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紗違約增多 採購商“腹背受敵”

據廣東、江浙等地棉紗貿易商反饋,近一週多來進口棉紗內盤、外盤報價延續弱勢下滑,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產地棉紗普梳紗/OE紗的回落空間稍大於高配精梳紗(FOB、CNF價格),特別是“物不美,價不廉”的印度保稅紗、期貨紗詢價、簽約、出貨情況尤其不理想。

一些棉紗進口企業、中間商近期“腹背受敵”、壓力不斷上升,一方面隨ICE主力合約跌破58美分/磅,越南、印巴等國棉紗CNF報價(或FOB)陰跌不止,12/1月簽約的高價合同成“燙手的山芋”;另一方面因鄭棉跌破11500美分,再加上下游紡服企業復工、復產進度相對緩慢(進口棉紗的主要消費群體是沿海地區小中織造企業),國內棉紗報漲僅“曇花一現”,3月份以來開啟小幅“跳水”模式。截至目前,OE紗下調200-300元/噸;環錠紗普梳、精梳紗出廠價回落300-500元/噸)。

山東、河南、浙江等地幾家布廠及貿易商表示,多方面因素導致近一個月來進口棉紗合同違約有較為明顯的上升,採購方部分取消合同、延期裝運甚至直接毀約的現象為主。

一是ICE、鄭棉大幅下挫,當前國外紗廠棉紗報價大幅低於簽約價格,買賣雙方協商無果的情況下,違約快速增長;

二是新冠疫情全球範圍內大爆發,運輸、貿易、交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棉紗生產、裝運、交貨也有延遲,部分“等米下鍋”的布廠或中間商被迫違約或延期20-30天裝運;

三是中小織造、服裝企業的復工、復產進度大幅低於預期;再加上各輕紡市場仍處於半停業狀態,進口紗需求因疫情、因原油價格暴跌而不確定性明顯提高;

四是隨美聯儲降息+QE,人民幣貶值概率大(3月12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雙雙“破7”),進口棉紗成本上升,貿易商、布廠有點“煩”。

來源:中國棉花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