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丈夫在外邊拈花惹草,出軌尋外遇,這對妻子來說是最鬧心不過的事情了。特別是在古代,婦女的社會地位低下,受“三綱五常”的封建思想道德束縛較深,遇到這樣“鬧心”的事兒,柔弱的女人更是難以應對。她們只能把怨恨之情埋在心裡,飽受不良情緒的煎熬。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古詩詞中描寫閨怨的上乘之作很多,女人思念的對象多為從軍、經商成客旅在外,總之,男人在外的原因是迫不得已,但做的都是正經事兒。這種閨怨,都是純情描寫,純真的愛情令人讚歎。

但是,有一種閨怨很特殊,明明知道丈夫在外是眠花宿柳,讓自己獨守空房,這種怨便具有一種很特殊的味道了。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態?出自南唐詞人馮延巳之手的《蝶戀花》這首詞,描寫的就是這一類型的閨怨詞。

馮延巳,字叫正中,他生於903年,故於960年。南唐中主時,官為中書侍郎左僕射同平章事,是個相當於宰相的職位。他的詞,對宋代初期的影響很大。歷史斷代,南唐是個獨立的存在,因為它處在唐滅亡和宋建立中間這段特殊的歷史時期。但是,在文化斷代中,南唐的一些文人及作品卻歸類到宋代。馮延巳就屬於這個特殊的例子。他卒於960年,這一年,也正是宋朝建立之年。馮延巳算是個跨朝代的人物,因此,便把他的詞編入宋詞的選本中。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估計大家可能都急於想知道馮延巳的這首詞是怎麼寫的,為滿足大家的這一願望,先把這首詞展示出來。

《蝶戀花》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裡無尋處。

詞意詳解

概括說來,這首詞描寫的是妻子對於丈夫在外拈花惹草,久久不歸而產生的怨恨之情。表達的是妻子面對丈夫的放蕩行為,自己又毫無辦法,只能是以淚洗面,一種無奈而又難以割捨的情懷。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詞的首句“幾日行雲何處去”,便交待出丈夫在外邊有胡搞的行為,但又不知道他是在什麼地方。“行雲”,意為男女之間的性事,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賦》,說楚襄王夢遊高唐,遇見神女,神女介紹自己時說“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楚襄王遂與神女在夢中交合。詞中的妻子之所以肯下這樣結論,肯定是對丈夫平時很瞭解,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句詞相當於背景介紹,為後邊的言行做鋪墊,點出的是前因與後果之間的邏輯關係。

“行雲”,一詞,在這裡是雙關語,又可理解為丈夫的行蹤飄忽不定,有如流雲一般。但把它理解為前一個語義更貼切一些。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接下來的“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還是以妻子的口吻,埋怨丈夫只顧一人在外面尋歡,把家都忘了,連春天都快過去了都沒察覺。不道,意為不覺的意思。用現在的話說,這人的心也真夠大了。這一句,表現的是妻子對丈夫的行為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指責,但又不肯直說,借忘歸和不覺春暮作了含蓄的表達,起到進一步深化主題的作用。意思是說丈夫在外胡搞,竟達到忘乎所以的程度。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這兩句,道出了妻子擔心的核心事件,也點明瞭丈夫在外的具體時間是在寒食節前後。《武林舊事.祭掃》:“清明前三日為寒食節”,古人在這一天不動煙火,不吃熱食而吃冷食,為的是紀念先人。詞中的丈夫多日在外不歸,可能是以寒食節為藉口吧。“千花百草”在這句中更有明確的指向,就是指那些妓女之類的女人。妻子最忌諱的便是“香車系在誰家樹”。丈夫又被哪個女人給纏住了?他把車又拴在了哪一家門前的樹上?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前面的描寫,都是作為鋪墊,後面則是對詞中主人公的具體描述:

淚眼倚樓頻獨語”,主人公面對丈夫的行為毫無辦法,只能是流著眼淚倚著樓的某一個地方不停地自言自語。“頻獨語”三個字很傳神,不停地自言自語,把女人心裡的話不得不說,說了也無人傾聽的情態描寫的活靈活現。“頻獨語”,很符合女人的性格特徵。

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焦灼不安的女人,見有兩隻燕子飛來,可算找到了傾訴對象,雖然燕子聽不懂人的話,但總比自己獨語要好。燕子啊:田間小路上,你們可曾遇到過我的丈夫嗎?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詞讀到這裡,還真有一種催人淚下的感覺,這兩句,把女人的無奈寫到了極致。

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裡無尋處。”結尾這兩句是說,自己的愁緒象紛飛的柳絮一樣,亂極了。對丈夫那依依不捨之情,就是在夢裡也見不到他啊!丈夫雖然在外面有出軌行為,但女人仍然對他戀戀不捨,盼望著在夢中能和他相見。痴情而又溫順的女人形象,令人動容而又動心。

馮延巳的這首《蝶戀花》,獨到的藝術性

但凡一首好的詩詞,總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新鮮感,無論對創作者還是讀者,都是第一位的藝術價值取向。馮延巳的這首《蝶戀花》,新在哪裡?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一,選材新

面對丈夫有“外遇”,妻子該怎麼辦?這類取材,在歷代的詩詞中還是比較罕見的。宋代的大文學家黃庭堅涗過,“文章最忌隨人後”。清代趙翼也說過“詩文道世運,無日不趨新。”黃庭堅和趙翼的話,道出了文學創作的真諦,確係經驗之談,他們都強調創新的重要性。詩詞的創新,主要是體現在立意、角度、語言、選材等幾個方面,而選材的新,是創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選材新,是馮延巳這首詞最鮮明的特點。

二,表現角度新

詩詞創作中,主題一定的前提下,以什麼做為切入點,從哪個角度來表現,這對於強化主題很關鍵。蘇軾在《題西林壁》一詩中的“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名句,是說從不同角度看山,會得出不同結論。馮延巳的這首《蝶戀花》,從妻子的角度,選擇妻子最具典型特徵的語言和行為,把閨怨的主題表達的十分深刻。這比作者的客觀描述有更強的說服力,可信度更高。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這首詞的影響很大,後人多有模仿

馮延巳的詞,在南唐及後來的宋初都產生過深刻的影響。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他的詞的評價是“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王國維認為,馮延巳的詞雖然整體上並沒有脫離五代風格,但意境和規模卻宏大,對於北宋詞的創作產生重大影響,開創了一代詞的新風。

能夠影響和引領後代的詞風,可見馮延巳詞作水平之高和歷史地位之高,這首《蝶戀花》便是代表作之一。就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詞的創作上也深受他的影響,詞作中留有很深的馮延巳詞作的痕跡,只是在意境的開掘上更勝於馮延巳。

在這一點上,王國維與清代文學家劉融齋的觀點很一致。他在《人間詞話》中說:“劉融齋在《藝概》中言: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王國維認為,晏殊和歐陽修的詞,都受到過馮延巳詞的影響,所不同的是,晏殊所學的是馮延巳用詞的華麗,歐陽修學到的意境營造的深邃。

丈夫有外遇,妻在家鬧心,馮延巳這首詞把閨怨寫絕了,人爭相效仿

為了說明這種影響,我們不妨欣賞一下歐陽修的這首同為《蝶戀花》的詞: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與馮延巳的詞相比,歐陽修的這首詞,同樣是寫閨怨、春暮,馮延巳寫的是寒食路,歐陽修寫的是章臺路;馮延巳寫的是問燕,歐陽修則是問花。總之,歐陽修的這首《蝶戀花》,無論是結構設計還是物象的選擇上,都留有受馮延巳一詞影響的痕跡。

馮延巳的《蝶戀花》,以新的視角和獨特的物象選擇,開創了閨怨詞寫作的全新之路,其意境的開闊,不論在當代還是後世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是一首值得收藏、反覆品讀和鑑賞的好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