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買房,你會怎麼選擇?

新星育兒


我作為剛需房購買親身經歷者,分享下我的想法。剛需房通常要考慮交通、生活配套、房價、開發商及物業水平、教育配套等,但是題主忽略了重要的前提,你的年齡、事業階段和婚姻狀況。我當時2016年在武漢買房,由於房市火爆,也沒來得及考慮,就入手了,現在想想確實有點遺憾。

1、教育配套:我當時研究生剛畢業,沒有什麼社會閱歷,也沒有考慮到後來結婚、孩子上學的一系列問題,現在孩子一歲多了,看到周邊同事花幾百萬去買學區房,而我小區周邊對口小學不好,所以心裡一直在糾結著以後要在哪裡買學區房讓小孩有好的教育。而目前周邊學區房動輒幾百萬,成本確實很高。

2、面積:剛需買房時房價和麵積一般都是擺在首位,我也不例外,當時就買了95平米,剛開始還好,現在有小孩了,特別武漢疫情影響,在房子呆了2個月,房子面積小挺壓抑,如果你可以預計到後續的收入、事業穩定性增長,建議買100平以上的,至少可以保證你8-10年的生活品質;

3、周邊配套:這個考慮點很重要,因為它直接決定你後面生活的方方面面,地鐵、環線、醫院(小孩和老人生病啥的)、生鮮超市,我小區周邊有配套商業,跟我一起買房同學在不遠處購買的房子,當時承諾要建商業,最後建成還建房,所以有條件的話可以看下開發商的審批後的規劃圖紙;

4、開發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關注這方面,我自己本人也是做房產開發職業的,可能比較敏感。其實很重要,至少大開發商不會爛尾,品質相對有保障(雖然房地產商的質量我不多加評論,自己慢慢去吧),小區的綠化,大的房產商都有自己的物業,比如金地、萬科、恆大等。假如後期有質量問題,不至於開發商和物業踢皮球,可以上網搜一下開發商的信息。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分享,希望可以幫助你,剛需買房需謹慎,畢竟買房是個大事,直接決定了未來很多年的生活品質。


工程猿


對於房子🏠這塊我很有經歷,結婚時老公家的房子是二室一廳,沒有寶寶的時候剛好夠住,我們一間,公婆一間,後來有了寶寶,婆婆不和公公住一間,婆婆睡沙發,考慮到以後寶寶需要獨立的房間,我和老公硬著頭皮到處看房,當時又沒有什麼💰,那時候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個三居室,我和老公到處看房子,要考慮價格,要考慮地段,要考慮學區房,要考慮醫院,要考慮菜市場,要考慮公交車站等等,本來想考慮二手房的,心裡盤算著可以省下裝修,對於我們這樣剛需購房者貌似買二手房要省很多錢,可是跑了一個月二手房,我們放棄了,因為二手房首付高,中介費也高,我們就放棄了,又加入看新樓盤的行列,終於選到了我們中意的樓盤,更重要的是是學區房,過了馬路就是學校,緊鄰萬達,小區門口就是公交車站和大超市,買菜很方便,房子的戶型也是我們喜歡的,大陽臺,採光也好,首付三成,緩解了我們壓力,努力掙點錢裝修,就可以搬家啦,只是暫時要委屈一下婆婆睡沙發



賣童裝的農村姐姐



剛需買房,其實就是根據剛性需求購房,就像吃個饃饃饅頭就可以,沒必要非吃膠東花餑餑不可。

當然處在不同年齡層的購房者的剛性需求也會不一樣的。

作為我目前而言,因為兒子剛大學畢業,自有住房已住的比較舒適,沒有強烈的剛性需求,目前階段不需要買房了。

不過我可以說說我知道的朋友W的剛性買房的真實案例,供各位參考。


我朋友W,結婚時住在松江九亭,雖說是郊區,但是住高大上的別墅,夫妻倆出行各有一輛轎車,所以覺得也很便利。

7年前,隨著兒子慢慢長大,考慮到兒子的上學問題,此時,如何擁有一套魔都的優質學區房成為了最強烈的剛性需求。


於是W他將別墅賣了,換成了上海衡山路的“老破小”的兩室一廳,並把全家的戶口遷進來居住。

為什麼呢?這是對口學區房,為了兒子未來讀書可以進上海最好的小學:高安路第一小學。


現在他兒子在高安路第一小學讀書,他覺得這一決策非常值得,非常正確:因為這個學校,別人就是花50萬贊助費都進不了這個學校,他兒子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已贏了別人家的孩子一大截。


而如今隨著他有了二胎,他已沒有再住回市郊大別墅的想法,而是希望在附近換購大一些的房子。

這是新的剛性需求。



現在再說說將衡山路“老破小”房子賣給我朋友W的前房東L夫婦。

他們把衡山路“老破小”房子賣掉,也是因為剛需:想享受郊野的別墅生活,安度晚年。

當年,他們是一對接近退休年齡的夫婦,他們的子女都不在身邊,都已在海外定居。

他們不想跟著子女去海外定居,幾十年的新聞生涯,讓他們走遍了大江南北,他們希望在魔都有個田園生活的環境。

於是他們夫妻倆當年賣掉衡山路的房子後,在浦東康橋地區又買了別墅居住。

現在居住在那裡的生活也是非常舒服,居住環境的配套越來越好,地鐵修通後,別墅的市值也增值得很快,他們也覺得當時賣房時機非常好,抄了別墅的一個大底,現在的退休生活非常安逸。



所以,每個家庭在不同階段的剛性需求是不同的,根據自己家庭的剛性需求,在資金預算內買合適的房子,是需要足夠的財商和資金實力的。


歡迎點評,關注【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作為一名剛需者,我來分享一下關於我的觀點。

1.首先是房價。對於剛需來說第一眼看的是價格,價格高的話肯定果斷放棄。價格在自己預算之內的話,是可以考慮再入手。

2.其次是地段。距離近的房價貴,距離遠的話太偏僻,生活不方便。

3.學區房。現在好多人買房看是否學區房,以後自己的孩子上學肯定方便,也不想為了以後孩子的教育而操心。

4.環境。買房子畢竟是自己住,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以後的生活,誰也不想住在環境差的地方,都希望小區環境及周圍環境好。

5.物業服務。現在有的物業服務真的很差勁,毆打業主、為難業主,我買房是自己住,你們來服務來了,搞得你們是來當大爺來了。所以好的物業服務肯定讓人喜歡放心。

6.交通。房子周圍要交通便捷,起碼周圍公交、地鐵等交通設施肯定要有。

7.戶型及樓層。買房子肯定要選南北通透,採光比較好的,戶型分佈合理化的。

這就是作為剛需買那房時考慮的因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i酷六歲


你好,我是阿成,個人覺得剛需買房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合理的面積配比

  成熟的購房者已經懂得,住房面積的單純擴大並不代表擁有高水平的住房質量,合理的面積配比是關鍵。即使是一室戶,如果功能面積配比通過後天裝修合理化,那麼居住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大大改善。有關專家提出這樣一個輔助房間面積比,供您參考:廚房面積占房間總面積的11%-13%,貯藏空間的面積占房間總面積的10%,衛生間佔套型面積的8%-11%。

2.緊湊的戶型佈局

  佈局是評價住宅優劣的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同樣面積的住宅可能會因其佈局的不同而大相徑庭,不同面積標準的住宅也有類似問題。

  一般情況下,起居室、臥室、衛生間、廚房、餐廳是構成住宅佈局的五項基本要素。這五種要素有其低限面積標準。以下標準供您參考:起居及餐廳14.7平方米,主臥雙人臥15平方米,次臥或單人臥9平方米,廚房5平方米、衛生間4平方米。有這樣一個面積標準並不意味著將它簡單相加便是一個緊湊而不失舒適的居住環境,還需進行優化組合,如動靜分區、使用效率等。

3.潛在的投資價值

  擁有一套住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真正使用起來便是十年乃至幾十年。尤其隨著個人住房貸款制度的推行,人們擁有住宅比過去更容易了。購房者應注意今後使用中有可能出現的人口變化,以及居住設施的發展。即使現在所買的房型是比較超前的,也應考慮隨著變化因素的出現,房型功能結構是否有繼續改進的餘地。只有可持續發展的住房,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能保值而且還有升值潛力。



成仔說房


對於大多數剛需而言,大家都需要面對的工資不高,存款不多,而房價已高攀不起的狀態,所以性價比這個詞就十分關鍵,大家都希望能買到首付相對較低,交通,配套就能達到一定要求的好房子,所以不適合買面積比較大的房子,這種情況就可以考慮兩室一廳,70—95平左右,這樣的小戶型單價在10000……



用戶大宗地產馬壯


買房,要考慮以下因素

【地段】

房子位於哪裡?

產權證的行政劃分屬於哪個區?

是不是在地鐵口附近?

早晚高峰,交通是否便利?

【資源】

是否有商業街?

是否有超市或者菜市場?

是否有合適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等等?

【價格】

都有哪些付款方式?

哪種付款方式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最適合的?

【環境】

小區附近的交通規劃是否合理?

小區裡的停車位是否足夠?

樓間距是否可以保證足夠的採光和私密性?

小區綠化是否足夠?一般不低於30%。

【開發商】

大品牌相對值得信賴。

【物業】

日常管理是否合理充分?

應急措施是否及時完善?(這個的重要性,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

【戶型】

對比的維度會稍顯複雜。好的戶型,往往會滿足以下四點:①戶型方正,②採光良好,③動線科學,④空間合理。





小痣哥哥ing


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子主要出於兩個目的,首先是購買房子自己居住,屬於這種購房需求的人更多一些,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買房用於投資的,一般這類購房者都是已經有了一套自住房了,再買房子就是考慮升值的問題了,今天小編就來講講第一種,對於急於購買自住房的購房者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剛需,那麼剛需買房主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1、注意購房資格

剛需群體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心急,這樣就容易導致購房者在選房子的時候忽視很多問題,大家在買房之前首先要核實一下自己的購房資格,熟悉你們當地的購房政策,比如首套和二套的區別,除了首付要加一大截外,房貸利率上浮多少?還有很多地方買房子是跟戶籍政策有關係的,這一點就建議以當地的住建委官網為準。

2、購房需求

剛需購房群體指的就是對購買房子比較急迫的人,但這並不代表買房子就沒有過多的需求,剛需購房群體在購買房子之前也應該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和家人的購房需求,這樣才能便於挑選房子。常見的剛需房估計就是婚房了,如果與父母同住,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挑選大一點的;如果只是兩口子住,則沒必要那麼大,60-80㎡的就可以,考慮到以後小孩,買個兩房比較好。

3、注意預算

剛需購房群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購買房子的資金不算太多,所以要提前做好預算,在買房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是購買地理位置好但面積小的市區房還是選擇面積大但位置偏遠的郊區房,是剛需族要好好考慮的。二手房的首付通常比新房要多出不少,精裝好的二手房價格不菲,同時二手房稅費比較高。同時在位置好壞、戶型面積、樓層的高低等各個方面,必須平衡得失。

4、首選現房

既然是剛需,那麼購買期房需要等待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接房,就不是很適合購房者,期房容易遇到各種問題,小則延期交房,大則容易變成爛尾樓,現房的話又分為新房和二手房,大家可不要小瞧了二手房,二手房的優勢還是很多的,新房太貴,二手房的性價比比較高,辦理完購房手續就可以接房入住了。

很多人都是屬於購買自住房一類的購房者,但是如果自己並不急於購買房子,也不應該算作是剛需購房群體,所以要判斷自己是否屬於剛需購房一族,可以根據這一特點來看,以上就是關於剛需買房主要考慮哪些問題的介紹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變電站工程


原則:只選對的 不選貴的

對於大多數“剛需族”而言,雖然買房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與客相比,“剛需族”的普遍經濟實力確實是略遜一籌。“以銷售均價在3200元/平方米的樓盤為例,購買一套面積90平方米以內的戶型,總價在28.8萬元左右,首付基本8萬元就夠了。”陳先生表示,“剛需族”在選房時應把握一個原則,就是隻選對的,不選貴的。

另外,對於首次置業的購房者,尤其是購買面積在90平米以下的普通住宅,政策依然提供了較大的優惠。按規定還能享受到首付兩成和貸款七折的待遇。相較二套及以上購房者不僅首付成數低,還能省下一部分貸款成本。所以,陳先生覺得,對於經濟水平一般的“剛需族”而言,總價低的中小戶型是最佳選擇。

戶型:實用性強 設計合理

在陳先生看來,剛性需求就是最起碼的需求,不能降低的,比如結婚成家必須得買房子,已近而立之年的陳先生就屬於這類群體,他計劃今年結婚,而房子是必備條件。

為了買上一套的房子,陳先生幾乎跑遍了天津的各大樓盤,“由於購買第二套房必須交納50%的首付款,所以首次置業要具備超前眼光,選對戶型很關鍵。”陳先生說,在這種情況下,90平方米以下兩房或小三房最合適。

一個適合居家的戶型應該是動靜分離、乾溼分區、功能齊全、設計緊湊的。具體而言,待客的客廳應該有充足的採光和開間,臥室則必須要保證私密性,避免門對門或門對走廊;餐廳應與廚房緊緊相連;日常活動的洗手間、廚房應該有足夠的空間和光線,避免黑廚黑衛。空間利用上則要關注:是否有走廊、轉角等不必要空間?複式的樓梯間下方可否利用?另外,南北通透的是首選。如受地塊限制整棟樓都沒南北通的房子,那麼儘量選擇南向、東向的。目前的新盤大多是期房,在選購時還要學會如何看沙盤,從周邊建築物的高低,可判斷中意戶型的通風采光狀況;結合沙盤、樓書和戶型圖來向售樓小姐發問,選房會更靠譜。“如果短期之內計劃組建家庭,應儘量從功能分區是否合理方面考慮。”陳先生說,他的房子戶型設計很合理,挑高贈送,自由改造,得房率極高,算上贈送面積後均價更為剛性需求者接受。

位置:交通便利 節約成本

“交通便利,可以節約生活成本。”在陳先生看來,不能為了一套房子,在今後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所以,交通便利是置業參考最重要的因素。”陳先生表示,的房價較高,剛需消費者大多會選擇在郊區購房,但是交通一定要方便。如果你是有車一族,可以選離市區遠些但環境好點的;如果沒有


律科技


第一,房租功能需要考慮,聯繫往後考慮三到五年,比如三五年內你要結婚,要寶寶等都需要納入房租功能的考慮。如果三口之家,預算又有限,那肯定建議買80平的小三房。孩子一間,大人一間,一間書房加客房。

第二,地段和價格。準地鐵房(離地鐵兩三公里)應該是性價比比較高的,可以遠點,價格上也會便宜不少。選擇的時候戶型同樣重要。但是小戶型的戶型選擇空間不大。

第三,還是要趁早,趁早,趁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房價是不會降的,還有,錢是不容易攢的。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