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神童衚衕戰“疫”散記

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中,筆者所在單位魯北第一小學積極響應扎魯特旗防控疫情工作指揮部號召,在教科體局的直接分配下,自2月2日始,先後組織78名黨員幹部教師協助魯北鎮東城榆社區開展疫情防控任務。整個防控過程中,參戰黨員幹部不顧個人安危,共克時艱、團結協作、衝鋒在前、服從組織、聽從分配、嚴守陣地,精神可嘉,為守護萬家康安而負重前行。——題記

帳棚速建 不勝其寒

2月16日,魯北第一小學接受新增的防疫值守任務點——小神童衚衕,駐紮點衚衕巷口。小神童衚衕位於魯北鎮泰山街東段路南,共248戶,常住人口506人。單位組織6組女教師共12人每2個小時一班,固定值守日班。因還有老國土局家屬前樓、科技家屬樓和老建行家屬樓三個崗點值守,人力不足,只能分配2組男教師(共4人)6小時一班輪崗夜班。原則上每組至少1名黨員,鞠建明等六位年輕男教師還得每三天多加一班崗。

接受任務已是當日中午。疫情下,物資短缺,條件極其艱苦,本想借住巷口的一家理髮店的臨街房做為值守點,奈何房主被困鄉下,未能達成。烈烈北風,一面黨旗,紅色袖標,兩個教師,志願站立巷口執勤。“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初春似冬寒,凍得連記錄的筆都握不住,冷的不行就進自己的私家車裡貓一會兒。巷口衚衕人居複雜,個別住戶缺乏最基本的防範意識、心存僥倖,不戴口罩就要隨意進出,值班員便嚴肅勸阻,理解的報以歉意的微笑,不理解的受人白眼也是難免。

學校疫情防控保障組於第二日中午終於與社區協調到一頂單帳。因特殊時期交通管控限行,徐力波、王志佳、王樹明、陸永存四位男老師中午飯都沒有吃,搶抓時間借個人力單車,把單帳運到值班點,頂著寒風組建帳棚。透過醫用口罩呵氣成霜,凝結在眼睫與眉毛上,顧不上擦拭。梁鳳玲老師的家離衚衕口略近,心細的她頂著寒風徒步給送來了一床被褥。學校又借了個小號煤爐安置其中,說心裡話,小小的煤爐散發的熱量在前門開敞的單頂帳棚裡只能說是聊勝於無,但至少可以給日班值勤教師擋風烤手,跳躍著的藍色火焰總給人一種溫暖的心理暗示吧。

日班的麗梅老師身兼衚衕口臨時支部書記,還自編了套抵禦嚴寒的熱身操。沒有衣袂飄飄,厚重的棉服,腰肢抖動,發力於腿,屈伸僵麻的雙腳,強弱節拍交替,雪地棉得以踢踏。樂觀愛動的你在寒風中律動著青春與無畏,獨特的空間與值守環境,你是寒風中值崗的最美舞者。

到了夜間,男教師上崗。白天不懂夜的黑,更不知夜的冷,筆者在單帳值守夜崗就深有感受。夜間12點接崗,不過1個小時,在單薄開敞的帳棚內就凍得受不了,最終不勝其冷,啟動自己開的私家車(夜間值班可持相關證明開車),打開暖風禦寒至天明。並做打油詩一首苦樂參半勵志:溫槍枕戈阻新冠,冷帳煤爐怒夜寒。曲巷深街無曉柝,繁星拱月待雞喧。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淚點一

根據上級安排部署,一校參戰阻擊疫情共分兩個時段。第一個時段為黨員混編協同社區作戰,第二個時段任務進一步明晰化,落實到單位獨立值守防控網點協同社區阻控,學校便動員全體黨員教師幹部全員參戰。老教師牛淑琴還有半年就退休了,在疫情防控第一時段,她就連夜創作,工作群裡發來快板書——全面行動戰疫情。陣地文宣,鼓勁提氣,為兵家之善技。

快板原文如下: 鼠年除夕不一般,親朋好友沒團圓。禮花爆竹更沒放,小孩沒得壓歲錢。諸位聽我談一談,疫情就像原子彈。轉瞬來到你面前,哪有心思過大年。醫學泰斗鍾南山,八十高齡赴武漢。研究疫情和對策,中外專家都點贊。突然之間國有難,責無旁貸衝在前。中國人民有力量,十天建成火神山。愛心人士衝在前,物資不斷送武漢。一方有難八方援,人間大愛永流傳。各地黨員衝一線,輪流值崗防蔓延。不怕天寒和地凍,為保家國都平安。我輩雖非是黨員,小區值崗心也甘。遵紀守法好公民,同樣為國做貢獻。假期太長生心煩,怕他出來惹事端。網上我把作業留,美文畫報來呈現。各行各業心相連,共戰疫情闖難關。千難萬險渾不怕,定會迎來豔陽天。

至今,竹板聲聲,鏗鏘餘音猶在耳畔迴響!

淚目二

艱苦的值守環境與低溫春寒天氣,有幾名老師病倒了。值守崗位告急,工作群內剛剛發出招募動員令,腳踝扭傷才歇下來兩天的校醫劉麗芳再次請纓上崗,當她一瘸一拐地走到值班點的時候,同班值守的海豔哭了,整個疫情防控工作群哭了……大疫當前,考驗的是黨性與樸素的人性。疫後盤點,如劉麗芳一樣克服自身或家庭困難的又何止她一人啊!

淚目三

因疫情阻控,近20名教師被阻隔外地,不能回崗。然他(她)們的心卻始終與“疫”線的教師們在一起,每天看到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群裡上傳的大量值班圖片與感觸,想到昔日的同事們一起大組教研比肩教學,現今同事們阻新冠,地凍天寒,他(她)們怎能無動於衷?隨著家居通遼市科爾沁區的劉明霞老師的第一筆愛心捐款帶動,先後有19名旅居外地教師通過微信轉來防疫供給愛心款。向堅守在疫線的同事致敬!55歲的明豔傑大姐遠在上海外企工作的女兒家過春節。每一天她都關注著疫情防控和防控中的兄弟姐妹。

下面筆者就原文轉載她對同事們的情感支援:“守君,從咱們學校老師值班那天開始,得知同事們都買不到口罩,我就通過姑娘從澳大利亞購買口罩,可是澳大利亞對中國禁關了,口罩也寄不回來了,那我也先為學校奮戰在一線的同事們捐點現金吧,我知道,再多金錢都彌補不來同事們勇敢奮戰疫情前線的辛苦,但多少是個情意吧!望組織笑納。同時,真誠的向奮鬥在疫情一線上的同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你們是最勇敢的,你們是最辛苦的,無論黑夜白晝,風雪中你們傲然挺立的身影是最瀟灑靚麗的!為一小的英雄們點贊!”得益於十九名教師的愛心款,極大的改善了學校所承擔的小神童衚衕等四個疫情防控點的值守條件與補給!暖心的聲援與資金保障下,煤炭、電暖、碗麵、水飲、暖貼、熱水寶等適時到位……

你們的心意領啦,疫情當前,風月同天,我們同在!

義借洗車房

小神童衚衕臨時黨支部書記麗梅苦中作樂,將與同事小鄒一起值班的點滴感受發了微信圈,幸被早年所教畢業生李欣所見。李欣立馬給麗梅教師撥打了電話,原來神童衚衕巷口東側第二家洗車房就是李欣與母親一起開的。李欣與母親主動將因疫停業的洗車房借給學校值班使用,當麗梅情不我控地將這一喜訊第一時間報告給學校後,整個工作群沸騰點贊。棄單帳入平房,火爐、土暖、熱炕,人民戰爭、整體戰、阻擊戰,同舟共濟啊!有你——李欣母子,暖暖的,我們記住啦!

詩與遠方

小神童巷衚衕為防疫第二時段新分配給筆者單位的平房區管控任務。學校總務副主任胖子環宇與瘦小機警的蒙古族教師寶林一組。一燈一帳兩人,狡黠的寒星與刺骨的北風激發了戰地詩情。著墨夜色,萱紙星光,環宇一首《隴頭月 神童巷值班》躍然於疫情防控工作微信圈:獵獵西風,戍樓刁斗,畫角連營。白首功名,旗翻帳冷,沙場鏖兵。神童小巷三更,望斜河、暗月殘星。眾志成城,山河無恙,驅暗迎明。誰說總務不懂詩情?圈內點贊數十計。喜居洗車房,值守改觀,詩性再發,又一首新作豪情揮就:天降冠毒四海間,白衣壯士力擎天。驅瘟萬戶同攜手,防疫千門共挽瀾。所幸南山國士在,應憐文亮忠魂先。臨危方顯英雄色,仗劍斬兇意志堅。

幾夜推敲詩作得,崗位可曾堅守嚴?請看:新冠肺炎,擾了新年。抗擊疫情,保衛家園。勠力同心,勿言病殘。街頭巷陌,地凍天寒。領導帶頭,幹勁超前。人人自覺,事事爭先。難當作樂,苦亦覺甜。小區概況,牢記心間。詳細盤問,操作規範。耐心勸導,不怕刁難。心之所向,責任在肩。鏗鏘玫瑰,大好兒男。春暖花開,病毒歸天。中華兒女,把酒言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這既是古訓,又是歷代文人富於歷史使命感的一種集中概括。讓自己的心合著時代的節奏一起跳動,口伐筆誅,新冠必滅。

2月24日上午九時,根據扎魯特旗防疫指揮部統一調整,駐鎮學校教師全部撤離疫線值守崗位,居家自行隔離觀察,值守任務到此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