”蓄內功:給疫情期間學習語文的孩子的幾點建議

總之,擴寬思路,活躍行動,疫期居家,“加力”學習,涵養內功,語文你,完全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