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8090後的農民工,紛紛回鄉蓋房“留後路”,到底為啥?

周豪楠


跟我一起在縣城租門面做生意的一個湖南農村人,來到貴州做生意20年了,這20來,這位湖南人在我們小縣城做生意,起碼至少也掙了幾百萬,平時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他說現在掙錢就是為了做三件事,一件事是買輛豪華點的小轎車,二是回老家修棟好房子,三是積點存款養老。他們常年在貴州做生意,買輛轎車一年就開回家一次,回老家修的大房子常年空著也不住,都是空著,就是過年回去做幾天。我雖然沒掙到錢,但我去年也想方設法在農村老家蓋了幾小間,一是父母在農村可以住,二是老來回農村有條退路。


那麼農村8090後的農民工,紛紛回農村蓋房留後路到底是為了啥?我談談我個人觀點:

一、為將來回農村養老作準備。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農村條件越來越好,在城市掙錢,在農村享受,成為一種社會的生活潮流,未來很多有錢的城市人都會往農村跑,去過真正的農村田源生活,所有權,現在有條件的農村人都在爭相回農村蓋房子,主要目的是將來有一天,不能在城市打工了,拿著存款和退休金回農村老家養老,享受田源生活。


二、為了面子回農村蓋房子。

現在的人,活著就是為了爭一口氣,出門打工,就是要比誰混的好,不但在城市要有房,在農村也要有房。就像上面說的湖南農村人掙錢了回農村老家蓋大房子,即使不住空著也要蓋,目的就是要顯擺,證明自己出門也是混得不差的,別人能蓋,我也能蓋,而且我蓋的一定要比別人蓋的高大好,從而證明自己在鄉親們的心目中是一個有出息的人。

三、農村宅基地管控政策引起農民回農村跟風蓋房。

大家都知道,以前普遍農村蓋房都是不受限制的,最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村宅基地的建房問題管控越來越嚴,一戶人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將來在農村申請宅基地蓋房子會很難,現在能回去修就趕緊修了,所以就造成了一種恐慌性的跟風回農村蓋房現象,我認為,如果不嚴格控制一戶一宅規定,可能很多人還不會著急回農村修房子。

總之,農民工紛紛回農村蓋房子,原因是多樣化的,各種情況的都有,修來住的也有,修來顯擺的也有,還有一些確實是為了將來回農村養老留後路的。其實,關於回農村蓋房的現象沒必要跟風,我認為關鍵還是要努力掙錢,掙到錢後,將來想在哪裡養老都不是件難事。

關注阿洪頭條號,瞭解更多政策知識及生活趣事。

阿洪168


我是80後,但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農民工了,因為我根本不會種地,什麼時候播種插秧施肥灌水翻地都不知道。戶口也不在農村了,一年才回三四次農村老家。但父母卻是實實在在的農民,現在好像也不種地了,種地太辛苦了,種糧地都荒著,只是屋邊種點蔬菜什麼的自己吃吃。

我家的房在2013年蓋好裝修好的,花了五十多,現在估計一百萬都蓋不下來。我拿回家十七八萬,我弟也十七八萬,父母存了五六萬,借了十來萬蓋的。佔地160多平三層外帶可以停兩輛車的兩層車庫,房間有12間,衛生間9個,雙廚房間,雙餐廳,雙客廳。因為我還有一個弟弟,我爸都給我們設計好了到時如果分家怎麼分。但我和我弟兩應該不會分家,因為我和我弟一個在杭州一個在上海工作,分不分家沒任何意義,並且我也結婚在杭州城裡有房了,弟弟今年也要結婚也打算在外面買房。

也就是說這房只有我爸媽兩人住。我們也就節假日回去玩幾天。農村人不管是兒子是女兒每隔一代成人後都要造一次新房。我記得我爺爺那輩住得是茅草屋,爺爺後來造了一幢帶有庭臺樓閣長廊花園的房子,我爺爺平常種種花草養養鳥喝喝茶,畫畫國畫,練練書法,弾彈琴,拉拉二胡,房子裡有嶺南畫派的半丁老人陳半丁題詞雲峰書屋,家裡掛著各種牌匾,那字體我和我弟很多都不認識,雖然我和我弟對書法很喜歡。現在家裡也掛了一塊我弟弟題的。原先的掛在我二叔家的大堂。

到我爸那輩又造了新房,和叔叔們分家後。當時和大叔的新房是連起來起造的,二叔分的是爺爺留下的那幢房子。我家分的是一個很小的店門房,大叔去當兵了。我家房太小,幾年後大叔退伍。爺爺考慮後讓我們和大叔的房連起來造。但後來房造好後大叔退伍留在杭州沒回老家住,那房直到倒了大叔一家人都沒住過一晚。不過現在在鎮上買了房,等有錢還是打算回老家蓋一個。宅基地在我現在的家的左邊這塊地,村裡都把地圍好了。

農村造房只是祖業祖父輩的延續,有落葉歸根的意思。現在的農村越來越好了,只要有宅基地更多的人願意回農村建房,尤其在江浙這邊的農村,這邊在搞新農村基礎建設,搞特色觀光休閒農村。











車馬相士帥士相馬車


落葉歸根,大城市紮根太難。超過50歲,難找到打工之處。基本生存都難,所以早做打算,回鄉蓋房,老年之後以薄田為生,留一線退路和生機。信息化時代,農村已不閉塞,物聯網促進地球村的實現,農村生活條件大大提高,農村挺好!


擁抱陽光accept


我也是個八零後,雖然不是農民工,但是我身邊好多農民工還有像我這樣在城裡買了商品放的也願意回家蓋房。一是本來家裡就有房祖祖輩輩生活在村裡家裡老爺子習慣住在鄉下村裡環境熟悉熱鬧有相熟的老友在老家自在,這為了接送孫女上學才來的城裡但是老家的老房子也都翻蓋了,就是為了老了回去養老的,農村家裡還有好多好處農村消費低,環境好,吃什麼菜自己房前屋後種點又幹淨又方便還新鮮,我們這離城裡也不遠就二十來公里家裡都有車。我本人八零後以後退休我也會選擇回農村養老,所以老家的房子會翻新,那是我們最終的歸宿是我的根!





準備者明


我是糖糖生活,我是一位80後,小時候家庭條件差,家庭變故原因,我上到中學就不讀書了,也許是個人原因,也許是家庭促使我卑微的性格,從小跟父母在家裡幹不完的農活,拿時候出門打工工資不高,就開始我打工生涯,坎坷的生活壓力,我不喜歡城市生活,感覺你走哪裡沒有你落腳點,很迷茫,現在小孩長大,經濟壓力很大。慢慢的我感覺我們要回老家,把老家房子搞好,在老家種植,打工,不城市強,城市沒個月租房都一千多,這普遍租金,伙食,這樣下來,月月月光族,別提存款多少,上有老下有小跟屁股溝要錢,現在社會哪裡不需要錢。所以住農村壓力就減輕了,沒有多餘存款別提城市買房,那是隻能看,不能想。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想創業,可是不現實,只能選擇農村生活。不怕老了沒煤氣,沒菜吃,也不怕風餐露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觀念,我只想沒能力的情況下,這農村生活。子女撫養成人,有能力就幫助,沒能力只能觀望,想成功發財人太多了,可是我就發不了財,普通農民要人當,不當誰為國家種糧食。

以上是我個人心得體會,認為我說的對的評論留言點評,謝謝,我是糖糖生活百科


糖糖生活百科自媒體


這個我感覺非常有發言權:90後,廣西農村,2017年建的房。


原因一:城裡房子貴,小小的縣城二、三千的工資,房價達到六、七千,一家人賺錢不吃不喝一個月都不夠買一平米的;市裡就不用說了,更貴。買了吧,就要月月還貸,農民工工作很多不穩定的,房貸養孩子會顧不過來的。


原因二:相對於買房,建房就來得相對便宜多了,一戶一宅基地,同樣的價錢可以蓋大一點。在我村裡幾十萬可以蓋一套裝修得不錯的二層半小樓了。如果錢不到位,可以不建這麼大,或暫時不裝修,這樣不用背這麼多債,給家庭留點備用金,萬一有什麼事可以扛一扛。


原因三:農民工多數是從事體力的,年齡越大,相對的就業機會就小了,到了一定年紀做不動了。就回老家,在縣城找份工作,或打臨時工農忙時幹農活,進不了城,可以退加農村。沒房子,你住到哪裡去呢?


原因四:父母還在,原來的是老房子,想讓他們住好點,不用為颳風下雨的擔份心。於自己也好,逢年過節、老家有事時,回去有間自己的房子住,不用太麻煩人。



捂緊我的小錢錢


回老家建房子是明智之舉,退休後在城市裡沒多少親人,沒地方玩,天天樓上待著,頂多小區附近轉轉,這樣的生活很沒意思!回農村有山有水,院落裡種種菜,養養狗,也可以去兒時玩的地方走走看看,終老鄉里,落葉歸根才是人生正道!


江城子大老爺


老家剛子剛蓋好沒幾年,前些年有機會在外地買的時候,也沒買。老家的房子帶院子,有花園,有菜園,簡單的吃可以做到自供自給。消費也低,節奏慢。房子採光好,通風也好。回趟家就打消了買在外地的想法。現在也可以買,就是不想買在外地。


微風陪我顧星辰


87年的我 暫時還沒打算回去蓋房

主要是 1我家房子08年父母幫我蓋的還很好

2 目前在外發展自己的生意錢掙的不太多 還經常資金緊缺

3 在目前生活的地方剛買了套

目前我們村回去蓋房的

主要是 兒子要結婚了

或在外買房沒希望的

或手裡確實有錢的 想回家清閒的


珠海小胡哥


回農村蓋房的目的是養老吧。就我個人而言,老了就在農村,養點兒花,花要耐死的花,不能我沒死花先死這不行,再養個狗,蛤蟆老鼠那樣粑粑個的狗不行,個頭小了晚上再讓黃鼠狼給逮了,要不晚上睡不安生,心裡老得惦記著狗,個頭得大一點兒,也不能太大,太大了吃的多,吃的多就拉的多,拉的多就鏟屎鏟的多,能把黃鼠狼嚇唬住就行,再看看誰家院子裡有棗樹,撅個棗樹枝子,用砂紙打磨打磨,造根柺棍,沒事兒了盤柺棍,給柺棍包個漿,走路的時候用,狗不聽話咬我花的時候也打狗用,去街裡找老頭兒下象棋,碰見下棋耍賴的老頭兒,也用柺棍震懾他,實在震懾不住就放狗咬。得勁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